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存公车 还是封杀电动车?(海峡都市报 2007-4-24)

 一醉的酒坛 2007-04-26
封存公车 还是封杀电动车?

海峡都市报   2006-11-8

N苏乔(职员)

  封存公车,还是封杀电动车?面对这个问题,北京和广州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为了缓解中非论坛期间的交通压力,北京市交管局封存了49万辆公车。这一举措确保了论坛期间的交通秩序,也让北京老百姓感叹:“北京从来就没这么通畅过!”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还总结说,49万辆公车入库,各机关单位没有因此受到丝毫影响,北京正考虑将论坛期间的一些措施长期化。(见本报昨日A30版)
  而广州,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禁止数万辆电动自行车上路。虽然这受到舆论普遍质疑,认为变相剥夺普通市民的出行选择权,但广州有关部门依然故我,大有将“禁电”进行到底的气势。
  两相对比,公共管理的高下立判。同样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北京想到的是封存大部分公车,要求公车为社会车辆让道;而广州则首先拿电动自行车开刀,要求弱者为强势的小车(包括公车)让道。
  在不少城市,牺牲普通市民的出行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已成为一种既定思维———相对于公车,乘坐电动车、摩托车的基本都是平民百姓,对他们说“不”不会遭遇难以控制的阻力;公车就不同了,要像北京那样封存公车,相关部门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搞不好,还得吃不了兜着走。权衡利弊,柿子还得挑软的捏。
  这样避重就轻的公共政策选择,不只广州,很多城市也如此,为了城市管理的便利或城市形象,往往不假思索地把禁止的枪口对准普通人群。现在,北京的举措终于让我们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不总要和市民过不去,相反,封存公车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缓解交通压力,而且丝毫不影响政府机关的运作。现在的问题是,还有多少城市会有北京封存公车的勇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