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中国与公共卫生事业关系密切的人和事

 昵称22804 2007-12-10

 

 

 

2007.12.07  5  人文视线:往事     编辑:李玉花

作者:侯杨方

 

  医疗和公共卫生体制的建立

    192810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后改卫生署)于南京成立,中国

的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就此开端。历任卫生部(署)次长、部长、署

长的刘瑞恒是这一事业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作为华人第一人,他年仅

23岁即获得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回国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任华人

院长和中华医学会会长,是中国外科的奠基者。

  1924年北平通州某乡村新生儿频繁死亡,经时任协和医院院长的

刘瑞恒派人调查,原因仅是产后破伤风所致,经过简单的卫生教育培

训,这一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此事深深触动了他,他认为医学应该为

更广大的民众服务,如果资源配置得当,只需较少的投入,就会给民

众带来极大的福利。因此他决定放弃自己的外科本行,转而从事公共

卫生建设,次年即与协和公共卫生教授美国人兰安生(J.B.Grant

一起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卫生事务所,其辖区内人口的死亡率与发病率

明显下降,开创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先河。兰安生的名言“一盎司

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集中反映了他的医疗卫生理念,这一理念也

影响了刘瑞恒。

  就任卫生部长后,为了推行公共卫生,刘瑞恒积极寻求与国际联

盟卫生组织的合作。1930年,南斯拉夫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鲍谦熙(

BorislavBorcic)作为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专职专家,常驻南京提供

技术上的支持,他先后多次来华,并将在中国出生的孩子取名“卫生”

1931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公共卫生学家、卫生

部保健司司长金宝善(后任中华医学会长)赴欧洲考察,比较各国卫

生制度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决定参照南斯拉夫模式推行中国的医疗

卫生建设: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卫生保健机构,下辖一些研究和教育机

构,以此向乡村人口传播公共卫生知识;它由国家主导,由中央机构

协调各地的管理机构,本地自足,大众化开展;外国与本国专家共同

制定乡村重建和公共卫生计划,形成一个相互支持,具有相同教育背

景、专业经验的专家网络。

  在鲍谦熙的建议下,卫生实验处在江苏省江宁县汤山建立了一个

卫生模范区,随后扩大到全县,作为全国推广县级卫生服务的试点。

根据国家卫生服务的“三年计划”(19311934年),在当地合作健

康保险计划建立之前,医疗服务都是免费的。到了1937年,每个县级

卫生院要配备全职的卫生官员、多名公共卫生护士和助产士;每个区

级卫生所配备一个卫生官员和护士;乡级卫生所有一个经过助产士和

公共卫生培训的护士;在最基层,由当地经过培训的卫生工作者报告

人口出生、死亡、接种天花疫苗情况及提供日常的灭菌和卫生服务,

这样能有效减轻经费的负担。

  19331936年,世界著名的南斯拉夫公共卫生学家斯坦帕尔(An

drijaStampar,后任世界卫生组织第一届大会主席)受国联卫生组织

的委派来到中国,他认为中国卫生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应该是满足大多

数乡村人口的需要,因此乡村卫生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事业的优先部分。

由于卫生经费不足,乡村卫生中心工作人员不要求高学历,只要能够

担负起基本医疗的任务即可;乡村卫生保健应免费,或象征性收费;

对象不只是病人,而是整个人群;各地卫生中心、医院不能把经济效

益当做首要任务,而应视治病救人为己任。19341月,一支有斯坦

帕尔参加的西北调查队前往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调查当地的卫生

状况,并且在陕西的几个县建立了卫生中心。通过调查,斯坦帕尔发

现很多流行病是由于饮用水不清洁、居室卫生条件差、人口密度过大

造成的;中国卫生事业缺少训练有素的医生、护士和助产士,因此发

展医学教育很重要,应主要培养适应乡村卫生需要的医护人员。

  在卫生部(署)和国联的合作指导下,中国的乡村公共卫生领域

进步迅速,当时的法律规定地方税收5%必须用于卫生建设,以建立一

个全国统一的多级乡村公共卫生体系。截止到1936年,18个省建立省

级卫生中心,三个准省级卫生中心,181个县级卫生院,86个区卫生

分院和96个乡镇卫生所。实践证明,这一公共卫生模式是有效的,每

个护士每年仅用不到600元就可以照料好1000名儿童,江西省的成就

最为显著。1933年,国家经济委员会派遣包括斯坦帕尔在内的国联卫

生组织的3位专家前往江西乡村考察。专家提出了一份以建立10个乡

村福利中心为基础的乡村改造计划,每个中心包括有一个医生、一个

助手和一个助产妇的乡村卫生所,并有4~15张床位和一个日间诊所。

这些中心传授现代西方的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通过种牛痘、学校卫

生、清洁水源、打扫厕所等活动提高人们的健康和公共卫生水平,并

且制定条例阻止不卫生的行为。到19363月,这些卫生所大约进行

42000例的诊断,改善了204个水井和163座厕所的卫生状况;另外,

仅在1935年,就为1.7万人注射了天花疫苗,5000人进行了预防伤寒

和霍乱的接种。19371月,江西已有83个县成立了卫生院,普及率

为全国之冠。

  1937年,在日内瓦举行的国联远东政府间乡村卫生会议上,卫生

署长刘瑞恒对几年来中国的乡村卫生建设进行了总结:实行的将县、

区、乡联系在一起的卫生制度比其他的制度更为成功。在这一制度下,

县级行政机关提供技术服务,农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得以实施的政治保

障,涵盖了国家帮助下的人口;这些计划是如此廉价,人们能够负担

得起费用;组织是如此良好,不同的人都能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中国医疗和公共卫生的成绩成为了当时世界的典范。

