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習與記憶發展與適應期末考重點

 昵称4Kb84 2007-06-02
發信人: lisn (lisn), 信區: 200107
            標  題: 第八章 學習與記憶發展與適應期末考重點
            發信站: ◣ 空中大學 BBS ◥ (Thu Jan 13 21:00:52 2000), 轉信
            第八章 學習與記憶發展與適應期末考重點
            一、人類對訊息處理的心理歷程如何?年齡對訊息處理的影響如何?
            解:所謂訊息處理係指個人如何經由感官接受訊息、處理訊息、儲存訊息以及使
            用訊息的心理歷程。訊息處理包括獲得、儲存和檢索。個體對訊息並非被動的接
            受,而是主動的進行處理。個體在訊息處理過程中的注意與其他資源,如期望、
            情緒和態度等都會影響學習與記憶。
            成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處理新訊息的能力降低。年齡所造成的訊息處理能力的
            衰退,可能來自認知系統上的改變,包括訊息處理的機制、知識基礎及訊息處理
            策略等。
            二、造成成人訊息處理能力衰退的原因為何?
            解:成人訊息處理能力衰退的原因有:
            (1)速度假設:認為因年齡增加而產生的訊息處理能力的衰退,係由於感官或
            動作速度,因年齡增加而減退的緣故。
            (2)普遍化全部緩慢假設:認為成年期訊息處理能力的衰退,不僅是感官及動
            作速度的減退,而且包括知覺、神經及知覺訊息處理過程的緩慢。
            (3)局部效能假設:認為大多數任務的完成,都需要幾種不同的處理體制共同
            運作的結果,而年齡的增長,使其中一個或幾個處理體系較不具效率或效能較差。
            (4)資源減少假設:認為老化會導致一種以上的認知資源的減少,包括注意的
            能力、運作記憶(指在短時間內所作的思考活動)、心理能力、處理速度等減退
            或緩慢。
            (5)策略不足假設:年紀大的人,由於再處理訊息時,較不能使用有效的策略
            ,故表現較差,是處理過程的問題而非結構的問題。
            (6)不用假設:因老年人很少有機會練習或應用這些能力以致失去效能的緣故。
            (7)環境改變假設:認為年齡在訊息處理上的差異,可能是不同世代間的生理
            和社會環境不同的結果。
            三、年齡對制約、語文及認知技巧學習的影響如何?
            解:年齡較大者制約學習的緩慢,與感官對刺激的反應能力和認知能力的衰退有
            關。工具制約係個體藉由操作以獲得獎勵或避免痛苦,產生增強與否,而達到行
            為的改變。利用獎勵的方式,似乎終生均有效,且沒有年齡上的不同。在古典制
            約學習中,常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工具制約學習,則不受年齡的影響。
            老年人的語文學習能力,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可見語文的學習,會受到年齡
            的影響而呈現衰退的現象,但此種衰退在六十歲後,始行顯著。
            老年人可以學習新的認知技巧。認知技巧的衰退,大部分的原因可能來自不用
            、對過時的認知技巧的過度學習和缺乏動機所致。總之,老年人的認知技巧確可
            經由訓練而獲得改善四、注意分為哪四種?
            解:(1)持續性注意:就是把注意集中在眼前任務上。一般而言,老年人持續性
            注意的正確性較年輕人差。
            (2)選擇性注意:只強調有關的重要訊息,而能排除無關的訊息。
            (3)區分注意:將注意同時分散於兩種以上的任務。當任務越複雜,老年人
            的表現越不如年輕人。
            (4)轉換注意:指由第一個的注意,轉換到另一個。在兩個任務間來往轉換。
            老年人無論是持續性、選擇性、區分性、轉換性注意的表現均不如年輕人,但
            如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則情況大有改善。
            五、記憶結構理論的主要內容如何?年齡對不同類型的記憶結構影響如何?
            解:依據訊息處理模式的說法,個體對訊息處理的階段順序,可分為:
            (1)感官記憶:亦稱瞬間記憶或感官收錄,年齡所引起的感官功能的衰退,會
            對記憶能力有影響,但對記憶容量則無影響。
            (2)短期記憶:或稱初始記憶、短期儲存。通常在15秒以內,在短期記憶中,
            不僅是要對訊息作暫時保留,尚要對此訊息產生心理運作功能,故亦稱運作記憶
            。運作記憶能力的衰退,常是中、老年人語言理解困難的重要原因。
            (3)長期記憶:又稱永久記憶,個體生活功能的維持,主要靠長期記憶隨時提
            供可檢索的經驗和知識。可分為:程序性記憶、陳述性記憶(經驗性記憶、語意
            性記憶)。
            記憶與年齡亦有密切的關係,就記憶的結構而言,感官記憶受到老化的影響甚少
            ;短期記憶,則會受到老化的影響、長期記憶不受年齡的影響。
            六、何謂記憶的歷程論?年齡對記憶歷程的影響如何?
