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自己的Component的步骤: 1、继承一些类或实现一些接口 比如UIComponentBase, Render, Converter, Validator等; 比如例子中的UIInputDate,就需要扩展UIInput,先定义Family和Type,并在构造函数中指定Render为null(因为不需要Render,而是component自己实现),编写encodeBegin和decode方法(在这里,encode是指将JSF的component编码为HTML,而decode是指用HTML中的值更新component的properties);因为需要保存状态,所以编写saveState和restoreState方法;
2、在faces-config.xml中进行配置;
3、编写Tag处理程序与JSP进行整合(当然,还有TLD文件) 以UIInputDate为例,需要继承UICommonTag,先实现getComponentType和getRenderType;因为要在JSP中保存component的状态,所以也要在tag中定义这些属性,并实现setProperties方法,及release方法;编写验证TEI,实现isValid方法和isTrue方法
4、将所有这些打包package成jar文件,将faces-config.xml放在META-INF目录中;
从前到后的顺序分析自定义组件的调用过程 在JSF中自定义一个组件需要了解的概念很多,render, component,tag,这些概念之间又有相互重叠的概念部分,比如在component中有的属性在tag中也需要有,如果更好的理解这些类之间的协作过程,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从前端到后端的分析一个view被解析,并调用相应render, component的过程。
比如,在JSP文件中有如下代码:
<jia:navigatorToolbar id="toolbar" layout="horizontal"
headerClass="toolbar-header" itemClass="toolbar-command"
selectedItemClass="toolbar-command" iconClass="toolbar-icon"
immediate="false">
很明显,这是一个自定义组件,这些Tag需要有一个TagSupport类来读取这些数据,这个类就是Navigation_ToolbarTag。
这个Tag Support类很重要,它起到一个连接JSP页面与后端UIComponent的作用,怎么实现的? 主要通过几个方法: 1、getComponentType(),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得知这个tag对应的是哪个UIComponent; 2、getRendererType() 它返回一个字符串,表明用哪个Render来向客户端呈现UIComponent; 3、setProperties(UIComponent component)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将tag中的属性传递给UIComponent。 有了这三个方法,就可以基本实现将JSP与UIComponent整合在一起了。
然后,就是调用Render的encodingBegin,生成对应的HTML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