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学考试中的潜规则- 天涯明月

 king9413 2007-04-20
今天看到了那篇《初试第一却落榜,考研也有潜规则?》的文章,我实在没觉得这件事有多么新鲜,也没有多么同情那个第一名的学生,因为类似的事情在我身上早已有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升学考试中的潜规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不应该是陌生的。

  

    我读的高中是所顶级名校,在一个北大清华投放招生名额十分吝啬的省份,每年从这所中学升入这两所大学的学生能达到五六十人,即使在北京,这个成绩也是惊人的,在京外的中学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可在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事实上,这样的顶级名校,既培养出大量出类拔萃的学生,也造就了众多神通广大的家长。

 

    我是98年考的大学,当时的高考被称为“黑色七月”,也就是在7月7、8、9三天考试,在当年年初到6月这段时间,学校按照惯例,组织了几次模拟考试,每年都会有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在这几次模拟考试中突然提升了很多分,一跃成为班级前几名,令同学们刮目相看,而随后不久,就传来了他们因为成绩优异而被保送至各大著名高校的消息,其中不乏北大清华这样的超级名校。知情人都明白,这个分数是神通的家长们花钱向中学买来的。买来分数,再拿分数和更多的钱,买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比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更厉害的,是不买分数,直接买通知书。那年5月,北京某著名外语高校专门到我们的城市招收小语种保送生,需要经过笔试、面试、口试等几个环节的选拔。我有幸受到一直对我很好的班主任的推荐,获得了我们班唯一的参加选拔考试的资格。我们全年级参加选拔考试的十来个学生中,有几个是学习成绩极其平庸的学生,而我和其他几个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优等生”“尖子生”,经过一番选拔考试,最终录取的却是那几个成绩一般的学生,而实际表现明显好于他们的我们这几个“优等生”“尖子生”却被淘汰了。据在我们省高校招生口工作的资深人士讲,要保送进那所外语高校“考试完全是走过场”“他们早就内定了人选”“低于10万是进不去的”。听说在我毕业之后的第二年,这个价码已经涨到了20万。

 

    现在大家看到新闻说某校某学生接到了美国几所大学的通知书如何如何,在我们看来,那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我高中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位接到美国众大学通知书的神奇女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甚至连托福都没考。而她无论是学习成绩、英语水平甚至长相,都足以让人怀疑她是不是真是这所中学的学生。最终,美国还是去了,现在已经嫁给了美国人。

 

    人们常说各种升学考试“既考学生,又考家长”,这话真是意味深长。我的家长都是平民百姓,既无权又无钱,我完全没有资本去制定潜规则,一切都要靠自己奋斗。面对周围那么多不如自己的人的青云直上,在当时的年龄,要说心里风平浪静是假的,心中总是忿忿不已。那时我经常在想,都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那是不是也可以说“学得好不如生得好”呢?

 

    经过各种潜规则交织玩弄过的我,考到了我们省的一所著名的211工程大学,然而在这样的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里,我们依然无法躲避潜规则的摆布。我们班的一个同学的父亲是系里的老师,于是他就可以在不学习的情况下,每门课的成绩都达到90多分,最终顺利地保送本系的研究生,而他能从我们的中学来到这所大学,也是直接保送来的,尽管他的成绩在那所中学里显得很可怜。

 

    我从那所一流大学考到现在读硕士的这所超一流大学,一共经历了四次努力。第一次是大三的时候,跟着大四的学生报名参加了一次考研,那次由于准备不足而落榜,没什么遗憾的。第二次是大四时申请了这所学校的免试推荐研究生,有过高中时保送选拔考试的经验,这次我的心态很平静,因为我和我的家人不认识超一流大学的任何一个老师,考不上再正常不过了。我申请的目的,主要在于来见识见识,开开眼界,毕竟我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准备参加这个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上的。经过申请材料的筛选,我被通知到超一流大学某学院参加差额面试。那次参加面试的同学,除了我之外,全部都是超一流大学自己的学生。面试结束后不久,那个学院的老师就通知我已经被正式录取了!注意我说的是“录取”,而不是像那个第一名仅仅是通过初试。

 

    这真是个意外的惊喜,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来向我道贺,甚至有在电台兼职做主持人的同学邀请我去做节目。保送到这所大学读研,这在我本科的学校是第一人,很快全校学生都知道了我的“英雄事迹”,轰动一时。而我也不敢怠慢,认真地读书学习,为读研做一些准备。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半月之后,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院突然通知我,说不能录取我了,原因是我在本科学校的成绩和排名没达到他们所期望的高度。我抗议说五六个教授面试我我都能通过,就证明了我有实力,你们这么有名的学校难道会在证明了能力之后还因为名次而反悔吗?何况我的排名并不差(年级230人中的前5%)。结果抗议无效。我怕日后再考这个超一流大学时会引起麻烦,只好忍气吞声,不敢再追究了。可是我也因此错过了当年报考研究生的时间。三年后的一天,我无意中发现了曾经录取我的那个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名单中,赫然有一个当时和我一起参加面试而被淘汰的学生的名字,那是一个几乎不会重名的名字。

 

    一所人人心向往之的著名大学,录取之后都可以反悔,那么一个普通研究所刷掉一个刚考过初试的学生,又有什么值得大呼小叫的呢?

 

    第二年我参加了考研,这也是我第三次报考这所学校的研究生,这次我考进了同一所大学的另一个系的复试,由于名次不是绝对靠前,结果又被潜了规则。后来才知道,当年这个专业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录取。

 

    我第四次冲击这所超一流大学时考了第一名,被录取了,第三第四第五也都录取了,而仅仅比我低1分的第二名却莫名其妙地被刷掉了。听有的同学说,某某专业似乎有刷掉第二的传统,这话听得我毛骨悚然。假如我不小心少考2分,得了第二名,是否也会遭遇同样的下场呢?

 

    考博我没参加,但我知道考博能不能录取几乎就取决于导师是不是喜欢你,考第一却没有录取的事在考博上是司空见惯的,更是肆无忌惮的,我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那个可怜的第一名甚至连复试都没进去。

 

    上面就是我被潜规则的一些经历,看到那篇考研第一名被刷下来的消息,也想写出来发泄一下,总要比淤积在心里要好受多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