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宝藏》“重装上阵”-资讯-雅昌艺术网

 昵称50866 2007-12-01
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中原文明成就了河南博物院这座辉煌的历史、艺术殿堂,使古老的中原文明生动、立体地得以展现与复活。从1927年创建到今天,河南博物院整整走过了80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河南乃至中国博物馆事业从步履维艰到蒸蒸日上的发展之路。为了庆祝河南博物院80华诞,12月6日晚,将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大厅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同时为《国家宝藏》特展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

  展出国宝近百件

  作为河南博物院建院80周年的重头戏,河南博物院12月7日即将推出《国家宝藏--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特展》大型陈列展览。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天津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封市博物馆、洛阳市博物馆、河南博物院9家国内知名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首次联合推出的大型精品陈列。

  此展览首次汇集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近百件国宝级文物,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原流传在外的国宝归乡展出,第二部分是中华各地的国宝汇聚中原。在回乡的国宝中有新石器时期的绘画杰作鹳鱼石斧图彩陶瓮,上绘有中国最古老的国画。代表御龙氏图腾的夏代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具有服章之美、雍容华贵的腰佩宽柄器玉人,乐器之王刻画有虎玟的石磬,殷墟出土的当时宫殿的模型器妇好铜偶方彝,见证纣王神力的“作册般”铜鼋,见证宋代乐府八百年余音存世不多的大晟钟以及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等都回乡与乡亲见面。第二部分主要有能代表全国各地特色的国宝,红山文化时期的最早的玉中之龙内蒙古蜷体玉龙,四川三星堆神秘的突目铜面具,最精美的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西周绝代重器虢季子白盘,人称立体清明上河图的云南晋宁诅盟场面铜贮贝器以及秦始皇兵马俑等。每一件国宝都是当时工艺水平与文明程度的真实体现。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介绍说,这个展览堪称是国宝汇聚,参展的基本上都是国宝级的文物,我们以前在中学历史课本上经常看到图片而很难看到实物。品级最高,价值最高,件件价值连城,连保险都不知道该保多少合适。文物内涵非常丰富,件件有精彩的故事,保护国宝的人其实也是国宝。这个展览可以用“三个首次”来形容,超过40件(组)河南籍珍宝首次回乡,有散失一千多年的北宋大晟钟,也有近年来我省被调拨走的精品。华夏多朝代、多地域、多文化珍宝首次汇聚中原,宋代绘画首次回河南展出,此次展出的有宋代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展览有三大特色,为了让观众看懂,每件文物的故事都会表达出来,每件文物都设有一个特定的环境,展览突出了趣味性,增加互动。

  河南博物院李宏研究员说,我们要立足中原,还要超越中原,要有大中华的视野,所以除了展览河南籍的文物外,还有全国各地的文物珍宝,象征“满天星斗式”的文明。以前我们只能在书上看,这次看到真的了。每件文物都精彩,谁最喜欢哪一件就看自己了。我最喜欢的一件是白居易用过的陶砚,白居易那些传唱不朽的名篇可能就是用这个陶砚写出来的。面对这些文物,你会想很多,这些国宝,不仅漂亮,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据介绍,这个展览已经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这些国宝级的文物近日将抵达郑州。展览将于2008年2月26日结束。

  张择端名画“省亲”

  在此次展览中,有两幅宋代名画非常引人注目,其中一件是宋代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举世闻名,日前一件明代的摹本《清明上河图》回河南展出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次展出的是张择端的真迹《金明池争标图》。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介绍说,《金明池争标图》描写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市)金明池水戏争标的场面。画不大,但画的内容非常丰富,全图有千余人,虽然人物微小如蚁,但仔细观察,比例恰当,姿态各异,神情生动,颇具艺术魅力。画面苑墙围绕,池中筑十字平台,台上建军圆形殿宇,有拱桥通达左岸。左岸建有彩楼、水殿,下端牌楼上额书“琼林苑”三字。池岸四周桃红柳绿,间有凉亭、船坞、殿阁。水中龙船屑楼高阁,人物活动于楼内外;龙船两侧各有小龙舟五艘,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船头一人持旗;另有数艘维游其间。书面左、下两侧的苑墙内外,人群熙来攘往。在图左侧的粉墙上有楷书“张择端呈进”五字款。此图曾为明代安国、项子京鉴藏。《金明池争标图》和《清明上河图》一样,都是中国古代难得的艺术珍品,被历代誉为“神品”,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系列活动庆华诞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丁福利介绍说,12月6日晚,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大厅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庆祝河南博物院建院80周年,同时也为《国家宝藏》特展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其实,庆祝建院80周年的活动已经连续进行一年了,现在已经进入高潮。

  2007年河南博物院先后推出了《金色王朝——故宫御用金银器特展》、《李剑晨绘画艺术展》、《西天诸神——古印度瑰宝展》、《三千大千世界——张大千书画艺术展》等。在香港举办的《夏商周社会生活展》,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的比利时皇家历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屋檐下——来自河南博物院的建筑明器展》,都引起了轰动。

  近期,为了庆祝建院80周年,还将出版《河南博物院院史》、《新窗口、新视野、新里程——河南博物院开放十年》、《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论文集》、《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卷》等专著。

  12月5日~7日,将举办“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庆典暨‘博物馆与公共文化服务’馆长论坛”、“‘两周列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原文物》创刊30年座谈会等系列高水准的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一批国内外文博界的知名学者,以精彩的学术演讲介绍文博学术前沿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进一步体现博物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实力和地位。

  万张门票回馈社会

  为了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河南博物院的支持与厚爱,院庆期间(12月7日~9日三天),河南博物院将推出万张门票回馈社会活动。届时,老人、学生、特殊群体,河南博物院的教育基地、旅行社等都将会得到河南博物院的爱心奉献。据介绍,这些门票将通过一定的渠道发放。

  院徽寓意“天圆地方”

  河南博物院自去年8月中旬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院徽标志设计方案后,得到了社会有关方面人士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10月10日,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北京、湖北、湖南等20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共299位人士及设计单位的508幅应征作品。根据有关设计要求及评审程序,河南博物院邀请有关专家及权威人士组成评委会,从中评出5幅入围作品在网上公布。在历时近一个月,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及权威专家的意见后,聘请香港及澳门特区区徽、区旗设计最高奖荣获者、清华大学肖红教授为顾问,经过慎重评选,决定委托5个入围方案之一的设计者“郑州先风品牌设计有限公司”在其原入围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后,选定为河南博物院院徽。

  据介绍,院徽基本上由两个相互叠合的三角形构成,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图形构成了河南博物院独特的建筑外形,上部为仰斗以承甘露,下部为覆斗以纳地气,具有强烈的识别性。图案将两个三角形叠合的区域创意为圆点,寓意古语“天圆地方”之说,象征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在此呈现。上下交接的三角形也象征着博物院的功能、交流与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