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池缺陷为何挥之不去?

 胡琳柟 2007-08-16
电池缺陷为何挥之不去?

 
索尼公司(Sony Corp.)去年自愿召回笔记本电脑电池一事曾闹得沸沸扬扬,而事隔一年之后松下电器产业公司(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又重蹈索尼覆辙,此事凸显出电池行业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周二表示,4,600万部诺基亚手机使用的松下产锂离子电池中,有一部分据报告存在过热问题。诺基亚表示将根据自愿召回程序更换这些电池。该公司这一次要更换多少电池还不得而知,但潜在的更换数量是去年索尼召回事件中的四倍,因而成为迄今电池行业最大的一次产品召回事件。

自从去年8月戴尔公司(Dell Inc.)令人震惊地宣布大规模召回索尼产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之后,电池行业一直被其他公司的类似事件所困扰。几乎所有的主要电脑厂商都已宣布召回索尼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另外三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Sanyo Electric Co. Ltd.)也召回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电池。

频频曝光的电池问题和一再发生的召回事件,一方面要归因于厂商对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始作出更坚决的回应,但是也暴露出电池制造本身的难度是何等之高。

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具备价格便宜、重量轻和比镍镉电池等其他类型电池更环保等优点,因而成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产业得以在过去15年成功发展的一大功臣。

但是锂离子电池的电量大,生产难度也大,且更容易过热,一旦断路会造成比硷性电池更严重的后果。索尼产电池去年就曾发生过起火事故。此次诺基亚召回的松下电池则是在充电过程中会出现过热。

更加糟糕的是,现在的电脑和手机越来越复杂,而且发展速度超过了电池技术的进步,这也就意味着电池的负荷会越来越大。

考虑到锂离子电池技术存在的缺陷,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已推迟了将其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计划。不过行业专家表示,尽管锂离子电池有其局限性,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最具实用性的电池技术。

为了维持其市场占有率,索尼本周宣布将斥资115亿日圆(折合9,760万美元)在新加坡建设一家手机电池厂,并且将采用更先进的锂离子聚合物技术生产电池。该厂拟于明年8月投产,初期月产能为100万块电池,到2010年则将提升至800万块。

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 Corp.)等厂商正在开发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技术。这种电池将摆脱化学能的束缚,但距离商用化仍路途遥远。

作为全球四大锂离子电池厂商之一,松下表示,此次召回的电池问题出在制造过程中,原因是电池中用于阻隔正负电极以防止短路的部件出现损伤。这批电池引起的诺基亚手机过热投诉目前只有100起,也没有人因此严重受伤。但诺基亚公司表示,为了以防万一,将更换松下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在大阪主厂制造的所有同类型电池。

预计召回费用大部分将由松下承担,有人估计这笔费用在200亿日圆左右。松下电器的股票周三在东京证交所(Tokyo Stock Exchange)收于每股2,015日圆,下跌近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