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元帅莫德尔的三次经典防御战2007-10-01 12:51:43 来源: 国际展望(上海)
![]() 东线防守大师(中) 莫德尔的三次经典防御战 本刊特约撰述 史鉴 勒热夫突出部 莫德尔的任命 莫德尔接手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烂摊子。第9集团军纸面兵力26万人,此时只剩下不足6万;战斗序列里的165辆装甲战车,此时只剩下4辆III型突击炮和1辆III型坦克。第9集团军漫长而薄弱的防线被苏军加里宁方面军多点突击,撕成碎片。苏军第39集团军从奥列尼诺突入德军防线纵深100公里,随后跟进的第22、29两个集团军将坚守奥列尼诺的德军第23军包围。另两个军在勒热夫附近抵挡苏军16个师的围攻,一股苏军已经打到距离集团军司令部几公里的地方。 莫德尔抵达集团军司令部时,看见的是一张张沮丧绝望的脸。作战参谋布劳洛克向新上任的司令官简要介绍了情况,莫德尔立刻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打算从这里切断苏军补给线,从那里对苏军侧翼进行反击。布劳洛克目瞪口呆,问道:“您为这次反击带来多少部队?” 莫德尔哈哈大笑:“就我一个人。” 这成为二战史非常有名的一则轶闻。 其实莫德尔带来的远远不止他一个人。希特勒在总参谋长哈尔德的劝谏下,已经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倘若苏军围歼了第9集团军,就在德军防线上撕开一条无法弥补的缺口,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就危在旦夕。因此希特勒勉强允许其他3个集团军有限后撤,缩短防线,以抽调部队增援第9集团军。莫德尔到任的两周内,陆续到达的增援部队包括3个装甲师,党卫军“帝国”摩步师,3个步兵师及几个保安团。德国空军奉命调来5个高炮营,全部装备88毫米重炮。 然而希特勒又改变主意了。由于苏军第33集团军 会见中,莫德尔以一个参谋军官特有的严谨缜密陈述事实,说明第9集团军必须集中兵力稳固北面防线,而不是分散兵力向南北两个方向进攻。希特勒不为所动。莫德尔异常恼怒,两眼盯视希特勒,粗鲁地问道:“我的元首,是谁指挥第9集团军,你还是我?”这一 莫德尔回到前线以后,立刻着手实施一系列反击,将防线连成一片。他的反击兵力着实可怜,奉命救援奥列尼诺的是党卫军骑兵旅3千人加第206步兵师的一个战斗群几百人,装甲火力是4辆III型突击炮。莫德尔认为,苏军官兵随身携带的弹药干粮已经所剩无几,后勤补给时断时续,此时已是强弩之末。这个判断非常准确,突入德军防线的苏军已经断粮,开始屠杀军马充饥。大炮虽多,炮弹奇缺,每天只能打五、六炮骚扰德军。1942年1月21日,德军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向奥列尼诺发起反击。苏军果然一触即溃,短短48小时以后,反击部队就同奥列尼诺守军取得联系。此后,莫德尔又命令第47装甲军由塞乔夫卡出击,切断突入德军防线的苏军第29、39两个集团军的联系。此次反击担使苏军第29集团军遭受重创,阵亡2.6万人,被俘5000人。德军击毁苏军坦克187辆,缴获苏军火炮343门。莫德尔的部队伤亡5000人,代价也相当惨重。 拔除内患 1942年春天,德军防线总算稳定下来。第9集团军驻守的勒热夫突出部,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不足100公里,如同斜斜刺入苏军防线的一把匕首。突出部是防守作战的大忌,守军三面受敌,随时都有可能被敌军拦腰斩断,导致围歼。开春后,希特勒积极酝酿在南线的大规模攻势,北方和中央两个集团军群绝大部分火炮和坦克被抽调至南线。第9集团军的战斗部队不足100个营,总兵力不足5万,装甲战车只剩下区区60辆,却要扼守长达280公里的半圆形防线。 在这种情况下,莫德尔几次向希特勒谏言,要求放弃勒热夫突出部,但都遭到严词拒绝。希特勒的固执己见主要基于两个战略考虑。首先,勒热夫突出部距离莫斯科不足200公里,直接威胁苏联首都,因此受到全 平心而论,希特勒的考虑不无道理。5月间爆发了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铁木辛哥元帅 对于莫德尔来说,心腹之患还不是突出部周围的百万苏军,而是1月份突破进来的苏军第39集团军。这股苏军约6万人,盘踞在勒热夫以南地区,频频骚扰德军后勤补给线,着实让人感到如芒在背。