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前头捉了张辉瓒!”

 牛人的尾巴 2007-11-14
[ 作者:梅世雄  ]

毛泽东是通过一片油桐树叶知道活捉张辉瓒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的。

“龙冈方向的枪声稀少之后,毛主席来到山下,看见一群战士正在欢呼着传阅一片树叶,拿来一看,桐叶上用毛笔歪歪斜斜地写着五个字――‘活捉张辉瓒!93岁的老红军李衍福最爱讲述这段红色往事。

从八百里井冈挥师下山近两年来,朱毛红军在赣南闽西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发展迅猛。193010月,蒋介石亲自飞赴南昌,调集10万重兵,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

4万人对10万人,毛泽东力排“左”倾错误主张,“诱敌深入”,率领红军逐渐退却到吉安县东固、永丰县龙冈一带。

从南昌出发的国民党军分三路纵队,从袁水流域到赣江以东,一次次扑空,始终找不到红军主力。

“他们既找不到向导,又找不到粮食,对红军行动一无所知。”95岁的老红军陈茂辉,当时是红12军里的一名副指导员。

1224日,在宁都县小布村外一个河滩上,红军召开了军民歼敌誓师大会。大会主席台两侧挂的一副对联格外醒目——“上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陈茂辉至今记得这副由毛泽东撰写的对联。

几天后,红军总部侦察得知,敌第一纵队司令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正大步向龙冈推进。

毛泽东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出现了。群山环抱的龙冈,中间是狭长的盆地,当地群众又能帮助封锁消息,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

1230日凌晨,细雨浓雾。步入距龙冈15公里远的黄竹岭临时指挥所,毛泽东对朱德说,总司令,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敌兵;今天,我们乘晨雾歼顽敌啊!

一心想在“围剿”中争抢头功的张辉瓒,意识到自己已被红军重兵包围时,为时已晚。

眼见大势已去,张辉瓒急忙找来一件士兵上衣,丢下师部人员和卫兵,催促轿夫抬着自己朝一座小山上逃去。

激战7小时,红军全歼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近1万人。“在一个四周长满灌木和茅草的土坑中,张辉瓒被红军战士搜了出来。”陈茂辉回忆着。

心情分外愉悦的毛泽东,抽着缴获来的“麻雀”牌香烟,填出名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上阕: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4天之后,毛泽东、朱德又挥师向东,在宁都县东韶歼敌3000多人。至此,第一次反“围剿”取得彻底胜利。

“张辉瓒经过的地方,都要刷上这样的标语――‘剃朱毛的头!”陈茂辉说,没想到,这位有“张屠夫”之称的人,最终却被红军“剃了头”。(编辑:炳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