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蚊子的命

 布狄厄布狄厄 2007-08-09
姬十三 @ 2005-08-05 16:19

姬十三/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

西晋有周处除三害,除的是猛虎,凶蛟和自己。勇猛的壮士和怪兽,这像古代版的奥特曼,外加点自我批评的中国元素。对付有形之巨兽,大概只需要拳头够猛刀够快,而新时代开展的“除四害”运动,则将无穷无尽的细小虫豸引入敌对的黑暗面,令人民防不胜防。四害排行榜中,曝光率最高的当属蚊子——每晚在你耳边作布朗运动兼噪音发布,孜孜不倦地寻找肌肤中最爽口的一寸,这样挥之不去如影随形的贴身密友,想不进“超级害虫”四强都难。庄周抱怨道,蚊虻噆肤, 则通夕不寐矣,可知这虫子害人之苦;而由此也可推想,若手头缺少“悬梁锥股”的趁手工具,不召自来的蚊子实是一种良好替代品。

然我辈觉悟低下,听到蚊子叫唤,第一反应大抵是拧开灯,以寸光之鼠目寻觅那小小的黑色身躯,以睚眦必报之心讨回每一滴血。革蚊子的命,血债血偿,这是年复一年草根民众在炎炎夏夜最迫切的要求之一。

在古老年代,抵御蚊子靠的是人海战术。二十四孝中有一招叫“恣蚊饱血”,说的是一个小孩子,睡觉前先睡到父亲的床上喂饱蚊子,以便饱血的蚊子不再咬父亲。这幼小心灵焕发出的决绝勇气堪比舍身饲虎,非心中有佛者不能效仿,而寻常大众得其精髓,一到夏天傍晚,大伙拖出凳子在乘凉中集体喂蚊,独痒痒不如与众痒,蚊子撑不过腿多。这种策略曾颇入人心,但是一些爱思考的朋友发现,平均主义行不通,每次总是一部分人先痒起来,继而更痒倍痒,而另外一些同样洋溢着蓬勃鲜血的大腿却始终光溜,造成一种蚊块的马太效应。

逐渐人们认识到蚊子并非见肉就啃,丫原来也挑肥拣瘦的很。在2000年,有美国科学家提取了人汗液中303种化合物,分析这些物质对蚊子的吸引力。结果发现,乳酸、丙酮和二甲基二硫醚的混合物对蚊子有特别强的吸引作用。这些物质需要以一种复杂的浓度组合才能达到最high的引诱效果,正由于不同的人所分泌的这些物质量的不同,造成蚊子的挑挑拣拣。这个研究组造出了一种引诱剂,当释放的时候,蚊子全然无视同一空间中人肉的存在。引诱与被引诱,这也是蚊界的永恒主题。

防御和引诱并非王道,总有一些大腿卫道士在孜孜不倦地寻求杀蚊的良药。从近身杀敌的各类蚊香和驱虫液到远程攻击型的DDT类杀虫剂,人类不断在努力。但是蚊亦有道,它们亦逐渐具备了抗药性,令各类杀虫剂逐渐失去效力。寻觅新的攻击点势在必行,6月10日这期的《科学》杂志同时刊登了来自英国和荷兰的两个研究小组的工作,展示了最新的真菌类杀虫剂的良好效果。这也许是个好消息,但要命的是,相比传统杀虫剂效力的持久经年一劳永逸,真菌孢子的杀虫力在喷洒后只能维持几周的效果,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时不时喷一下才行。革命远未成功,这一亿多年历史的古老物种正在同我们竞赛适应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