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对新兴市场敲响警钟
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一份新报告显示,2006年流入新兴市场的投资规模创下新高,但在某些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稳定性仍是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
这份报告显示,2006年的一系列并购交易使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达到创纪录的3,250亿美元,约占全球FDI的四分之一。外商在新兴市场的股票净投资从2005年的670亿美元大幅增至940亿美元。 投资者的热情不仅限于股票及直接投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公司通过外币债券及银团贷款等方式筹得资金3,330亿美元,远远高于四年前的880亿美元。 这份报告还警告称,这股热潮的负面影响在东欧及中亚的一些国家十分明显。在这些国家,银行借入大量外币债务,一旦经济状况发生逆转,他们很可能无力偿还这些债务。 报告还指出,在匈牙利、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以及爱沙尼亚等国家,在海外借贷方面最踊跃的恰恰是那些财务状况及财务实力未经过市场考验的银行。 世界银行这份报告的第一作者曼苏尔•戴拉米(Mansoor Dailami)说,他并不担心这些国家会很快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在经济况良好的年份中,决策者应该抓住时机,提前制定一些预防措施。 世界银行指出,2006年或许是全球经济循环达到顶峰的一年,政府应该为未来经济环境可能恶化做好准备。世界银行预计,2007年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都会有所放缓。这份报告预计,新兴市场今年的经济增速约为6.7%,低于2006年的7.3%。 戴拉米说,几个新兴市场都面临这样的挑战:在经济不致出现衰退的情况下如何抑制经济过快增长。他说,一些国家存在经济过热的现象,印度和中国可能就是这样。这些国家是否制定了正确的宏观措施来确保经济实现软着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去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备受股票投资者的青睐。世界银行称,流向这些国家股票市场的资金从2005年的260亿美元大幅增加至2006年的480元亿美元,其中中国两家银行的公开募股吸引了巨额资金。 与此同时,东欧及中亚的新兴市场在推高FDI总额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也十分抢眼。去年,流向这些国家的FDI飙升至1160亿美元,远远高于2005年的730亿美元。 新兴市场FDI的迅猛增长突出体现了这样的现状:这些地区越来越多地利用私人资本为经济扩张及发展助力,同时,逐渐减少对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等国际贷款的依赖。这份报告称,2006年,发展中国家向这些机构偿还的贷款高于同期向这些机构的借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