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水北调大讨论

 杨亮 2007-07-01
 
南方人对某些北方人说-南水北调的讨论

站在北方人的角度,能饮长江水当然是件快乐的事情,做为南方人,初听到南水北调的时候也没觉什么不妥。但随着对环境的认识,站在客观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中国做出这样的决策,的确是匪夷所思.
  一谈起南水北调,不管哪篇文章都无一不曰:毛主席在五十年代就有这样伟大的构想……。搞清楚,毛主席只是在视察北方旱情感性的说了一下而已!即便伟人当时有了这样的决策,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我也崇拜主席,但是毛主席不是万能的啊,他不是神啊,他的强项是军事指挥,是政治思想,是文学好不好?!水利工程建设毛主席是业余,在那个时代环境保护也不是第一位的,也没什么环保概念,老百姓的肚子,社会的安定是第一位的!!不要动辄搬出伟大的毛主席当年如何如何好不好?他当年破四旧,现在还不是都恢复得差不多了。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南水北调无可置疑的是个灾难,而且是三线调水!!明显的欠妥,过于理想主义(有些人却极力的弱化负面效应,夸大好处,不知安的什么心)。  网上好多北方人对于南水北调是欢心鼓舞,一有反对之声音就喝叱对方自私、本位主义,北方人还动不动就叫嚷着你不给水,我就不给煤,不给天然气,何等的幼稚!!我也幼稚的反驳一句:没有能源尚可过农耕田园之生活,没有水,生态破坏了,天下乱了,都得完!!
  环境不同于普通的物质和能源,水是环境中最最重要的一环,不可以像普通的能源和物件一样随意东贴西补。理想化的分配水源,改变环境,无异杀鸡取卵。黄河之所以断流,很大程度就是沿途的省份争相乱开口引渠,没有长远的设计,再加上沿岸过度的开垦无节制。现在的南水北调,要将水资源引向北方,试问,是不是要将长江变成第二条断流的黄河?国家有没有长远的计划?后续产生的影响可不可控?那个极力鼓吹南水北调的何作庥院士最近又在质疑中医,说什么陈晓旭是中医害死的,要废了中医。这么一个不敬畏自然和传统的所谓科学家,居然还可以接触到中央领导,影响政府的决策,真是中国的悲哀。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控制人口,尤其是环境恶劣的地区如北京及周边地区要防止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工业化,提高节水和环保意识,郊区和农村要像以色列等国家一样科学用水,科学种植。如果过度的工业化不注重环保,中国亡不远矣。
  没有比较不知道差距,看看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哪个环境不优美,哪个大城市路上没有百年古树(中国好像难找)。急功近利的中国,必将是欲速则不达。好多人都叫嚣着先发展,发达了再治理环境,呵呵,可能吗?环境的代价将是沉重和长远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修复的。在环境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最后,请那些在自己专业领域上没有多大突破和成果,却成天狂热的鼓吹南水北调的专家们闭嘴.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科学家大多没能在学术创造上如何如何的成果而显现得出类拔萃,却能在这种短视逆天的学术上显示出天份.是不是唯有如此,中国的某些科学家才能从无能的窘境中挣扎中出来,来博得一点名声和所谓的"建树"?
  南水北调这种工程涉及千秋万代子孙福祉的工程,哪怕是拿到国际上请全球的专业人士一起来建言讨论,时间长久点,客观点科学点,我想最终的结果都是不会通过.
 无能者在旁门左道中沽名钓誉,还能获得宠幸委以重用,这是中国的悲哀!
  清朝再烂还有三百多年,如此不管不顾,现代之中国,可存百年?中国不会在美国的导弹和F22中灭亡,只会毁在某些无知的科学家和决策者手中。
  南水北调已经上马了,后续的负面效应绝对不只是生态的!若不冻结,再行良策,国将不国!请不论南方北方之国人站在全局的高度思量国策!!!!
 

环顾全球——中国人的胆子最大!!

北方缺水不是一天两天,一是气候环境所致,二是人为。
前面一条不可违,顶多栽栽树,无法改变,只能控制城市化工业化。
后面的主要是要控制人口,中国人口要绝对控制!!!另外要减少工业化,调整产业结构,科学种田,多学学人家以色列。北方再旱,旱不过以色列吧。人家以色列农业可是举世瞩目,科学领域也是独树一帜。中国人老叫唤着创新,所谓的创新就是一门心思的想着把长江的水从长江从头至尾的引过来。的确有一套,外国人在这方面就显得特别弱智。
北京如楼主讲的,的确负担很重,可以考虑迁都(重庆成都),要不就分化职能,不要把城市搞得那么大,吸纳那么多人。
引长江水是极为弱智的表现,不要像个农民一样,瞅哪有水就挖条沟,想引过来。搞清楚,那不是一条水渠,是要引一条江,一条黄河的水量!!!!后果不是像某些科学家说的那么轻松,也不是北方人想得那么容易那么舒坦。环顾世界,好像只有中国人最有种,技术最高,胆子最大,呵呵。这些叫嚷着南水北调的科学家,有如此创意和精力,为什么不拿个诺贝尔回来,搞笑。我们国家还老说中国的教育不好,人胆子不大,我看,胆大的不行了。
正所谓:中华儿女多奇智,敢叫日月换新天!!!!!!
 
