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味杂咏注

 布狄厄布狄厄 2007-07-15
食味杂咏注
今年厂甸买不到什么书,要想买一本比较略为好的书总须得往书店去
找,而旧书的价近来又愈涨愈贵,一块钱一本的货色就已经不大有了.好在
有几家书店有点认识,暂时可以赊欠,且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几本来看罢,
有看了中意的便即盖上图章,算是自己的东西了.这里边我所顶喜欢的是一
册《食味杂咏》,东墅老人嘉善谢墉撰,有门生阮元序,道光中小门生阮福
刊.据石韫玉后序,乾隆辛丑主会试,士之不第者造为蜚语云,谢金圃抽身
便讨,吴香亭到口即吞,坐此贬官,但此二语实出《寄园寄所寄》中,两公
之姓相合,故毷氉者移易其词以腾口说耳云.东墅老人自序云:
乾隆辛亥夏养疴杜门,因思家乡土物数种不可得,率以成吟,于是
连续作诗,积五十八首,而以现在所食皆北产也,复即事得四十三首,
共成一百一首,各系数言于题下.盖墉家世习耕读,少时每从老农老圃
谈树艺,当名辨物,多以目验得之,又邻江海介五糊,水生陆产咸易致
之,考其性味,别其土宜,不为丹铅家剿说所淆.中年以北游之后食味
一变,而轺车驿路,爱好咨诹,京城顾役者无问男女皆田家也,圉人御
者皆知稼穑,下至老妪亦可询之,以是辨南北之异宜,析山泽之殊质.
又少多疾病,时学医聚药,参之经传,证以见闻,或有疑义辄为诠注.
陶斯咏斯,绝无关于喜愠,游矣休矣,非假喻于和同.诗成,汇录之,
方言里语,敢附博物哉,庶其以击壤之声,入采风之末云尔.
序文末尾写得不漂亮,也是受了传统的影响,但是序里所说的大约都是
实情,我所喜欢的部分实在也还是那些题下的附注,本文的诗却在其次.古
人云买椟还珠,我恐怕难免此诮,不过这并无妨碍,在我看来的确是这椟要
好得多,要比诗更有意思,虽然那些注原是附属于诗的,如要离诗而独立也
是不可能.阮云台序中有云:"此卷为偶咏食品之诗,通乎雅俗,然考证之
多,非贯彻经史苍雅博极群书者不能也."可谓知言.我同时所得尚有王鸣
盛《练川杂咏》,并钱大昕王鸣韶和作共一百八十首,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百首,谭吉璁和作百十八首,杨抡《芙蓉湖棹歌》百首,并刘继增《惠山竹
枝词》三十首为一卷.这些诗里也大都讲到风物,只是缺少注解,有注也略
而不详,更不必说能在丹铅家剿说之外自陈意见的了.以诗论,在我外行看
去,似朱竹汀最佳,虽然王西庄钱竹汀的有几句我也喜欢.如朱诗云:
姑恶飞鸣逐晓烟,红蚕四月已三眠,
白花满把蒸成露,紫葚盈筐不取钱.
注云:"姑恶鸟名,蚕月最多.野蔷蔽开白花,田家篱落间处处有之,蒸成
香露,可以泽发."又云:
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
听说河豚新入市,萎蒿荻笋急须拈.
注云:"方回题竹杖诗,跳上岸头须记取,秀州门外鸭馄饨."王诗云:
西风策策碧波明,菰雨芦烟两岸平,
暮汐过时渔火暗,沙边觅得小娘怪.
注引宋吴惟信元王逢简句外,只云"俗呼蛏为小娘蛏".以上注法或是诗注
正宗亦未可知,不过我总嫌其太简略,与《食味杂咏》相比更是显然."南
味五十八首"之十六曰《喜蛋》,题注甚长,今具录于下:
古无蛋字,亦无此名,经传皆作卵,音力管反.《说文》,■,释
云,南方夷也,从虫延,声徒旱切,在新附文之首,是汉时本无此字,
故叔重不载而徐氏增之.《玉篇》仍《说文》不收,《广韵》则亦注为
南方夷,至《唐书》柳文皆以为蛮俗之称,《集韵》并载■■,要皆不
关禽鸟之卵.今自京师及各省凡鸟卵皆呼为蛋,无称为卵者,字从虫从
延,本以延衍卵育取义,蛋则■省也,考《说文》卵字部内有■字,卵
不孚也,徒玩切,与蛋为音之转,盖古人呼不以之孚鸡鸭之卵而徒供食
者即以孚之不成之卵名之,因而俗以蛋抵■也.隋唐前无■字,亦无此
名.元方回诗曰,秀州城外鸭馄饨,即今嘉兴人所名之喜蛋,乃鸭卵未
孚而殒,已有雏鸭在中,俗名哺退蛋者也.市人镊去细毛,洗净烹煮,
乃更香美,以哺退名不利,反而名之曰喜蛋,若鸭馄饨者则又以喜蛋名
不雅而文其名,其实秀州之鸭馄饨乃《说文》毈字之铁注脚也.