由于德军兵力不足,一直未能彻底切断这支苏军与后方的联系。7月初,莫德尔策划了“塞德利兹作战”肃清这支苏军。此战莫德尔又有神来之笔,他临时组建的一支 苏军第39集团军占据一片长80公里、宽50公里的椭圆形区域,大部分是人迹罕至的森林沼泽,只有奥列尼诺公路穿越该地区的西北一侧。苏军在这条公路两侧构筑坚固防御工事,部署重兵把守。莫德尔认识到苏军占据地利条件,正面强攻必然伤亡惨重,必须派遣一支奇兵穿插迂回到苏军防线的后方。这支奇兵必须具备穿越森林沼泽的机动能力,和深入敌后孤军作战的胆气。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麾下8个步兵师的侦察营集中起来,临时组建一支特种部队,番号为“莫德尔骑兵旅”(总兵力约2千人,下属3个团,每团2个骑兵连、3个自行车连和1个炮兵连,旅部直属工兵连、卫生连、摩托化辎重连各1。官兵人手一支MP-40冲锋枪,每连配备24挺MG-34机枪,两辆马车装载弹药给养。为增强突击能力,骑兵旅额外配属了6个炮兵连和1个坦克连。试想这支部队行进在路上会是怎样一幕古怪景象:坦克和马车并驾齐驱,骑兵疾驰而过,后面跟着气喘吁吁狂蹬自行车的士兵。
![]() 经6周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强化训练,骑兵旅奉命出击。7月2日凌晨3点,德军从四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第1装甲师沿着公路由北向南强攻苏军西北防线,而骑兵旅从东北方向穿过15公里的原始森林,向苏军防线侧后穿插。果然不出莫德尔所料,苏军沿公路的防守层次分明,阵地伪装严密,第1装甲师受到地形限制,部队无法展开,进展缓慢。苏军不认为德军能够穿越森林沼泽,因此骑兵旅的突击方向只遇到微弱抵抗。 骑兵旅推进几公里后进入沼泽,坦克和机动车辆无路可走,只得停下来。自行车连官兵跟在骑兵后面徒步跋涉深及膝盖的泥潭,继续前进。经一整天强行军,该部在傍晚抵达目的地,重 莫德尔还没来得及庆祝 火星陨落 一将名成万骨枯,朱可夫是这句名言最贴切的典范。战争结束以后朱可夫如日中天,形同战神,苏联军史为尊者讳,极力掩盖朱可夫的缺点和败绩。官方历史几乎见不到“火星作战”的记载,朱可夫本人的回忆录也语焉不详。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莫德尔曾经让朱可夫遭受其 朱可夫和许多德军装甲名将一样是骑兵出身,他的成名之战是1939年在满蒙边境爆发的诺门坎战役。此战朱可夫利用装甲集群,多兵种协同作战,歼灭日军2万人,迫使日本军部放弃北进策略。然而此战苏军占据兵力、炮火、坦克的绝对优势,却付出阵亡9千人,伤1万6千人的惨重代价。经历此战的格里戈连科将军在回忆录中批评朱可夫的战术安排简单粗糙,迷信正面强攻。 1942年春天,朱可夫凭借莫斯科战役的威望,升任苏军副总司令,指挥莫斯科战区的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朱可夫认为苏军冬季大反攻的侧重点应该是莫斯科方向,目标是围歼勒热夫突出部的第9集团军,进而消灭整个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斯大林经过考虑权衡,于9月26日做出决定,同时发动两个战略反攻,目标分别是斯大林格勒的德第6集团军和勒热夫突出部的德第9集团军。莫斯科方向的反攻由朱可夫指挥,代号“火星”,参战部队两个方面军,总兵力190万,火炮24000门,坦克3300辆,战机1100架。 “火星”作战体现了朱可夫的典型风格。苏军7个集团军将在东、西、北三个方向,以泰山压顶之势对德军第9集团军发起向心攻击,其中主攻方向位于勒热夫突出部的东西两侧。朱可夫打算从这里腰斩德军防线,围歼第9集团军,然后挥师南下,会同其他5个集团军向维亚兹玛发动钳形攻势,进而围歼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为了避免在恶劣天气下穿越复杂地形,苏军各部队将以装甲集群为突击箭头,对德军防线进行正面强攻。这样,仅两个月后,朱可夫卷土重来,再向勒热夫突出部痛下杀手。 朱可夫的战役部署显然低估了德军防守的坚韧和反击能力。第9集团军据守勒热夫突出部将近一年,对这块战场了如指掌。德军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将城镇 11月25日,苏军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反攻开始一周以后,“火星”作战正式打响。勒热夫突出部北侧,刚重建的苏军第39集团军发动牵制性进攻,突入德军防线10公里以后便停滞不前。勒热夫突出部东侧,隶属苏军西方面军的第20、31集团军总共20万官兵,在500辆坦克的支持下发动正面强攻,在他们面前,德军第27军4万官兵严阵以待。经过3天激战,苏军第31集团军无法撼动德军第102步兵师扼守的防线,裹足不前。苏军第20集团军的第一攻击波 勒热夫突出部西侧,苏军加里宁方面军的进展就可观得多。第41集团军在重镇别尔伊南面
