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游戏看美国精神——读亨廷顿《我们是谁?》

 老庄走狗 2007-05-19
老文,不知该发游戏还是思潮,最后还是放这里了……


   读完SAMUEL P. HUNTINGTON的《我们是谁?》,对美国有了跟以前完全不同的认识。民主,自由,东方人的梦想。曾经我是这么以为的,曾经他们告诉我的,也只是这样而已。但是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至少看上去真实的美国。突然间就联想到了,我曾经沉浸于其中的,游戏。文化现象反映文化内容和精神,而游戏,是一种很能反映问题的文化现象。因此,发现了好几个方面的联系。



一、土地的大梦想。

1、关于书中的一些

(1)“定居者和移民有根本区别。(P35) ”的确,有集体目的的迁移并不是普遍意义的移民,因此我们曾经对美国所定位的移民国家其实是不准确的。

(2)“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国家特性往往都是与一定的地点相联系。(P43) ”美国却没有这个特性,因为其发源地应该算是英伦三岛。但我认为这并不代表美国人对其土地的眷恋感就不深。

2、与日本相比较

(1)之所以跟日本比较,是因为这两个从物质到意识,几乎没有一点相似之处的国家,其实对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共同的。日本对本土有强烈的危机感,美国其实也一样。美国人在早期对印地安人实行的驱逐与屠杀正是为了取得土地,而这样明显与所谓民主自由背道而驰的行为正说明了美国人对土地的狂热。

(2)美国与日本的不同点在于,日本的危机感表现为自卑与自我爆发,而美国的危机感表现为一种转移。美国人成功地将这种危机感消化,并以制度和观念先进性的自豪感将危机压抑。其实美洲的地理环境本不应该让美国人有这种危机感,唯一的解释应该是,他们的祖先,于是同样来自一个岛国,甚至比日本更加狭小的地方。

(3)日本的爆发变成了侵略战争,而美国的爆发成了北美大地上对黄种人的驱逐。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美国离我们太远,所以从前没有意识到。

3、TRPG与架空世界

(1)TRPG即“Table role playing game”,纸上角色扮演游戏。是现代RPG游戏的鼻祖。人们通过模组和自己的行为意思来扮演人物,进行冒险和战斗,完成剧情。需要提的是在TRPG中,“架空世界”的概念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游戏过程都是在架空世界中完成。这是一个由玩家自己创造的世界,有地图,宗教,种族分布,地形,城市,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非常锻炼想象力的游戏。而TRPG游戏的大本营就在美国。这是不是说明美国人对于架空世界的愿望更加强烈呢?超越我们的宇宙,创造更加广阔的世界,这一直是美国人的一个梦想。在游戏中,表露无遗。

(2)日式RPG游戏中也有同样的架空世界设定,这也是有趣的两国的共同点之一。但是在中国的角色扮演游戏中,通常都是用已有的这片土地作为背景。就算偶尔有架空世界的设定,也总显得不够有想象力,比较古板。这就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现有土地的满足感,并不需要在脑海中空想出更加壮丽的领土。

二、宗教与信仰的问题

1、关于书中的一些

(1)“美国既是信教程度高,又是经济发展水平高。(P75) ”这是很奇妙的,说明美国人的信仰是一种与别的地方不同的,应该说是一种重新创造的信仰模式。

(2)“美国信念是不提上帝的新教,美国公民宗教则是不提基督的基督教。(P89) ”由此可见,美国人虽然信仰强烈,但仍然把宗教只是当做信念的一个方面而已。“美国信念”才是最重要的,宗教,那只是信念的一个部分。

2、道德底线

(1)宗教于西方世界的意义基本上就等同于家族传统道德教育在中国的意义,在于给社会中的人们规定一个道德底线。这条线是看不见的,是深藏于人们心底的。宗教从信仰上将人们的行动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名教礼教则是从世俗的角度控制人们。这在任何社会都是需要的。美国人虽然另辟蹊径,将信念置于首位,但宗教的观念仍然是形成美国人道德底线的最重要途径。

