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究竟是什么东西?”

 maggie_2007 2007-12-06

先从生物物理的角度看与“经络”相关的问题。生物体的电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生物体的电性质是完全可以超越神经、血管、淋巴系统而独立存在的,这一点做过脑电和肌电研究的人都有直观地印象和深刻地体会,别说吸气和睁、闭眼均能强烈地影响脑电的波型和强弱,就是旁边来个人,挥挥手,相关仪器都会检测到和记录下波涛汹涌的干扰波(无需什么特异功能大师发功)。
实验表明,连通在生命体上的脑电和肌电装置的任意两个导联接入检测系统都可测到一定的电信号,(也就类似于用万用电表可以测到身体任意两点之间有一定的电阻)意味着“电流”在体内循一定的路线走通了,如此“电流”一定遵循物理学基本规律,例如走路程最短,或电阻最小的线路,而非解剖学线路。有意思的是,针炙术以导电性能优异的银针作为医疗工具恰恰是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电信号的中医实践,当然与之类似的频谱仪和磁疗方法也有类似的生物物理作用,(另外以无损的方法对穴位实施“豆压”或“指掐”等的作用机理在读懂后面将介绍的生物分子的导电原理以后会发现,其机理也惊人的相似)。生物体内以电学为理论基础的生物物理特性较容易检测、也不难理解,因此祝总骧教授的“经络与人体低电阻线路对应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有趣的经络与声学和电学相关的现象,也获得了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一定程度的认可。当然在他们的实验体系中也发现,生物的此类物理特性主要与生物的导电性有关,而与生物体的“死活”无关(本人的见解),所以断下的肢体和采收的西瓜上均可测到类似的信号。但是无论怎样生物体的这个电学特性与解剖学结构是两套体系,各自利用了不同的介质传递信息,中医与西医也许正好各自落入了这两个不同的信息体系,而在讲着不同的“语言”:一个用眼睛看得见,一个用眼睛看不见;一个以还原论理,一个以综合论道;就象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之间存在的极大的思维差别。
接下来我们再从生化角度看生物体的电现象与“经络”之间的可能的相关性。现在使得一般人(尤其是没有专业化学键知识背景的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电信号传递背后的故事,即传递这些电信号的载体,以及这些生物导体中电子的传递与运动的规律,这就涉及到了生物分子、生物化学和生物分子化学键的电学本质。这是从我们对于衰老本质的思维突破引出的科学新故事:从亚分子水平(或称从分子功能团水平上发生的生理生化)看生物整体的行为和性征。请注意这里跳出了目前常规分子生物学前沿领域的思维习惯:没有直接从细胞水平,也没有从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思考问题,倒是从生物学前沿最近正在展露头角的所谓的“表观遗传学水平(epigenetics)”和代谢水平,从所谓“整体微观”角度思考生命的问题,直指生命过程中诸多生化反应的本质:电子或电子对的共用、传递、转换、移动或得失;直指生命过程中基因和蛋白质中功能基团的共性作用和表现。
现在我们来看看生物体是如何来传递电信号,即传递种种物理和化学的信息的,或者说得简单一些:如何来搬运电子的。
神经通路中的Ca2+、Na+、K+通道是生物体“精心设计”的高效、专门通道,这里不作介绍,教科书上已有。
电信号的“另一条通道”,生物体内的“随机”导电途经,一般人跟据“常识”会想象应该是从人体体液的水里走,也就是血管淋巴等系统里走,因为一般认为“水能导电”。实际上,这是“常识”给我们的误导,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常见的水导电现象是因为水中的离子在搬运电子(当然,水中有了离子后,水分子被极化或电离后,也参与导电)。
在生物组织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电子搬运工,这里不去细数,举几个例子:生物酶类、许多生物酶类以金属离子为其催化化学反应的核心,迅速地将电子从一个分子搬给另一个分子,速度极快,效率极高,这从化学上来讲是完成了一个个的氧化还原反应。
富含电子的分子或功能团(如氨基类分子)与缺少电子的分子或功能团(如羰基类分子)彼此相吸,阴阳相交,这便是亲电(亲核)反应,衰老过程中积累的老年色素就是主要源自体内的这类自发反应。
当然生物体内还有电子的“仓库”和电子群们的“娱乐场所”,如有机分子的共轭结构和含苯环类结构的分子,这些分子可以使电子们尽情“施展才艺”。这些生物分子有时是一种“半导体零件”,穿梭其中的电子只要条件成熟,便可“随波逐流”,甚至“兴风作浪”。
当我们的身体在能量代谢之虞和应激状态之下以及病变状态之时,这些常规的生化反应(化学表述),电子搬运状态(物理学表述)便处于失态和失控状态。用针灸和上述其它不同的方式,改变失态的“电子游戏轨道”(物理学表述),对生化反应进行调控(化学表述),便可导致生理的平衡(医学表述)。当然,“电子群众们”一般不爱走神经血管的“羊肠小道”,就爱走自己习惯的“阳光大道”,走低电阻的分子线路,或者少走弯路走直路(比如部分经络线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