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熟人侵害学生- 王大伟 - 新浪BLOG

 春雨 2007-05-01
警惕熟人侵害学生
2007-04-26 09:08:29
 
 

    熟人犯罪(邻居、职工、熟悉的人):

     有报道美国熟人性骚扰多名学生。日本也有多起报道。西方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学生与家长的警惕性也高。我国这类事件比例很低。当然,这只是个别事件。但已足以使家长引起注意。

   熟人作为犯罪侵害的主体有以下特点:

(1)隐蔽性。熟人长期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角色神圣,因此不易引起社会、家长的警觉。学生在遭受侵害后也不报案。

(2)长期性。熟人对中小学生的犯罪侵害呈长期性。例如强奸、猥亵可长达几年无人知晓。

(3)中和性。“中和”是西方犯罪学中的特有概念,指将犯罪行为美化为常规行为的技术。熟人可将猥亵美化为“生理检查”。披着“合法”“关心”的外衣,实施犯罪活动。

(4)恶劣性。熟人实施对学生的侵害,会造成学生身体与心理的极大伤害。使学生失去生活的信心,长期处于恐惧的境地。少数恶性案件披露之后,造成严重的后果,家长不放心。

(5)广泛性。熟人对学生实施的侵害,范围较广,包括强奸、猥亵、伤害、虐待、非法搜查、侮辱等罪行。

 

     因此一定要跟孩子们讲明白,对于这种事情要坚决地说不,如果说低年级的,比如说一二年级的女孩子,这些小女生不会说不怎么办呢?一定要把这样的事情告诉父母,告诉爷爷奶奶;另一方面,父母和爷爷奶奶一定要相信孩子们所说的话,现在的问题是,有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根本就不相信孩子说的话。我这里有一首小歌谣,送给我们的小朋友:

 

小小秘密藏心里,

谁也不会告诉你。

坏人要是欺负你,

告诉妈妈要牢记。

 

每个女孩子心里都有一点小秘密,一般是不跟别人说的,但是不跟别人说,一定要跟妈妈说,放学回家以后,一定要跟妈妈说。

王大伟警惕性公式

V(警惕性)=1/T(信任程度)×F(熟悉程度)

 

警惕性与信任程度与熟悉程度成反比。即信任程度越高,熟悉程度越高,警惕性越低。

西方统计:约百分之六十的侵害为熟人所为。

 

(1)信任程度

人们对信任的人与事物会放松警惕,对不信任的人与事物会有所警觉。这种现象就是公式所示的:警惕性与信任程度成反比。熟人的威信高,欺骗性大,很少会引起学生的警觉。例如在一些强奸案与猥亵案中,熟人利用学生对自己的充分信任,连续几年施暴,而不被学生与家长识破。

(2)熟悉程度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人与事物放松警惕,对陌生的人与事物抱有戒心。熟悉程度越大,警惕性就越小。例如,把青蛙放在高温水中,由于水温与青蛙体温温差大,青蛙会奋力一跳,从水中逃生。而把青蛙放在与体温相近的水中逐渐加温,青蛙由于熟悉水温不会有所警惕,最后被烫死,少有能够逃生的。

 1比6

女孩子被性侵害不是一起两起,每有一起性侵害,后面就有六起是隐案,所以说公安机关要是接报案,说有一个女孩来报案,说是有性侵害,不用问,后面还有六起隐案。

 

因此大量的性侵害案件家长、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保护我们的女孩子一生不被性侵害呢,我们总结出这么几条:

 

警察给你护身符          

第一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触摸。

第二条:向黄色书刊坚决地说不。

第三条:心里的委屈要告诉家长。

第四条:斗智斗勇相结合,斗智和逃生相结合。

第五条:被坏人欺负以后,要保存证据坚决报案。

    为了我们中小学女孩子的安全,提出上述忠告。要能够掌握这五条,牢记这五条,就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当然,绝大部分的熟人与邻居是可信任的。

     上述只是极其个别的事件。

    上述只是极其个别的事件。

     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在读博士期间,我的博士论文是《中小学生被害研究》,我开始观注熟人对中小学生的侵害问题。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敬的文明古国,孔子是师德的光辉典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此,谨向我小学、中学、大学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礼。永远感激您:老师!教师队伍是伟大的。千万要尊敬教师,千万要理解教师,千万要维护教师,千万要爱戴教师。教师的形象是黄牛,吃的是草,奉献的是青春、一生,还有理想!人民教师,是人类最伟大的职业之一! 有多少人民教师,他们工作在山区、农村、边远地区,无怨无悔,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常想,教师、护士、司机、战士、矿工、警察……他们是支撑社会运转的齿轮,没有他们,社会的火车头就不能运转。他们应是工资最高、最受人敬佩的人!    在此向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敬礼了!

    我有一个最大的遗憾:没有一个女儿。每当看到扎着小辫的女孩上学,心里就有一丝羡慕。每次我做平安童谣的报告,曲终人散之时,都会有一个个父亲站在门口,耐心地让我再把平安童谣说一遍,然后认真地记在小本子上。

     呵,可怜天下父母心!一生平安吧,每一个中小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