            解:記憶的歷程:獲得、保留、檢索。就記憶的歷程而論,老年人「獲得」與「
            檢索」的能力,均不知年輕人;「保留」訊息的能力,則不受年齡的影響。
            七、影響成人學習與記憶表現的因素為何?
            解:造成不同年齡者學習與表現差異的主要因素:(1)記憶的基本機制:步調緩
            慢、抑制。(2)與個人有關的因素:身體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營養不足、酒精
            、藥物、動機、審慎。(3)環境因素:精熟程度、生活情境、社會期望。
            八、幫助成人記憶的編碼策略有哪些方式?
            解:幫助成人記憶的編碼策略有:(1)將訊息作分類組織、(2)首字記憶法、
            (3)圖文聯想法、(4)中介術、(5)軌跡法九、如何幫助成人記憶?
            解:有助於成人的記憶有:
            (1)對數字重新組合,尋找關係或賦予意義,以增強記憶:組合法、關係法、
            意義化。
            (2)使用多重感官進行學習。
            (3)減少干擾。
            (4)鼓勵使用備忘錄。
            (5)置物形成規矩,做事講求程序。
            (6)將學習材料與生活經驗相結合。
            (7)避免自我應驗的預言。
            第九章  人格的發展與適應
            一、請你分析自己在成年期人格穩定與改變的情形。
            解:人格反應在我們的行為、態度、價值、情感、心情與動機之中,也是自我觀
            念的核心,進而影響人際關係及問題解決。人格會以一種可預期的方式改變,與
            年齡有關的人格特徵的改變主要是二種,其一是內向性的增加,年長者似乎在心
            理與生理的能量衰退,因而轉向處理個人的問題而減少外在的社會的參與
            。二是性別刻板化的傾向減少,與性別角色有關的人格可分為二種面向:力量、
            敏感性。
            有關成人人格的穩定與改變,我們可以得知如下幾點結論:
            (1)個體成人人格的各面向有相當程度的穩定性。
            (2)在各種年齡層的成人人格之間具有差異性。
            (3)社會性年齡比生理年齡在人格轉變上更為重要。
            (4)在成年晚期有一種一致性的內向性趨勢。
            (5)在人格下半生中的發展比較不具有性別刻板性。
            二、請你列舉自己所觀察成人人格的類型有哪些?
            解:成人人格理論大致上可分為:特質論、情境論與互動論,比較統合的觀點
            包括:1.五因素模式:將人格分成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一致性與正直的
            向度。2.六因素模式:將人格分成自信/受迫害、肯定/服從、知性、外向/疏離、依賴、溫暖/敵意。
            三、請你列出一張表列舉艾里克遜、利文森與古德三者理論之相同與相異之處。
            解:有關人格理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艾里克遜(E.H.Erikson)的八個
            階段,其中成年所面臨的中心主題是親密對孤立,生產對頹廢遲滯,自我統整
            對絕望。(2)利文森(D.J.Levinson)的生命四季:認為生命結構會演化、改
            變,不同階段與各時期之間的轉換期形成生命的循環。(3)古德(R.C.Gould
            )的轉換論:將成人生活分成七個階段,成人試圖克服兒童期所建立的謬誤情
            緒假設。
            艾里克遜、利文森與古德在成人階段上的比較:
            利文森
            古德
            艾里克遜
            成年早期轉換期
            離開父母世界
            認同對角色混淆
            進入成人世界
            我現在不是任何人的嬰兒
            三十歲轉換期
            親密團結對孤立(生涯穩定)
            安身立命期
            開放內在
            中年轉換期
            生產對頹廢遲滯(保持意義對僵化)
            進入中年期
            中年期
            五十歲轉換期
            中年顛峰期
            統整對絕望
            成年晚期轉換期
            成年晚期
            四、請你分析自己成年期人格發展的情況。
            解:
            五、請你分析影響自己人格發展的因素是什麼?
            解:
            六、請你說明如何應用人格發展的適應方法?
            --
            ※ 來源:?◣ 空中大學 BBS ◥ bbs.nou.edu.tw?[FROM: h100.s18.ts30.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