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几个blog聚合圈--艾瑞网专家魏武挥的专栏

 青鱼 2007-08-30
说说几个blog聚合圈
[ 2007-8-28 20:20:00 ]
  使用页面浏览方式阅读我Blog(即非rss订阅用户)的网友们,会发现本blog最近侧边栏置放了一个新的栏目:Blogosphere推荐。这个栏目罗列了四个我眼中的blogosphere,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定义成blogmedia。点此在新窗口中查看原始图片

 

先说说blogbus的频道。BlogBus是一个标准的独立BSP,也是我供职的网站。这个频道汇聚了bus站点blogger们的日志(极少数是其它网站的),分为场记(电影评论)、人文(看上去有点思考性的东西)、色界(即摄影)、行者(即旅游)、五味(生活感悟)、知音(音乐评论)、汽车、玩物(小玩意儿)、风尚(与时髦相关))、美食、公益、万象(社会八卦类)诸个栏目。频道的内容来自于blog,但挑选却是由bus的编辑们完成的。当然,这里带有一些dig的影子,即“点亮”功能。浏览者点亮越多的日志,会在右侧越靠前显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内容portal。

  点此在新窗口中查看原始图片再说说闾丘露薇的一五一十部落。大致分为时事观点、所见所闻、好书好电影、财经看点、科技新知几个版块。任何人都可以在部落里注册成为用户并发布文章。但发布完以后需要得到部落的内部成员(大多数时候是闾丘本人)的审核。审核通过,该文章才会显示出来。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可以获得免审的权利,这部分人被称为 1510房客。一五一十有很强烈的使命气质和人文风格,我猜如果不是闾丘的特殊身份,这个部落的存活时间不会太久。

  bus的频道、闾丘的一五一十,我更愿意将这两者视为blogmedia。因为在这两个站点中,内容制造者之间很少会交流。大体上它们的媒介性质强于SNS性质。我在闾丘那里有个窝,但我想,除了闾丘我久闻大名外,其他人我是一概不认识的。而下面两个站点,则更象是blogosphere。

  blogosphere这个词,是由三个词组成的:blog、logos和sphere。特别要注意的是,第二个词logos,中译为逻各斯。即智慧的象征。生活感悟和风花雪月的事情,不太和智慧有关。所以,这两个站点的内容,基本上和blog主人的生活无关。点此在新窗口中查看原始图片

 

方军的思维的乐趣。方军是一个很资深的媒体人,主要工作领域是经济。所以思维的乐趣的logos集中在经济和商业领域。方军邀请了一些朋友(blogbus的ceo老横有幸名列其中)上站发布他们的文章。大多数站点内容发布者彼此是相识的(网下的SNS极强)。另外一个特点是,站点虽然是公开注册制的,但注册的唯一理由就在于你可以跟评论。想要成为思维的乐趣的内容贡献者,不是通过网上完成的。

  点此在新窗口中查看原始图片如果没有搞错的话,OFBLOG是詹膑老师开的,内容贡献者就更少了:王正鹏、秦轩、李雪琴、沈伯韩、吴青松、郑治、徐立军,仅此数人而已。他们会不定期地在网下聚会,比如吃饭,比如喝茶。这个站点的聚焦点在于“传媒”,特别是新媒体。我想,这大抵和詹膑的背景有关系。同样的,想成为这个站点的内容贡献者,也不是通过网上能完成的。

  这四个站点都有着一个极强的共同特征:内容把关(先审后发制)。前两者直接对内容进行审核,不能通过的,将无法展示出来。bus频道的特殊性在于,它并不干涉内容在blog自身的呈现;而一五一十的特殊性在于它有一小部分的1510房客和后两者的内容贡献者类似。而后两者则通过对把关人的把关进行实质上的审核。任何一个内容发布者,都必须得到站点主人某种意义上的认可。

  从商业角度看,前两者有做得更大一些的可能,后两者基本上属于小圈子自娱自乐。但从人文角度看,后两者则更有一些意义,精英倾向也更强。你可以看看OFBLOG的作者简介即可感受到那种极重的精英沙龙气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