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CT考试语文知识连载(历史部分)(四)

 fq954 2007-06-13
基本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1.政治。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1)政权更迭。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政权覆灭。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907年唐朝灭亡。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
      2)军事上隋朝沿袭府兵制,唐朝加以调整并健全,唐玄宗实行募兵制,强大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但也导致地方军阀的形成。
      3)唐朝前期,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武则天广揽人才;唐玄宗统治前期力图改革;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盛世景象。
      4)唐朝后期先后出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末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政权。
 
2.经济。
隋朝在短期中实现繁荣,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后期经济凋敝。
(1)措施。
      1)唐初统治者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保障农时,减轻赋役,增加政府收入。
      3)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被破坏,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杨炎实行两税法。
(2)表现。
      1)农业上,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出现围湖造田和开垦山地的现象,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创制了新的农具曲辕犁和筒车,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2)手工业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技术融入外来风格。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技术发展较快。
      3)商业上,隋朝使用五铢钱,唐朝用开元通宝。长安、洛阳、扬州等兴旺的商业大都会形成。出现夜市、草市。
 
3.民族关系。
民族联系加强,民族政策开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1)边疆的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如北方的突厥、回纥,东北的 ,云南的南诏,西藏的吐蕃等,他们与唐朝政府友好往来,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自身的进步,另一方面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快发展。
(2)隋唐特别是唐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各少数民族政权或是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管辖,或是与唐和亲、会盟。虽也出现过战争,但和平友好是主流。这一时期,边疆巩固,疆域辽阔,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格局初步形成。
(3)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社会生活。
 
4.对外关系。
对外政策开放,对外关系繁荣。
(1)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海路可远达亚非各国。
(2)和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伊朗等多国友好往来,关系密切。
(3)隋唐时期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许多国家如日本向唐朝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成果。
(4)唐朝也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成果,丰富本国的文化生活,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5.文化。
兼收并蓄,全面繁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1)科技。雕版印刷术、火药武器、僧一行的《大衍历》和测量子午线、《四部医典》、《唐本草》、赵州桥等都体现出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文学。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3)艺术。石窟、绘画、书法、乐舞艺术成就就多姿多彩。
 

1.42 要点详释
1.隋朝大运河。
江南地区经过从三国到南朝的开发,经济有较大发展,已开始赶上北方。为了便利漕运和军事运输,以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东北通到涿郡(今北京),东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四五千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的联系,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了很大作用。

2.三省六部制。
始于隋朝,隋文帝建国后,综合汉魏、两晋和南朝中央职官的设置而建立的。唐朝时沿用此制并加以改进,更加完备和周密。唐朝时,中书省和门下省是机要机关,中书省负责整理、陈奏来自各方的表章,并提出处理的初步意见,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以分割旧时丞相的权力,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六部分别为:吏部位列六部之首,管官吏的考核、任免、升降、调动。户部管土地、户籍、财政、赋税。礼部管礼仪、祭享、贡举等。兵部掌兵籍、军械、军令和武官任免。刑部掌法律、刑狱。工部掌工程营建、工匠管理、农田水利、交通建设等。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和改进,标志着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历代沿袭,名称虽有变化,但实质未变,一直沿用至清末。
 
3.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唐到清末实行了 1 300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来选择官吏。选官的依据是看门第出身高低,并不看重实际才能,形成了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体制妨碍了中小地主阶级进身之路,受到强烈反对,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也不利。于是从隋朝开始,改用开科考试取士的办法,这是科举制的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开设进士科,以文学取士。唐代又增设秀才、明经、明法、明算、明书等许多科目。其中主要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科考试的重点是儒家的经义。进士科,唐初按照隋制,试策而已。中宗以后加试贴经、诗赋、并且偏重诗赋,难度较大,因而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初科举考试由尚书省的吏部主持,唐玄宗开元年间改由礼部主掌,经礼部主持的省试考中以后,还要经吏部复试合格,才能授官。若吏部复试不合格,不能授官。唐代科举制较隋朝完备,且规模扩大。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需要。科举制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打开了入仕之门,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使官吏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巩固。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
 
4.均田制。
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占地和自耕农占有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均田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在实行均田制时,地主的土地不受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导形式。北魏时期,北方由于长期战乱,人口流亡,大片土地荒芜,士族大姓兼并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孝文帝于485年颁布均田令,均田制的实行,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和流民可以得到土地,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也使许多依附农民脱离了豪强大族的控制而成为国家户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大家兼并土地,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朝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将之作为国家的基本土地政策。唐朝前期,均田制对于缓和农民的土地问题,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唐朝中期,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中已无地可分配,均田制被破坏。
 
5.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与均田制相配合的赋役制度,是唐前期封建国家的主要税源。据《唐六典·户部尚书》所记,唐初“赋役之制有四:一日租、二日调、三日役、四日杂徭。”租庸调制以丁为征收单位,规定丁男(二十一岁到五十九岁)每年向政府交纳粟二石或稻三斛,叫“租”;绢二丈、丝三两,不产丝织品的地方,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叫“调”;每年服役二十天,若不服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半,叫“庸”。以庸代役是唐朝的新创,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到780年,被两税法代替。
 
