对于中国市场,价值投资被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提出来,但在股票投资领域它却是最基本的词汇,最早见于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名著《证券分析》。
书中,普通股票的价值由四个因素决定:1)分红比率;2)盈利能力;3)资产价值;4)P/E值。 经历了1929年以来的股灾,人们试图理性地把握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涨跌的道理,并找出其中的规律,于是在价格之外,有了股票的“价值”一说。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股票的价值及其决定因素得到了更深更广的拓展。 股票价值包含了三个概念: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 其中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通常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统计工具算出来,但内在价值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它需要充分、细致、深入的分析甚至是实地调研。 我们现在有了多种不同的对股票进行估值的方法。最常用的包括P/E分析、CDF、DDM模型和FCF模型,而运用这些方法的基础是股票过去的财务和市场表现数据以及分析师对未来的预测数据。 因此,可以说,价值投资就是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细致分析,通过使用合适的估值模型,将股票的内在价值予以量化,并与其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发掘出被市场低估的股票的过程。 所以,价值投资与其说是一种理念,不如说是一种方法,后者更为准确。 就一种理性的分析方法而言,价值投资的对象并非一成不变。 通常根据股票内在价值的主要来源,可以将股票分为价值型和成长型两大类。 前者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分享公司的稳定增长和每年丰厚的分红;后者的内在价值体现在,虽然较少分红,但公司业务增长迅猛,在可预期的未来将带来可观的资本增值。 美国股票市场多年来就保持了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轮番主导市场的格局。实际上,中国股票市场也是如此,一段时间大家都炒绩优股,一段时间又改炒高成长概念 |
|
来自: 耍库 > 《吴延峰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