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今审议发行A股 "大象"动身密集归来此外,红筹股中海集运(2866.HK)昨天也在港交所停牌,正等待刊出一份建议发行A股的公告。而本月10日、23日,中石油(0857.HK)、建设银行(0939.HK)将分别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发行A股的议案。 首创置业加入“海归” 分析人士指出,以首创置业昨日收盘价4.85港元推算,若成功发行14亿股A股,便可筹集约68亿元。新发行A股会售予首创集团、机构投资者及其他合格投资者,其中向首创集团配售的新A股数目将不逾3.2亿股。 首创集团为首创置业的大股东,目前持有首创置业总股本的45.58%。首创置业在发行A股时,将向首创集团配售不超过3.2亿股的新A股,首创集团持有的股份也随着A股的发行,下降到32%。 首创置业为北京市重点国有企业,在2003年6月份登陆联交所,早报记者了解到,在发行H股半年后,首创置业曾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希望发行A股,募集30亿元,适逢监管层放缓新股上市步伐,首创置业登陆A股的计划遂搁浅,一直等到了2007年。 分析人士指出,回归A股有利于增强首创置业的融资能力。目前首创置业的土地储备接近600万平方米,可满足未来3年的发展需要,而首创高层也表示,年内将突破1000万平方米,不过,在首创置业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其资金疲软已有所显现。 “作为内陆公司,囿于政策的限制,首创置业不能在香港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想缓解资金紧缺的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归A股。”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 中石油建行加快步伐 昨天,中海集运也在联交所宣布停牌,即将刊登回归A股的消息。 中海集团是中央直接领导和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之一,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拥有8个港口码头,5家集装箱制造企业,这部分资产可能会随着A股的发行而注入上市公司。 其实在本月初,国际投行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中海集运“海归”的信息,并相继提高了该公司的评级。 同为央企的中石油,将在今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发行A股的议案。昨天有消息称,中石油已经向监管部门提交了招股文件的草案,计划在今年9月份招股,预计A 股定价在10元以上,募集资金为400亿元。目前,中石油已经聘请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和瑞银证券为承销商,回归A股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昨天又有消息称,建行已正式委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为其A股主承销商,拟于10月正式发行90亿股A股。该行将于本月23 日就此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建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此事项并无任何悬念,届时,工行、中行、建行将全部登陆A股市场,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股也全部回归了 A股。 A股格局迎接巨变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去年70家公司IPO募集的金额是1642.56亿元,为历年来之最,而今年IPO的金额将铁定再创新高。目前已经发行A股的40多家企业,IPO金额已突破千亿元,而包括建行、中石油等还没有能真正登陆A股。 港澳咨询资深分析师田文斌告诉早报记者,由于流动性过剩,且市场缺少优质股票供给,迫切需要优质的大盘股回归,监管层希望通过增加供给的方式稳定市场,同时提高整体质量。 而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锋也向早报记者表示,“随着这一系列红筹股的回归,A股市场将改变目前银行股独大的格局,最终形成银行、电信、能源三足鼎立的格局。”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红筹股回归,能让内陆投资者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以中石油和中移动为例,2006年两家公司的利润分别为1422亿元、660亿元,而去年沪深两市总体净利润才为3665亿元。“如果能让这样的公司回归A股市场,内陆投资者将能分享到这些公司快速增长的成果。” 仅建行、中石油、神华能源和中煤能源这4家公司,发行A股所募集的金额预计高达1500亿元,而下半年回归A股的公司绝不止这几家。业内人士表示,红筹股公司密集回归,保守估计能吸收2000亿元以上的资金,这对流动性过剩的A股市场,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A股一向是个“政策市”,红筹股的回归,提高了整个A股市场的质量,也能促进管理层更多地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达到调控目的。 已公布的“回归”计划 公司拟发行A股股东大会审议拟募集金额 中石油40亿股8月10日400亿元 建设银行90亿股8月23日450亿元 神华能源18亿股8月24日500亿元 中煤能源15.25亿股9月7日200亿元首创置业14亿股-60亿元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