诗中又有注云:
"喜蛋中有已成小雏者味更美.近雏而在内者俗名石榴子,极嫩,即蛋
黄也.在外者曰砂盆底,较实,即蛋白也.味皆绝胜."第二十九首为《鲜
蛏》,注云:
"蛏字《说文》《玉篇》俱无,亦不见他书,《广韵》始收,注云蚌属,
盖即《周官》狸物蠃■之类,味胜蚬蛤,若以较西施舌则远不逮矣."诗中
注云:
"蛏本江海所产,而西湖酒肆者乃即买之湖上渔船,乘鲜烹食极美.同
年王谷原与麴生交莫逆,每寓杭乡试时邀同游西湖,取醉酒家.有五柳居酒
肆在湖上,烹饪较精.谷原嗜食蛏,谓此乃案酒上品,即醉蛏亦绝佳,因令
与煮熟者并供之.此景惘然."第三十首为《活虾》,诗中有注两则,均琐
屑有致,为笔记中之佳品:
家乡名渔家之船曰网船,渔妇曰网船婆.夏秋鱼虾盛时,网船婆蓑
笠赤脚,与渔人分道卖鱼虾,自率儿女携虾桶登岸,至所识大户厨下卖
虾,易钱回船,不避大风雨.
南中活虾三十年前每斤不过十馀文,时初至京,京中已四五倍之.
近日京城活者须大钱三四百文,其不活而犹鲜者,以用者多,亦须二百
左右,然大率捞之浊水中,其生于清水者更不易得.
适值那时所得的几部诗词里也还有类似的题咏,可谓偶然.其一是全祖
望的《句馀土音》,系陈铭海补注本,其第五卷全是咏本地物产,共有六十
九首,只可惜原注补注都不大精详."四赋四明土物九首"之一为《荔枝蛏》
诗下原注云:
"浙东之蛏皆女儿蛏也,而荔枝则女儿之佳者."上文所云小娘蛏盖即
一物,吾乡土俗蛏不尚大者,但不记得有什么别名,只通称蛏子耳.冯云鹏
著《红雪词》甲乙集各二卷,乙之一中有禽言二十二章,禽言词未曾见也,
又有咏海错者二十五章,其十四到十六皆是蛏,曰竹蛏,曰女儿蛏,曰笔管
蛏,却无注.其第二咏白小,有注云:
"即银鱼,杜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记事珠》以为面条,非
也,吾通产塔影河者佳,不亚于莺脰湖."《食味杂咏》南味之五云《银鱼》,
注云:
"色白如银,长寸许,大者不过二寸,乡音亦呼儿鱼,音同泥,银言白,
儿言小也.此鱼古书不载,罗愿《翼雅》于王馀脍残云又名银鱼.脍残虽相
类,然大数倍,不可混也."诗中注云:
"银鱼出水即不活,渔家急暴干市之.有甫出水生者以作羹极鲜美,乡
俗名之曰水银鱼,以别于干者."
东墅老人对于土物之知识丰富实在可佩服,可惜以诗为主,因诗写注终
有所限制,假如专作笔记象郝兰皋的《记海错》那样,一定是很有可观的.
至于以诗论,则谢金圃的银鱼诗与冯晏海的白小词均不能佳,因系用典制题
做法,咏物诗少佳作,不关二公事也.倒还是普通一点的风物诗可以写得好,
如前所举棹歌即是,关于白小可举出吾乡孙子九一绝句来:
南湖白小论斗量,北湖鲫鱼尺半长,
鱼船进港■船出,水气着衣闻酒香.
孙子九名垓,有《退宜堂诗集》四卷,此诗为《过东浦口占》之第二首,在
诗集卷一中.(廿四年三月十三日,北平)
□1935年4月刊《文饭小品》3期,署名知堂
□收入《苦茶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