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不时-创新设计的需要、途径和障碍(上)-中华网博客

 临川人 2007-10-12
创新设计的需要、途径和障碍(上)
2007-05-04 15:22:32.0


            创新设计的需要、途径和障碍(上)


                           摘要

  本文概述了社会要求创新设计的5种原因、描述了作出创新设计的5种途径,并举出了障碍创新设计的4种主要障碍。 
    科技创新,已经被提高到全民的注意中心。在各种会议上、各种媒体中都反复提出这个议题。但是,究竟为什么需要创新,如何才能达到创新,推行科技创新存在一些什么障碍,依然是值得讨论并予以明确的话题。本文将在这些方面作一探讨。

              一、 创新设计的需要 

    我们首先要问:“社会究竟为什么需要创新设计?”

    在有些人看来,对社会进步唯一重要的是生产,即增加现有产品的数量。人们究竟为什么在现有产品之外,还需要创新、设计、开发、去创建新的产品,或建立新的品牌?

    人类社会对新产品的需要,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新的需要

    生活的进行,出现了对产品新功能的需要。

    当社会出现一种新的需要的时候,将极大的推进科技力量的发展。例如二战期间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20世纪下半叶的阿波罗登月工程等都是这类例子。 在二战以后的冷战时期,美国军方提出需要一种能超越现有防空武器拦截能力的高空侦察机。这就是U-2高空侦察机出现的契机。据此要求设计出的U-2飞机不 是对任何一种已有飞机的复现或模仿,而是调动当时航空技术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在空气动力布局设计、结构设计、动力装置、高空系统等多种领域中选取合适的技 术措施进行新的综合,而设计出一种新的飞机,它能飞到任何其他飞机不能飞抵的高度。

 

    2、 新的可能

    任何新的科技进步,都是出于需要与可能这一对最重要的矛盾。科技进步成果在产品上得到应用。

    例如在飞机结构上以铝合金为材料的金属结构的使用、在飞机推进系统上的喷气技术的使用、家电系统采用微处理器和智能化、导航装置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系统)、通讯统的网络化,等等。这些新技术的采用,改进了产品的性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或增进了使用的效率,得到技术上的收益;或降低了成本获 得了经济上的收益。新技术的使用,导致一大批新型产品的出现。

    “需要”与“可能”这两只轮子交互地推进技术的进步。有时候这两只轮子的转动可能发生某些错位,本来是为一些需要开发的技术,却在另一些需要上获得运用。 比如吸尘器最早是作为治疗哮喘病的一项医疗器材开发的、拉练最初是为了代替鞋带而研制的、而不锈钢本是为了寻找一种制枪管的材料,结果从废料堆中发现这种 亮晶晶不生锈的合金,成为餐具业的主要材料。这说明技术的进步,有时虽没有准确达到原定的目标,但获得的成果也依然可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3、 本土化

    第三种情况,是出自资源或环境条件的本土化、或本地化。

    由于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资源及人文条件有异,一些产品需要适应当地的条件来作出设计。比如古代希腊的大型宗教建筑大都使用石料、古代中国的庙 宇建筑则采用木料、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的冰屋采用冰砖作为基本材料,都是为了“因地制宜”地更好地利用本地资源。以色列天旱缺水,于是在农业生产中开发 了滴灌技术。北欧冬季多雪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尖顶形的建筑风格。埃及为了保持在烈日下的清凉、农舍多采用土墙小窗户。

    又比如要建一座跨江的桥梁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水文、气象、河床地质、水面通航和桥面交通等要求等具体条件来进行设计,并不是选择一座现成的桥梁搬到工地来建设就可以的。

    4、 新的品牌

    品牌的作用,在经济上有实际的收益。我国有的产业按国外的品牌生产产品,所得的利润留给制造商的只有2%,而98%的利润需要交给具有知识产权的国外厂 商。我国温州制造的打火机,只能卖2欧元一只,但贴上外国的品牌商标,就价值20欧元。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品牌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收益。

    另一方面,品牌还有开拓自主发展前景,及建立品牌声誉等方面的“软”的收益。有的时候,这种长远收益,甚至超过短暂的一时经济收益。

    1968年,当欧洲七国成立“空中客车公司”的时候,世界上已经有了前苏联、美国的波音及麦道公司、以及英国的和法国的喷气式客机。但空客公司并没有选择 复制这些已有的飞机中任何一种来启动自己的公司,而是决定研制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空客A300”型全新的型号,来建立自己的品牌。经过40年的发 展,形成了今天可以与美国的波音公司相争夺民用航空市场的欧洲空客公司。试想如果当初欧洲空客公司决定成为波音公司飞机的制造工厂,则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声 誉和经济收益。

    5、为了生活的多样化和社会生活动态的需要。

    人们常常讲到标准化对生产效率的好处,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带来节约的结果。但是,标准化并不是现代生活的惟一规则。另一方面,多样化也是现代生活的需要, 社会生活的发展也反映在产品的动态上。试看人类的书写工具与人类的文字一样古老,最早的书写工具便已经达到了主要的所需功能,但至今市场上仍有这样多原理 大体相同而品种花色不同的笔,而并不是按统一的品种大量生产便满足全世界人类的需要。

    在今天的世界,当社会需要修建一座建筑,(不论民居还是高楼,或者展览馆及体育馆),只要高度或面积没有超过现有纪录的,可以说世界上都已经有了现成的设 计。那么人们为了什么不重复现有的设计,为什么不去调用现成的图纸,还要去维持现有的建筑设计部门,并且发展这种设计行业?又例如人类的服装无非是为了遮 蔽人的躯体和四肢(及保暖)的功能。这些功能从古代起就已经在服装上得到了某种实现,为什么到今天各民族各国家还设计出这样多的服装样式,服装表演还成为 今天社会中经常的时尚活动,服装品牌还形成这样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有了世界著名的建筑物设计和服装品牌之后,仍然有这样多人在从事建筑和服装设计?

    这是人类生活多样化的需要,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变化着的需要。有些人把社会的需要看成一种静止的结构,我们都记得把城市一律建成兵营、把人们的服装不论男 女老少统一为蓝色五粒扣子式样的日子。 这种做法把人类创新的天性压抑到极限,把个人的意愿抹煞殆尽,大部分人们是不愿意再看到这种现象重复出现的。因为社会的需要是动态的,在某一个时刻既不是 全体一律的,随着时间的变迁也不是静止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