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信息化“画饼” 中小企业“充饥”...

 yuheliu 2007-05-05
移动信息化“画饼” 中小企业“充饥”
  作者: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 许卫国
  更新时间:2007-04-27     收藏此页
    导航:
 
  【IT168 专稿】2006年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披上了信息化的外衣,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首先打出信息化租赁服务的旗号,中国网通的“宽带商务”也是针锋相对毫不示弱,中国移动从“移动通信专家”变成了“移动信息专家”……
 
  原属配角地位的移动信息化业务成了2006年移动公司最热门的香饽饽,被包括移动运营商、软件提供商和应用服务商们在内的厂商们“画”成了大饼,供中小企业“充饥”。
 
市场渐热 八大特征催生移动信息化企业应用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通过对150家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调查发现,有40.7%的被调查企业不同程度上为用户部署了移动信息化应用,还有59.3%的被调查企业完全没有为用户部署过移动信息化应用。
 
  在已为用户部署移动信息化应用的SI/ISV中,OA系统是他们为最终用户部署最多的移动信息化应用,有49.2%的SI/ISV已经为用户部署移动办公系统。其次是CRM系统,有36.1%的SI/ISV已经为用户部署移动CRM系统。31.1%的SI/ISV已经为用户部署移动ERP系统。另外,还有19.7%的SI/ISV为用户提供行业定制的移动信息化应用。可见,企业应用系统主要分布于OA、CRM、ERP,其他系统涉及较少。总体看来,移动信息化还处于市场启动期,见下图。
 
 移动信息化还处于市场启动期

数据来源:CCW Research
 
  移动信息化为何能受到市场的如此关注?笔者认为这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价值的八大特征,不无关系。
 
  ① 移动性 这是移动信息化最根本的特点,也是其最重要的成功因素。由于固定网络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使用需求,为移动信息化预留下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② 可识别性 “手机实名制”实施后,每个手机用户的身份将是唯一的。基于身份可识别的移动信息化应用可信度更高,许多移动信息化应用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这也是移动信息化的优势所在。
 
  ③ 定制性 一个成功的移动信息化应用应该能够根据使用者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个性化的菜单。由于移动终端屏幕的限制,用户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比使用互联网时更为强烈,移动信息化提供商要充分利用屏幕空间,展示用户最需要的服务内容。
 
  ④ 实时性 这也是移动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大大提高用户工作、生活、交流沟通的效率,因此是移动信息化可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⑤ 易操作性 移动信息化应该是面向全体手机用户的,因此成功的应用模式应该是简单易用的,用户不需进行任何培训就能够自由使用,获得所需要的服务。
 
  ⑥ 安全性 目前手机病毒的数量远远少于互联网上的病毒,当然随着移动信息化的普及,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手机病毒,但强大的手机杀毒软件和手机防火墙将是保证手机安全的重要手段,。此外,手机银行等提供商,也将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严格认证,并通过加密机制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将来还可以采取物理手段提高安全等级,为移动信息化带来更多安全保障。
 
  ⑦ 交互性 手机是一种双向交流工具,移动信息化应用只有建立在双向沟通基础之上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取得成功。
 
  ⑧ 可管理性 这是对监管部门而言的,网民的行为隐避性较强,不易管理,但手机用户的行为却十分易于管理。这势必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和推崇,因此也将成为推进移动信息化的重要因素。
七大元素 串起移动信息化产业链
 
  移动信息化的产业链主要由七部分构成:基础设施提供商、平台软件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和最终用户。
 
  ① 基础设施设备制造商(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Vendors
 
  负责提供移动网络设备,同时,多数通过为移动运营商提供全面、可实施的综合解决方案,来提升其行业价值,如中兴的WCDMA一站式解决方案、西门子的位置服务解决方案、城市热点WLAN计费解决方案等。
 
  ② 平台软件提供商(Platform Software Vendors
 
  为移动信息化提供软件支持,包括客户端操作系统、移动数据库、移动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基础软件,如Palm OS、微型浏览器等。
 
  ③ 移动网络运营商(Mobile Network Operators
 
  负责提供移动网络和移动业务:作为移动网络提供商,移动运营商主要负责提供无线网络,保证网络服务质量,如提供移动定位基础设施、GSM漫游服务、CDMA网络故障处理、不同移动网络的互联等;作为业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主要负责对移动支撑业务的技术支持和移动市场开发,如计费管理、用于手机支付的SIM卡研发、1860客户服务、捆绑CDMA手机销售等。目前国内移动网络运营商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
 
  ④ 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obile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在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服务基础上,将各种移动信息化相关技术、服务、资源整合,为下游价值链成员(如软件开发商和最终用户)提供移动增值服务的提供商。包括移动门户和移动服务提供商(SP)。移动门户由各种集成的应用和内容组成,以便成为用户最主要的网上信息来源。
 
  ⑤ 应用开发商(Application Developers
 
  应用开发商开发可在现有移动网络上实现的应用,如基于SMS的ERP、CRM应用、基于GPS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手机信用卡支付等。
 
  ⑥ 终端设备提供商 (End-equipment Vendors
 
  终端设备提供商包括手机、PDA和Smart phone等移动终端产品提供商。他们不仅要支持SIM工具包,还要支持WAP、GPRS和W-CDMA。
 
  ⑦ 最终用户(End-users
 
  企业级市场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组织会对移动商务有明显的需求:一是销售驱动的组织,如:制造型企业和银行; 二是服务驱动组织,如:咨询公司;三是后勤驱动型组织,如:出租车公司或者急件服务。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他们可能会使用特定的移动商务服务,如:CRM、运输管理、将移动设备与公司的ERP系统整合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