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厌倦的哲学

 老庄走狗 2007-05-11
2006-07-04

在南方朔的政论文章“台湾的心情故事——厌倦、冷漠了”读到:

  挪威柏根大学教授史温德森(Lans Svendsen)的近著《厌倦的哲学》,最近刚出了英文译本。厌倦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征候。当一个人、一群人或整个社会已找不到什么意义,空有力气和想法但却甚么事情也做不出来,甚么也无法改变,就像通电的僵尸兀自做着动作,那就已是陷入到深沉的厌倦中。?

  史温德森教授的新著,有许多段落仿佛是在说着台湾的心情故事。尤其他在说到“多得让人疲乏的厌倦”(Boredom of Ratiety)时,台湾的人当然格外感同身受。厌倦总是和周而复始的重复有关,重复指的是没有新意,找不到新意,永远的面目可憎,永远的无能为力。廿世纪法国圣女哲学家韦伊(Simone Weil)即指出,这种厌倦代表了“时间已被下了毒”。该书引用了一段话来形容厌倦予人的感受——?

  “它就像某种尘埃,人们来来去去看不到它,但无论呼吸和饮食却全都是它,它非常细小,穿过牙缝都难以感觉。但若人们停下一阵子,它就会像毡子一样盖住脸和手。人们必须不断甩脱这如雨的尘埃,这乃是疲累不堪的原因。”?

  在哲学上,厌倦是“欠缺意义的危机”,而它又和另一个观念“筋疲力竭”(Exhaust)有关。“筋疲力竭”是走了很多路,脚都累毙了,才发现竟然还在原来的地点。除了躺下来,已彻底的无计可施,无法可想,当厌倦加上筋疲力竭,最后就会出现集体的冷漠,以及冷漠之后所出现的,由于绝望推动而更加难测的结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