第二周,苏军在东、北、西三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都因为德军顽强的纵深防守而显露疲态,不得不转攻为守。苏军攻势成了强弩之末,莫德尔立刻抓住机会翻盘。12月7日,德军反击 朱可夫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面对各条战线传来的坏消息,他表现出超人的果敢,孤注一掷将战略预备队投入进攻,企图从勒热夫突出部东侧击破莫德尔的防线,救援被围苏军。12月11日,苏军第5、6坦克军2万官兵和350辆坦克,在宽仅4公里的正面猛攻德军的坚固防线。第5坦克军的战史这样记载:“一支 德军第9集团军12月15日的战报,算是对朱可夫“火星”作战的盖棺定论:“敌军统帅虽然在战役 然而莫德尔来之不易的 对苏军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 库尔斯克 莫德尔似乎与突出部结下不解之缘。第9集团军刚刚从勒热夫突出部撤出来,就奉命移防奥列尔突出部。1943年初,苏军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余威,在南起罗斯托夫、北至布良斯克1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向德军发动全面进攻。3月中旬,这条战线的争夺尘埃落定,出现了三个突出部,即德军占据的北段奥列尔突出部、南段哈尔科夫突出部和苏军占据的中段库尔斯克突出部。无论哪方都打算吃掉对方占据的突出部,因此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4月15日,莫德尔接到希特勒关于发动库尔斯克战役的指令。莫德尔将指挥14个步兵师和7个装甲师,向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北侧发动突击,同南侧霍特和坎普夫的两个装甲集群南北对进,腰斩库尔斯克突出部。希特勒将进攻时间定在5月15日。5月3日,希特勒召集战区高级将领开会,会上莫德尔强烈要求推迟进攻至少1个月,指出第9集团军各师平均只有65%的满员率,装甲战车只有区区800辆;而防守库尔斯克北侧的苏军中央方面军无论兵力、火炮、还是坦克,目前都占据2:1的绝对优势。虽然在场的其他人包括两位集团军群司令官克鲁格和曼施坦因都不同意推迟日期,但莫德尔的陈述有理有据,实在难以辩驳。最终希特勒很不情愿地同意推迟进攻至6月中旬。然而事实证明,推迟库尔斯克战役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德军进攻部队实力增长的 莫德尔据守勒热夫突出部15个月,挫败苏军两次大规模攻势,深知强攻坚固防线的愚蠢和徒劳,此刻肯定意识到自己肩负一个无法完成的 莫德尔的战役部署表明他缺乏信心,有所保留。鉴于苏军防线坚固,派遣装甲集群冲击无异于飞蛾扑火,因此他策划了一次传统的步兵突击,8个步兵师在45公里宽的正面发动强攻,由装甲极厚的虎式坦克和斐迪南歼击坦克掩护,伴以数百辆III型突击炮,以及空中和地面的炮火支援。战役伊始,第9集团军下属7个装甲师只有第20装甲师加入攻击。相比之下,南线的曼施坦因第一天就将所有的装甲部队投入战斗,以高昂的坦克战损换取迅速的突破。莫德尔策划的步兵突击也并非没有软肋,第9集团军的所有步兵师都兵力短缺,战役打响时步兵战斗部队只有68747人,根本经不起大量消耗。莫德尔寄希望于斐迪南歼击坦克、虎式坦克的厚实装甲和
“库图佐夫”是苏军精心 莫德尔对第41装甲军军长哈佩非常器重,将他的 奥列尔突出部战役是莫德尔的又一个防守杰作,德军两个集团军虎口脱险,从苏军的钳形攻势中全身而退。苏军损失惨重,阵亡和失踪11万人,伤32万人,损失坦克2600辆,大炮900门,围歼德军的战役目标完全落空。德军伤亡6万余人,损失坦克将近300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