 
 
 
 

附:南水北调计划相关介绍文字两份,以方便诸位网友(百度上找的专业资料,未作任何更改):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
自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考察队始,40多年黄委会与有关单位做了大量勘测和规划研究工作。1987年国家计委将西线调水工程列为超前期工作项目,要求用1O年时间回答西线调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黄委会等单位在边远高寒缺氧地带的艰苦环境中对调水区和邻近地区进行大量基础工作,先后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初步研究报告》和《雅砻江调水工程规划研究报告》,经国家计委、水利部评审验收。通天河、大渡河调水工程规划研究工作也基本完成,计划1996年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综合报告》。
工程布置
黄河与长江之间有巴颜喀拉山阻隔,黄河河床高于长江相应河床80~450m。调水工程需筑高坝壅水或用泵站提水,并开挖长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引水方式考虑自流和提水两种。无论采取哪种引水方式,都要修建高200m左右的高坝和开挖100km以上的长隧洞。
引水线路初步研究如下:
1.雅砻江引水线
从雅砻江长须附近修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枢纽坝高175m,线路全为隧洞,全长131km。
2.通天河引水线
此方案系与雅砻江引水联合开发,即在雅砻江引水先期开发条件下的二期工程。在通天河同加附近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雅砻江,再由雅砻江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枢纽坝高302m,线路全为隧洞,全长289km,其中同加到雅砻江158km,雅砻江到黄河131km。
3.大渡河引水线
在大渡河上游足木足河斜尔尕附近修建枢纽抽水到黄河支流贾曲。枢纽坝高296m,线路全长30km,其中隧洞长28.5km。泵站抽水扬程458m,年用电量71亿kW·h。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远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初,40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有关省市、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
1994年元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建议兴建此工程。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测、设计、科研工作。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并进行初审。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水电部上报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3年9月水利部会同有关省市共同审查并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和《甫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订报告》。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一)输水工程
包括输水河道工程、泵站枢纽工程、穿黄河工程。
1.输水河道
引水口有淮河入长江水道口三江营和京杭运河入长江口六圩两处。输水河道工程从长江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651km,穿黄河段9km,黄河以北490km。分干线总长740km,其中黄河以南665km。输水河道90%利用现有河道。
2.泵站枢纽
东线的地形以黄河为脊背向南北倾斜,引水口比黄河处地面低40余米。从长江调水到黄河南岸需设13个梯级抽水泵站,总扬程65m,穿过黄河可自流到天津。
黄河以南除南四湖内上、下级湖之间设一个梯级,其余各河段上设三个梯级。黄河以南输水干线上设泵站30处;主干线上13处,分干线上17处,设计抽水能力累计共10200m3/s,装机容量101.77万kW,其中可利用现有泵站7处,设计抽水能力1100m3/s,装机容量11.05万kW。一期工程仍设13个梯级,泵站23处,装机容量45.37万kW。
黄河以北各蓄水洼淀进出口设5处抽水泵站,设计抽水能力共326m3/s,装机容量1.46万kW。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的特点是扬程低(多在2~6m)、流量大(单机流量一般为15~40m3/s)、运行时间长(黄河以南泵站约5000小时/年),部分泵站兼有排涝任务,要求泵站运转灵活、效率高。
3.穿黄河工程
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况,并成功解决了河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题。
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8.67km,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两条洞径9.3m的隧洞。第一期工程先开挖一条。
 
 

(二)蓄水工程
东线工程沿线黄河以南有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等湖泊,略加整修加固,总计调节库容达75.7亿m3,不需新增蓄水工程。黄河以北现有天津市北大港水库可继续使用,天津市团泊洼和河北省的千顷洼需扩建,并新建河北省大浪淀、浪洼,黄河以北五处平原水库总调节库容14.9亿m3。
 
(三)供电工程
黄河以南有泵站30处,新增装机容量88.77万kW,多年平均用电量38.2亿kW·h,最大年用电量57.5亿kW·h。第一期工程有泵站23处,新增装机34.32万kW,年平均用电量19亿kW·h。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由水源区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水源区工程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和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输水工程即引汉总干渠和天津干渠。
(一)水源区工程
1.丹江口水利枢纽续建工程
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60%的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08.5亿m3,考虑上游发展,预测2020年入库水量为385.4亿m3。
丹江口水利枢纽在已建成初期规模的基础上,按原规划续建完成,坝顶高程从现在的162m,加高至176.6m,设计蓄水位由157m提高到170m,总库容达290.5亿m3,比初期增加库容116亿m3,增加有效调节库容88亿m3,增加防洪库容33亿m3。
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正常蓄水位170m时,将增加淹没处理面积370km2,据1992年调查,主要淹没实物指标为:
人口:22.4万人
房屋:479.4万m2
耕地:23.5万亩
工矿企业:120个(合乡镇企业),淹没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
2.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
为免除近期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工农业及航运等用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兴建:干流渠化工程兴隆或碾盘山枢纽,东荆河引江补水工程,改建或扩建部分闸站和增建部分航道整治工程。
 
其他资料,你可以参考南水北调工程的网站:
http://www.n***d.mwr.gov.c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简 介
| 西线工程 | 中线工程 | 东线工程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