6.两税法。
唐代中叶,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已无法实行。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另立多种税目,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重威胁唐朝的统治。780年,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设,废除租庸调制的一切杂税,改行以地税和户税为基础的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有一定进步意义,表现在:
      1)简化了税目和征收时间。税只有两种,时仅分两期,使官吏暂时不能擅自立名目,滥收硬派。人民的赋税负担相对稳定。
      2)实行了按资产征税的原则。两税征收的对象:一是户,二是地,户按资产定等,地按亩数征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3)两税法规定地税按亩数纳米、麦,户税按户等纳钱(实行征收时仍交绫绢),纳税多少与丁口多少无直接关系,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人丁和力役为主的赋税制开始转变为以土地资产和实物为主的赋税制,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
      4)规定对行商三十税一,改变了过去的重税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两税法实行第一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帮助政府克服了财政危机,使唐朝的统治得以维持。但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
 
7.藩镇割据。
藩镇,是唐宋宗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长官叫作节度使。节度使总揽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听中央节制。安史之乱期间和平叛以后,各地节度使的地盘和军队进一步扩大,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1)唐中央对安史旧部处置不当,姑息养奸。
      2)节度使建制的扩大及其势力的膨胀,全国共有藩镇42个。藩镇割据的具体表现是:军事上拥有庞大的军队。经济上节度使往往兼任度支使和营田使之职,专擅财政,不向中央缴纳赋税。政治上,控制各地人事大权,形成了父死子继和亲信世袭的局面。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唐中央政府在德宗、宪宗时期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削藩斗争,但宪宗死后,藩镇势力又大了起来,直到灭亡唐朝并酿成五代十国的割据混乱局面。
 
8.玄武门之变。
唐初高宜次子李世民与长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世民先发制人,率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发动政变,世民射死太子建成,尉迟恭杀齐王元吉,击败东宫和齐王府的卫队,并杀建成、元吉诸子。高祖遂立世民为太子,二月后传位世民,自称太上皇。
 
9.贞观之治。
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士族门阀势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为李世民(唐太宗)实行法治路线开辟了道路。贞观年间(627—649),人口有所增长,封建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封建史家美化夸大为“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誉为“贞观之治”。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者也在史学领域内加以颂扬,更颠倒成为地主阶级向农民实行“让步政策”的结果。
 
10.开元之治。
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士族门阀势力,为唐代前期推行法治路线开辟了道路,封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唐玄宗统治的初期,地主阶级积累了大量财富。封建史家美化夸大开元年间(713—741)为:“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誉为“开元之治”。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者为了鼓吹阶级调和,也加以颂扬,并颠倒为向农民实行“让步政策”的结果。
 
11.安史之乱。
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开元天宝之际,由于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权力量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兴起。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今北京)起兵叛乱,击败唐军,攻下洛阳。次年称帝,进入长安。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叛军所至残暴,人民纷起反抗。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庆绪所杀,长安、洛阳为唐将郭子仪等所收复,庆绪退守邺郡(治今河南安阳)。乾元二年(759年),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庆绪,回范阳自称燕帝,并再度攻下洛阳。两年后思明为其子朝义所杀。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朝义穷蹙自杀,叛乱平定。前后历时七年多,严重破坏生产,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2.藩镇割据。
唐代自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设河西节度使,至玄宗时,于各军事重镇分设节度使,州刺史也为所属,方镇势力渐强。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大为削弱,唐王朝被迫以魏博、成德、幽州三镇分授安史旧将为节度使。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形成河朔三镇的割据形势。节度使职位,往往父子相继,或为部将承袭。其后,山东、江淮之间也多仿效,列镇相望。九世纪初叶,藩镇发展到四十几个,形成“天下尽裂于方镇”的局面。藩镇间或互相攻战,或联合反唐。唐王朝虽屡图削弱藩镇,但收效甚微。元和年间一度平定淮西等镇。河朔各镇也暂时服从中央,但不久又复故态。封建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将近两个世纪,人民遭受兵祸和残酷剥削,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13.牛李党争。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间的斗争。穆宗时,牛僧孺因得李逢吉引荐,一度为相,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时,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接受维州(治今四川理县薛城镇西)吐蕃副使悉恒谋的归唐,牛僧孺居相位,令执送归还吐蕃。武宗即位,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牛僧孺还朝后也病死。两派斗争将近四十年。
 
14.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宰相李训等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协势,铲除宦官集团。他们以左金吾卫石榴树上夜有甘露为名,诱使仇士良等往观,谋加诛杀。因所伏甲兵暴露,失败。仇士良率兵捕杀李训、舒元舆、王涯等,郑注也被监军宦官所杀,诛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