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忧虑症”加剧 天量震荡有蹊跷
□世基投资 王利敏 天量震荡有蹊跷 昨日股市的最大看点无疑是两地股市再创新天量:沪深分别达到2572亿元和1321亿元,合计为3893亿元;而此前的天量纪录出现在5月9日,分别为2572亿元和1231亿元,合计为3803亿元。也就是说又增大了90亿元。 从不同点看:一是前一次银行股的拉升得到了市场响应,该板块当日都大幅上涨,而且沪市大盘当日涨了63点;而昨日银行股稍稍拉升,其它个股纷纷跳水,以至出现银行股冲高回落、大盘跳水调整的局面。 由此可见,市场已经将这些权重极大、耗费资金巨大的银行股涨跌作为大盘的反向指标,以至银行股一涨,投资者纷纷抛售其它筹码,于是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天量。 涨也题材跌也题材 近来舆论频频预测、呼吁个股行情将转向蓝筹股,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一现象却并没有出现。昨日虽然浦发银行大涨了5%外,绝大多数银行股都冲高回落,蓝筹股中上汽、长电、申能的跌幅都在3%到4%之间。而名列涨停板的都是券商概念、整体上市等题材股,这些个股不少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再度发力的。 当然跌幅较大的同样是ST股等题材股。它们中今年以来的涨幅少则翻番,多则上涨4倍多(而且昨日仍有许多ST股牢牢封在涨停板上),而跌幅居前的其它非ST股也是前期涨幅巨大的个股。也就是说,这些个股的下跌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涨幅过大需要休整。 许多人对近日B股连续大跌大惑不解,纷纷打听有什么利空,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短期涨幅过大引发的获利回吐所致;一旦调整到位,仍有上升空间。 天量震荡虽然主要是银行股异动引起的,但出现在昨日却值得关注。 我们注意到上一次天量震荡是出现在“五一”长假后第二个交易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一日大盘留下了较大的跳升缺口。当时市场有很强的获利回吐欲望,银行股的及时拉升既有震荡洗盘又有稳定股指的意图,最终果然达到了双重目的,并使股指踏上了4000点大关。 而昨日银行股的故伎重演,一方面是希望很长时间未涨的银行股有一个补涨,另一方面是想通过拉抬银行股顺便将股指拉到4200点上方。然而此举的最终落败一是因为银行股的每一次行情往往是“反弹一日游”,以至上一轮的套牢盘蜂拥而出,使股价冲高回落;二是因为市场对银行股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痛苦记忆,将银行股作为大盘的反向指标。 既然本周此症已经提前,而且继上周末打出“组合拳”后消息面很难有新的利空,因而估计今日大盘反而不会太难看。 [责任编辑:coguo] |
|
来自: JIANGBIANSOU > 《经济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