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eb2.0再思考:“关系”才是重点

 山野的春风 2007-05-25
Web 2.0 下一阶段:关系的建立与管理

  许多Blog服务经营者已经发现此类问题,开始朝向下个阶段演进:即“社交的需求”。每个人都期待被发现与被接纳,你如何导引人们互相认识?搭讪是需要理由的,而所有的内容都可能成为搭讪的理由。

  在美国有 MyBlogLog之类的服务,让写Blog的人可以看到有谁来过我的Blog。而中国的Blog服务经营者,则干脆将其他人的来访记录变成 Blog基本功能,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谁来过我的Blog。

  这已经与“个人媒体”无关,而是我们有意识的在导引着人与人间的关系建立。你看到有人来访于是你回访她的Blog,关系建立的第一步于是开始。好的Blog服务经营者,应该做到透过各种手段让关系发生。

  有的Blog服务经营者,透过内容推荐的方式将好的Blog文章推送到首页,或者透过编辑推荐,或者透过其他读者“顶”“推”。然而这除了跟1.0 时代“内容出版”没两样外,也不过是创造出5%的明星罢了。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被自然的关注”,是Blog服务经营者的责任,也是类似日本Mixi及中国51.com成其大的原因。经营者很早就体悟Blog 跟内容出版无关。Blog仅是存在的基础,必须在此之上完成社交工作。

  “为了分享而分享”,从来不存在

  套用马斯洛的理论看起来很玄,但是这样的架构却能用来检视不同类型的Web 2.0 网站,而看出未来发展潜力。简言之,这几个层次的需求必须一层层满足,无法抄快捷方式。抄快捷方式者注定要在发展上遇到瓶颈。

  目前有很多Web 2.0 网站设计之初就想到要搭建一个架构让用户上来“分享”。分享的内容则从书签,新闻,艺文活动讯息,美食评鉴到折扣信息等不一而足。然而,分享者却总是很少。

  这些经营者可能没想过,分享并不是自然会发生的行为。人,一定是先考虑完自己,才会考虑别人。因此网站的初期功能一定是先满足了自己“存在的需求”,为己所用,接下来才考虑分享给别人的问题。

  以社会性书签网站(Social Bookmark ,例如美国del.icio.us )为例,首先考虑网络书签功能是否满足个人整理信息的工具性需求,接下来才有分享给别人的需求。最后,透过适度导引让人们进行互动。

  网络书签并非让众人鼓噪把一则网址推上首页的闹市,而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工具。用户收集的书签以及对书签所下的 Tag,是“对自己的描述”,重点不在内容,而是透过那些内容,他们表明了他们是谁。

  当对“人”的描述完成后,要让他们建立关系就不难了。Web 2.0 网站经营者可用Tag 为核心,Data Mining 为手段,做到让性质相同/相异的人有更多认识机会。以此观之,网络书签尚未进入下一阶段。

  搜索引擎的下个阶段议题

  上面提到的经营方式,都在描述如何处理“关系不足”的问题。然而,另一个问题在Web 2.0 时代也更加凸显,即“关系爆炸”的问题。当你加入的Web 2.0 网站多了,关系链的管理将十分棘手。

  笔者曾说过在Web 2.0 时代,人与人联系的成本将趋于更低。然而,众多的Web 2.0 网站在引入关系鍊的概念后,却导致要精确的找到某一种人甚至某一个人,变成成本很高的行为。

  例如,在美国想找一个人,你可能得逛逛MySpace ,或者Orkut ,或者Facebook,接下来还有成千上百个Web 2.0 网站。就算不是精确的找出一个人而是某一种人(例如:明朝历史爱好者)也是困难的事情。

  这是新时代的搜索引擎所应当要处理的问题:关系链的搜索。1.0 时代我们看见了信息爆炸时,取得精确信息的高成本,而搜索引擎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关系爆炸,成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