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阅读将成为一种主流阅读方式

 hongway 2007-07-03
手机阅读将成为一种主流阅读方式
[ 2007-7-2 23:06:00 ]

  2004年的深圳高交会上,在方正展台见过一款手持专业电子书阅读设备,A4书本大小,灰度屏幕,可以听MP3,内存大概在32兆左右,但之后一直没有见方正发布这款设备的信息。时隔3年,我在淘宝上看到类似的电子书阅读器在卖,但在大量支持电子书阅读的手机、MP4的冲击下,这种单一功能的设备的性价比明显不高,销量也就不怎么样。

  扯上以上那么一段话只是想说明单是从市场的商业行为上来看,电子书阅读功能都已经成为数码产品的一个重要附加功能的一种趋势。

  在上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随身携带物品,已经不简单的只是手机了,而在逐渐成为人们的便携娱乐(游戏、音乐)、学习终端。“没时间读书”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借口和面临的难题,所以手机作为一个随身携带、方便小巧的工具,逐渐超越了其他电子书阅读终端,成为阅读的新载体。在等人的时候、差旅的途中、上下班的路上……这些零碎的时间成为了手机阅读充分利用的时间,当然,有些狂热爱好者会在睡前也捧着手机看几篇电子书。最重要的是手机阅读“随时、随地”的方便性和个性化提供了更为强烈的数字化阅读感,这是与阅读实体书完全不同的感受。

  阅读需求是已经存在并且得到满足的需求,但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技术的更新,随着新的阅读载体的出现,阅读需求从传统的需求满足转向新形势的需求满足;就好比索尼WALKMEN的出现把固定场所听音乐的需求延伸成了随时随地听音乐的需求,一种建立在已有需求上的新的需求被创造和满足。

  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超过4.5亿,是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在这个庞大的市场里,手机阅读的市场也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纳电信的数据称目前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用户超过3000万(这个数据明显被低估了,主要是手机阅读属于私人行为,途经很多,统计困难)。并且从3G门户与艾瑞作过一份“3G用户调研”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愿意付费的增值服务业务里面,电子书以12.5%的比例排第三位,而前两位分别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手机游戏下载(18.9%)和比较个性化的需求——个人主页(12.6%)。

  目前电子书服务存在以下两种:运营商提供的付费服务,具体为联通电子书项目、中国移动“梦网书城”,这种模式为由CP、SP提供版权内容,运营商负责运营推广计费;另外一种模式是以掌上书院、掌媒世界为代表的非SP型服务商,自行解决版权,自己推广、自行通过点卡、银行卡充值扣费,需要在手机上安装阅读软件才可以进行阅读。从业务上来讲,掌上书院与移动梦网书城重合度很大,提供的都是文字版的电子书,存在直接竞争;而掌媒不同,它是一款蓝海软件,走的是市场细分之路,在传统的电子图书阅读之外提供了原版杂志、报纸的阅读,同时还提供了互联网RSS聚合阅读,简直就是大而全,然而又有自己特色,他们其中的一个宣传口号就是“掌上小空间,媒体大世界”,把自己定位为了一个媒体软件,很有意思,美中不足的是掌媒这款软件支持的机型远远少于掌上书院。

  除了这两款手机客户端软件之外,如雨后春笋一般,市场上每天都在冒出各种新的手机阅读软件。并且随着大屏幕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增长,通过手机阅读的人群也将随着增长。在各路新生英豪的贡献下,强势的移动运营商推动下,手机阅读即将成为一个增值业务市场的新的增长点,也将会成为一个争斗激烈的红海市场,只有诸如掌媒那样创新的软件才能开辟新的蓝海。

  不管是红海还是蓝海,手机阅读都在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阅读方式,与传统的书籍阅读、互联网阅读并驾齐驱。这对于传统的出版业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当然了,每一种革新技术的出现都是一个挑战,何况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