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力学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已越来越密切地与车轮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车轮上所蕴涵的科学原理也成了课堂上经常提起的话题,但其中往往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误解之处,为此,我们择要讨论于下: 1.轮滚滚,静摩擦力扮演什么角色 无论是自行车还是汽车,其车轮都可区分为驱动轮和导向轮,物理课上老师往往这样陈述:驱动轮受到的静摩擦力是车前进的动力,导向轮受到的则是阻力,其实并不尽然。 设动力机构传递给驱动轮转动力矩M(顺时针方向),驱使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时轮胎的触地处与地面因有相对滑动趋势,使驱动轮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f1(见图1)。这个静摩擦力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 先来看看它对转动的影响,一般M是很大的,如没有摩擦力f1,驱动轮就会转得飞快。设轮半径为r, 再来看看对平动地影象,随着车轮的转动整车在向右平动,由于 可见,静摩擦力 车架推着导向轮前进,同样的分析可知,导向轮所受的静摩擦力 诚然,以整车为系统,动力系统与驱动轮、车架与导向轮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内力,如果我们只关心整车的平动,只需要分析外力。显然,对整车的牵引力可由F=f1-f2计算,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式子使人误认为f1是动力,f2是阻力,但实际上车辆行驶的阻力不仅仅发生在导向轮,而且产生阻力的原因也不是由于摩擦。 2.车辆行驶的阻力来自何处 有行车经验的人都清楚,车辆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阻力取决与车的载重、轮胎的气压和路面的刚度,轮胎气压不足或路面松软时行车特别费力。载重量影响阻力的大小不难理解,轮胎气压和路面刚度影响阻力的道理是相仿的,下面我们在假设路面绝对刚性的条件下来分析一下轮胎气压对行车阻力的影响。 图 3 图 2 那么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与滚动阻力矩是否就毫无关系呢?为突出主要问题,我们假定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忽略轮轴、传动机构、空气介质等的阻力,并把两个驱动轮和两个导向轮都合并为一体考虑。 对导向轮有: 对驱动轮有: 对整车有: 这里 代入式(3),得: 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动力(矩)是 3.汽车为什么要ABS ABS是Anti-Lock Brake System(刹车防抱死系统)的英文缩写,它的作用是当汽车刹车时通过电子或机械装置让刹车以一定节律一紧一松地交替动作,防止把轮毂完全抱死。刹车是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为了让车尽快停下来而采取的措施,让刹车皮紧紧抱住轮毂不让它转动不好吗,为什么要防止抱死呢? 为了说清这个道理,我们先来分析另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如果你想把自行车的鞍座拔高一点,你会发现即使松掉紧固螺丝后还是很难把鞍座向上拔动,有经验的人一定会这样做:用双手分别握住鞍座的前后来回旋转扭动,在扭动中略微向上施一把力就可以慢慢把鞍座拔高了。我们也常常用同样的方法在缺乏工具时用手把没有全部钉入木板的钉子拔出来。
![]() 图 4 现在回到刹车问题上,汽车在正常行驶时会因各种干扰因素而受到侧向冲击,但由于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处是相对静止的,侧向冲击需要克服的摩擦是“干摩擦”,因而除非遇到极端情况,一般不可能发生侧向漂移;如果刹车时把轮毂抱死了,由于惯性汽车仍会继续前行相当距离,轮胎与路面处于相对滑动状态,这时侧向的冲击需要克服的只是非常小的“湿摩擦”,这中情况如果发生在导向轮则将使它失去导向作用,如发生在后轮将会造成侧向漂移,这些都会造成意外的事故。使用了ABS系统,轮胎与路面间就不会出现连续的滑动从而就能有效地防止上述事故。 自行车和摩托车也有这样的问题,有过这样的事例,某人骑自行车在大街上行驶,忽然发现前方路面上有一大片油污,于是赶紧刹车,可还是重重地摔了一跤,这就是“湿摩擦”捣的鬼,其实他不刹车倒完全可以安全地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