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广场的变迁

 春雨 2007-11-20

文化广场的变迁


 

    
     现在的文化广场全景来长春的人,一定要到文化广场看一看,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因为她是这座年轻城市的灵魂,它承载了长春市的历史与文化,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
    文化广场,即是位于地质宫以南,解放大路以北,东西民主大街之间的开阔地带。如果您驾车从南湖公园沿着新民大街往北走,就会发现,巍峨高大的地质宫处于长春市的至高点,以新民大街为中轴线,与在该街两侧的原伪满洲国的八大部的建筑(治安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卫生部),交相辉映,结构紧凑,布局工整,在苍松翠柏的簇拥下,越发显得威严壮观,这就是伪满洲国帝宫建设计划用地,宫内府旧址。
    1938年,即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着手对长春的城市格局重新规划。据称,日本人当时曾野心勃勃地计划将长春市建成仅次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亚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不久,他们便把今天的解放大路以北,东、西民主大街之间的这个区域定为“宫廷建筑用地”。1938年9月10日,在今天的文化广场举行了“宫廷造营兴工式”,也就是新皇宫的开工典礼。根据日本人的规划,新皇宫模仿北京的故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大约52公顷,相当于现在北京故宫的三分之二。今天文化广场的这个位置原定做宫前广场,占地大约14公顷。
    到了1943年,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物资匮乏,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不得不停止了长春帝京的建设,随之溥仪宣布“皇宫”工程停建。至此,实际上的伪新京帝宫只完成了基础部分的建设。解放后,即1952年,这里成了新成立的长春地质学院的教学楼建筑用地,经近一年的建设,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绿琉璃瓦覆盖,仿中国古典风格的大屋顶建筑——地质宫, 它的名字是当时任中国科院院长的郭沫若给取的,至今在地质宫的中厅还悬挂着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地质宫匾额,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了今天,其前面的广场一侧为市民活动的公共绿地,别一侧为长春地质学院的运动场,每到冬季,这里就成为了长春市最大的滑冰场。 
    1996年,市政府对该广场进行了重新规划,封闭了地质宫前的马路,新建了运动场,种植草坪,重新进行了绿化改造和拓展,总面积达20.5公顷,广场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线至地质宫广场主楼中央为南北主轴,中轴线全长429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广场主入口、南北主路。中心广场的中央是广场太阳鸟雕塑,北面是露天音乐坛,跨过东西主路是1万平方米的主楼前庭广场,最北端为地质宫主楼。整个中轴线采用天然花岗石铺砌,给人以自然、庄严、厚重的感觉。中心广场至主入口两侧均为广场绿化用地和园路用地,总面积4万平方米,还饲养了3000只广场鸽,为整个广场增添情趣。并命名为文化广场,使这里的面目焕然一新。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雕塑,美丽的广场鸽,优美的音乐喷泉,快乐的人群,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人文图画,这里如今已成了长春人休闲的理想去处,至于那段遥远的历史,就只有从广场西侧的那段残存的宫墙中寻找了。

                                                       (长春市档案馆   张祥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