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贵不淫

 归来之鹰 2007-12-01
不可思议的皮尔卡丹
1922年7月2日,在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近郊,一个穷苦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婴,已有六个孩子的老卡丹看着最小的这个男婴,心里不由担忧着:家里穷得连吃食都供不上了,怎么养活这个小家伙?
他根本不敢想,若干年后,这个小家伙居然会以其才能与魄力征服世界,成为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民族英雄戴高乐齐名的时装巨擘。
老卡丹靠种葡萄养家糊口,抚养七个孩子本来就够艰难了,偏又遇上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意大利,旖旎的威尼斯城上黑云翻卷,大片葡萄园被毁。为了谋求生路,老卡丹不得不带着妻子和一群衣不裹体的孩子离开葡萄园,最小的孩子,才两岁的皮尔·卡丹是母亲用一块蓝被单包着离开家乡的。
皮尔·卡丹八岁那年,全家迁到法国的圣莱第昂。
皮尔·卡丹在中学读书时,父亲已穷到只能卖冰块的窘迫地步了。懂事的小卡丹决计外出打工,十零活,挣点小钱,来贴补家用。因为打工,他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使得老父母很为他的前途着急,不知他以后会不会有出息。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从苦难中磨练出来的小皮尔早已立下了雄图大志:要成为一名服装大师。
家境越来越糟,老卡丹老了,干不动卖冰块的活了。母亲也一病不起,这个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十四岁皮尔提出来,让他去裁缝店,当一名小徒。
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做服装的奇才。仅两年功夫,他的手艺就超过了师傅,并在当地有了小名气,他还时常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些新颖的服式,很受当地一些小姐的青睐。不时有人上门来请这少年人设计时装。
不久,羽毛渐丰的皮尔·卡丹觉得圣第昂的天地太狭小了,在这里根本不可能展翅高飞,他下决心:要到服装世界的中心和艺术心脏巴黎去闯荡!
一天,皮尔·卡丹正在一家小酒吧喝酒。坐在他桌对面的一位老妇人听卡丹说,他身上的衣服是他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不由得不到惊叹道:“孩子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这是命中注定的!”
这位老妇人一句近乎荒唐的预言,激起了小伙子心里的激情。他果然按老妇人所示,闯进了巴黎城。
如今,那位老妇人的预言应验了,皮尔·卡丹在世界服装市场上的影响已令其他同行望其颈背。从某种程度上说,皮尔·卡丹的服装甚至没有皮尔·卡丹的名字值钱了。美国巨商图林就说:“自从我把皮尔·卡丹的名字打在自己的二百五十种产品上后,销售额增加了二千万美元。皮带上不打上‘PC’这一标志,人家就不买。” 皮尔·卡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一生获得了足够的荣誉,三次获法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针奖,被法国政府接收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获取艺术领域最高荣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授予他名誉大使称号。
他的帝国每年有一百亿营业额,他个人的年收入高达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在整个欧洲超级富豪中排名第九。
然而,皮尔·卡丹帝国总部仍旧是那座陈旧的楼房,在老式的大木门上留有一个小门,只容单人进出。皮尔·卡丹只要 在巴黎,一天总有四次出入这个小门。凭经济实力,他完全可以建造一幢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摩天大楼,享受人类创造出来的最舒适的生活设备。但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仍然日日出入这座陈旧的楼房,用他超群的思维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构思着王国更大的蓝图。
在卡丹帝国总部不远,坐落着一幢旧楼,这就是皮尔·卡丹的家。
楼不高,一个旧而小的门,关得紧紧的,皮尔·卡丹从这道小门里进出了几十个春秋,每日都要步行上班下班。一次二十来分钟,正好作为他的户外活动。
房子的主人有两位,一位是皮尔·卡丹本人,另一位是他年逾九旬的姐姐。多少年来,姐弟俩分住上下两层,每日早晚两次见面,过着平常人清朴的生活。
     白天,皮尔·卡丹的姐姐一人在家,夜晚,姐弟俩彼此直接用故乡威尼斯方言交谈。多年以来,皮尔·卡丹已养成了在家里不讲公事的习惯。因此,童年便成了姐弟俩谈话的共同问题。
当“童年”从遥远的过去源源不断地流来,流向这座小楼的主人,旧房子带给姐弟俩的幸福是旁人难以分享的,大多数的节假日,皮尔·卡丹都是在这幢旧楼里度过的。他喜欢在花园里漫步。
在皮尔·卡丹家不远处的总统府四周,坐落着一座连一座地建筑群,显然高度受到限制,但仍能看出它们的气魄。这些都是卡丹帝国的“城堡”。
从东北角的现代超级商场开始直至西南隅的一方重镇,全是皮尔·卡丹的势力范围,唯有西北角才是空档。这也就是说,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四面,被一位会做时装的大师占去了三面。
法兰西有多少沃土,塞外纳河畔不乏风景秀丽的位置,但皮尔·卡丹没有去选择。他把自己毕生事业的根基立在了法国总统的高墙之外,并对其形成了三面包围,这不会不是他的一着颇有意味的妙棋吧!