(2)而现在作为美国的头号大敌存在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其宗教信仰的强烈程度也是一种极端。阿拉伯世界的信仰之强烈已经超越了其道德作用,而上升成了政治作用。这种作用的强大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这说明东方世界也并非没有强烈的宗教需求。

3、RPG中的信仰

(1)在TRPG和西方RPG世界中,很少有角色是“没有信仰”的。在城镇中恢复体力的场所通常也是神庙或者教堂。众所周知,即便在游戏中的邪恶一方,也有其信仰的邪恶神祉,而且信仰的虔诚程度不下于善良神祉。不管走到哪里的冒险者,总不会忘记每天向自己的神祈祷,因为信仰,是他们生存的基本。

(2)中国和日本的游戏中则对信仰的强调不是很重。更加注重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人的奋斗取得胜利。也关注对社会公众的道德影响,比如在游戏中加入道德值等以决定游戏的走向。仅信仰一项,可看出东西方的巨大差别。

(3)而美国的模式又不完全是西方模式。美国人对个人主义的崇拜也是极端强的,其将信仰与个人英雄主义夹杂在一起,形成一种更加多样性的游戏模式。也许这也是美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两者的理解吧。

三、关于人种和种族的问题

1、关于书中的一些

(1)“移民总的来说是想要当美国人。(P154) ”这一点很重要,这说明各国而来的移民其实并不那么想把自己的那一套用来取代现在的美国方式。毕竟,来的人正是因为羡慕或者喜欢美国的这种模式才会来的。当然当他们真的来到之后,情况就会有所改变了。他们并不是完全想要变成美国人那样。

(2)“像这样有两种语言和两个家,可能还有双重忠诚的人日益增多,因此出现了具有双重公民身份的人。(P173) ”双重国籍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概念。它表明了在世界的日益发展和变化中,民族的身份,种族的身份已经不再向原来那样重要,至少不是那么不可打破了。

(3)“2000年,《纽约时报》一篇报道谈到迈阿密-戴德县‘几乎已脱离美国’,当地政客以古巴居民的名义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P209) ”这的确是令人心惊的。在美国的土地上,一个落后的文化文明竟然能够生根发芽并且几乎改变了整个地区的面貌。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种族政策的一种宽容。甚至是宽容过度。

2、RPG中的种族与人种

(1)在TRPG游戏中,人种是有很多选择的。经过玩家的创造,并不是只有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架空的世界中也有精灵、矮人等众多的种族可以同样生存。这些种族之间的差异绝对大于现在世界上各种人种的差异,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仍然是能够和平相处,甚至共同抵御外敌的。我认为这是美国人创造的一种令人感动的种族大同精神。

(2)在游戏中所有的人类人种、民族都不复存在,而只是有国家的区别,经济体的区别。这正是美国人的一种信念,即自由与民主的精神才是区分美国人与其他国家人的最大特征,而不论什么民族,不论什么人种,只要支持这个信念,便是地道的美国人。

(3)再次与中国做一些比较。在中国的游戏中,基本没有出现很多种族可以选择的情况。就算是有,也是根据一些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比如《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等等。而这些故事中出现的其他种族与人类的和睦相处,也正是因为其出现的年代正是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时代。相比之下,现代的中国就要保守的多。

  有很多想法,但是因为毕竟对美国的特征研究还不够深入,非常肤浅,所以很多方面还不能联系的上。很多部分写的很乱,有一些问题的看法可能很浅。不过整体的思路,我是想要找到一条线索,就是游戏这种文化现象对一个国家的国家精神的反映。一种新兴的文化必定能够最及时反映一个国家当现今最真实的思想内涵。美国文化的博大精神,固然不是一种或者两种文化现象的解析就能将起分析清楚的,但是,我相信我的这些想法和联系不是空想的,是有根据的。出于对新兴各种文化事业的关注,我也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因为,只有不断发现新东西,研究才有价值,才有催人继续向前的动力。
全部脚印 不留脚印 留下脚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