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建国50年来农村的真实生活(上) 发信站: 两全其美网 (Thu Nov 15 11:35:47 2007), 本站()
在残损的宋陵雕像后收获秋粮的农民 1 附图: 01.jpg (39K)
公社社员集体戴上毛主席像章。. 2 附图: 02.jpg (86K)
毛泽东的剪板像引得路人驻足 3 附图: 03.jpg (65K)
“三来一补”的乡镇企业里,女工边干活边带小孩.那个时候提倡乡镇企业,据说是农村工业化的又一次尝试. 4 附图: 04.jpg (66K)
农村里来了高级知识分子,“文革”期间城里的干部被下放到乡村“五七干校”去喂鸡. 5 附图: 05.jpg (75K)
“文革”期间乡村女青年在表演流行的“忠字舞”. 6 附图: 06.jpg (61K)
20年之前的中关村,还真是个农村啊.中关村的知青酒家,服务员穿着20多年前的服装. 7 附图: 07.jpg (43K)
50年代在治淮工程蚌埠固堤工地上. 8 附图: 08.jpg (44K)
60年代红旗渠修建工程中,民工在凌空开凿. 9 附图: 09.jpg (43K)
60年代农民上山人工造林. 10 附图: 10.jpg (82K)
被武装起来的女渔民在渔上作业,她们可都是会打枪的啊.. 11 附图: 11.jpg (53K)
布依族妇女庆祝香港回归.香港人民,你看到他们两个对你们的微笑了么. 12 附图: 12.jpg (44K)
城里的模特队来到乡村,打麦场成了临时舞台是不是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城市支援农村的思想. 13 附图: 13.jpg (62K)
城里有****,农村有斗鸡搏彩活动. 14 附图: 14.jpg (55K)
村民唱票直选村干部,真切希望那些村官能为村民做事. 15 附图: 15.jpg (46K)
大集体时乡村收割一景. 16 附图: 16.jpg (82K)
大跃进时土法建造的小炼钢炉(农村工业化的尝试). 17 附图: 17.jpg (50K)
集体耕作. 18 附图: 18.jpg (64K)
人民公社末期,松松垮垮的出工者.制度的落后导致精神的涣散. 19 附图: 19.jpg (67K)
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初步实现耕者有其田有其食的简单共产主义想法 20 附图: 20.jpg (45K)
事隔多年之后,瑞蚨祥老店的营业员又挣到了奖金.农民工拿到工资多喜悦呀,咋也可以拿国家的钱了. 21 附图: 21.jpg (35K)
事情正在悄悄变化,农民在丈量土地,准备“包产到户”. 22 附图: 22.jpg (53K)
一位老农蹲在当年专门放置毛泽东像的位置,从此毛泽东开始走下神坛 23 附图: 23.jpg (62K)
粮油即将涨价,村里人笑不起来.
24 附图: 24.jpg (49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