皮尔·卡丹功成名就,家财数不尽数,挥霍不竭。但他却一直过着相当简朴的生活。这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他是一个十分注重感情的人。但他终身未娶,一直与年及九旬的老姐姐一起生活,连一个仆人都没有。每日回到家中,他还会主动帮着姐姐做一点家务事。
他有一位工作助理,是日籍的高田女士,与他密切配合已有四十年之久。此女人处去已老态龙钟,但皮尔·卡丹每次出面应酬接待,她总是不离左右。
皮尔·卡丹有一辆开了二十年的标致车,被人偷走后,老卡丹至今念念不忘,总觉得现在的这一辆宝马车不如以前的那辆。这是一种典型的怀旧情绪,如同他喜欢与姐姐回忆童年生活一样。
几年前,皮尔·卡丹在个人生活中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收留了一对法国夫妇的五胞胎三男两女为义子女。并负担其全部费用。这是皮尔·卡丹对“童年”的最好报答。他喜欢儿童,喜欢世界上所有儿童,这是一种天然纯真的爱。
七十多岁的皮尔·卡丹还在专注他的人生之路,还在不停地搭建他的帝国大厦。他还是一如既往在勤奋工作着。无疑,只有到了他生命终点处,他的工蜂般的劳动会停止。
永不忘本
尽管台湾巨富在事业上一次又一次的飞黄腾达,但王永庆是绝不忘本的,当年干米店小工的王永庆和现在的台塑集团董事长是一样的。
从小吃惯了苦的王永庆,一直保持着刻苦节俭耐劳的品质。
把的一条旧毛巾,一直使用了27年,至今仍使不得扔掉,还在继续使用。因为用得时间太久了。这条毛巾缺边少沿,毛毛茸茸的,非常刺拉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疼他。拿了一条新毛巾想给王永庆换一换,但王永庆却说:“既然能凑合着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吃的方面,王永庆很少在外面宴请客户。一般都是在台塑大楼后栋顶的招待所内宴客。还经常彩“中菜西吃”的方式,让大家围在圆桌上将个人盘子端出,由侍者个别分菜,一人一份,吃完再加,即卫生又不浪费。这与当今社会借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台塑集团内的职工食堂,也采取类似的自助餐形式,菜与饭都是自取,而且份量不限,可是舀到餐盘里的菜饭绝对不可以剩下或倒掉,否则就要受罚。王永庆还时常提醒厨师要节约能源,他说:“汤煮开以后,应立即将火关小;滚汤温度达到沸点100度以后,继续用火烧,那只是浪费电而已。”
在穿的方面,王永庆也十分节省。王永庆经常是实在有必要时,才去做一套西服,而不是像一般企业家一样,事先预备好几套。有一次,王太太,发现王永庆腰围缩小了,平常穿的西装显得不太合身了,特地请了裁缝师傅到家里给王永庆量尺寸,准备给他订做几套合身的新西服。没想到,王永庆却从衣柜里拿出几套已经很旧的西装,坚持请裁缝师傅把腰身改小就行,而且拒绝订做新的。王永庆以为:“既然旧西装还是好好的,改一改就可以穿了,又何必浪费去做新的呢?
在行的方面,王永庆也处处节省,有时甚至出国出差都只肯经济舱,而不坐头等舱。到了目的地以后,也不愿住五星级宾馆,大多住在当地的台塑集团招待所里。就连外出用车时,他也反对使用豪华车。
许多人都对王永庆为台湾大富豪后,仍然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艰苦节俭表示不理解。但是王永庆对此却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
1975年元月9日,王永庆在接受美国圣若望大学赠授荣誉博士学位的典礼所说的一段话,就很发人深省。王永庆说:
我幼年无力进学校,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身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由于生活的困苦,才产生了我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
可见,刻苦耐劳不但是王永庆的座佑铭,而且也是促使他成功的主要动力。
处处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王永庆,也认为不论他的事业有多大的发展,都没有奢靡生活的本钱。对于土地狭窄,资源缺乏的台湾,财富大多是赚取与国外工资的相对差额而取得的,真正凭管理合理化所赚的钱并不多,所以更是不应放弃传统的勤俭美德,王永庆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处处以身作则,决不花不应该和不必要花的钱,并把这种勤俭朴素的作风整个台塑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