 

  防疫成就令人瞩目

    防疫是公共卫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1928年卫生部颁布了《传染

病预防条例》  及其施行细则,规定伤寒等9种疾病为法定传染病,

并制订了管理与预防办法。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1934

年,南京、上海、北平、汉口4个城市计有超过100万人次接受了4

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上海对75万人进行了霍乱疫苗注射。中国防疫事

业的先驱是伍连德,他是1903年的剑桥大学医学博士。1910年,他担

任全权总医官,领导世界各国的专家控制了东北鼠疫大流行,后担任

中华医学会会长,享有世界级的声誉,并于1918年就任中央防疫处长

1930年任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监督,代表国民政府从列强手中收回

了海港检疫主权。1934年,仅上海港就对超过1943艘船舶,30多万人

次的入境旅客与船员进行了检疫。在各港口,如检查到传染病人,按

照规定需送交港口的检疫医院或传染病院。

  1931年,长江、淮河特大水灾,灾民达2500万人。水灾之后通常

伴有疾病流行,死于疾病者要多于直接死于水灾者。国民政府任命刘

瑞恒为水灾救济委员会卫生组主任,派遣以中央防疫处长金宝善为首

的医疗队奔赴灾情最严重的汉口主持医疗救护工作。大灾后的次年,

全国霍乱流行,其时各地灾民收容所已将灾民陆续遣送回家,卫生防

疫组于是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霍乱工作,推广区域遍及上海、江苏、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及河南等地,并持续到1932年底。为灾区民

众逐户注射预防霍乱的疫苗,清除垃圾,打扫卫生,消毒、净化饮用

水源。另外,由于灾区疟疾流行,卫生防疫组特设卫生工作队,实施

调查防治及宣传工作,在各地散发了巨量的金鸡纳霜片。自19319

月至次年9月,灾区计有200多万人次接受了霍乱、伤寒、天花、脑膜

炎的预防注射,这是中国空前规模的预防接种工作,有超过34万的病

人接受了医院或医疗队的治疗。如果没有这些措施,此次水灾的人口

死亡数肯定要大大增加。

  20世纪30年代,三大传染病中,霍乱、鼠疫已经得到了控制,大

量人口因此死亡的现象已经消失。流行病得以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中国已经能够自制疫苗和血清。

 

  抗战时期公卫事业快速发展

    日本入侵给中国的医疗卫生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建立全国县

级卫生体系的计划也只能在大后方进行。此时的卫生署长由著名公共

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颜福庆担任。他于1909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耶鲁

大学医学博士的亚洲人,回国后创建了湘雅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和中

华医学会,并任首任会长。他一向主张建立服务大众的医疗和预防体

制,创建了吴淞公共卫生实验区。1941年,据卫生署统计,贵州84

县中已经有76个建立了县级卫生中心;1944年,四川省的140个县中

116个建立不同程度的卫生体系。抗战结束后,据调查,1946年县

设卫生院达1440所,区卫生院353所,乡镇卫生所783所,这表明在艰

难困苦的抗战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建设却以空前的速度发展。

  抗战期间,为了控制战争带来的流行病,国民政府组织了三个流

行病防治小组,主要职责是预防和治疗大后方的流行病。这三个小组

与设在西安、长沙、南宁的国际联盟流行病控制中心合作,配备有细

菌学实验室、可移动的卫浴系统、防蚊虱装备、药品、天花疫苗和大

量的免疫血清。1941年,金宝善接替严福庆就任卫生署长,他在主要

的交通线上设立了70多处流动医疗队和卫生站,以控制流行病的传播。

国联流行病控制中心仍然有少数外国的流行病和细菌学专家留在战时

的中国,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和建议中国有关部门设立卫生难民营

和检疫隔离区。

  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中央防疫处发挥了重要作用。1928年,颜

福庆写信给自己的学生、世界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汤飞凡(人工分离沙

眼病毒的世界第一人,也是迄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唯一中国人),如

实摆出办学的困难,邀请他到自己创办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后改名上

海医学院)任教。以“当一个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发明

一种预防方法却可以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为毕生信念的汤飞凡毅然

放弃了在哈佛的前程回到了中国。抗战爆发后,他又受时任卫生署长

颜福庆的邀请就任中央防疫处长,于1943年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批临床

级青霉素。时任英国驻华科技参赞的生化学家李约瑟于1944年目睹了

中央防疫处的工作情况,撰文发表于《自然》杂志:“在昆明地区的

另一处是国立中央防疫处,由中国最有才干的细菌学家汤飞凡医生主

持……去年这里生产了500万支伤寒疫苗。这个研究所还生产天花、

白喉疫苗、破伤风类毒素和许多其他用品……正在生产斑疹伤寒疫苗,

并有一试验小工厂生产青霉素。尽管缺乏自来水,他们的工厂仍保持

高标准的洁净。在培养装瓶和检验部门还有一个效率极高的系统。…

…在好几个月里,仅有的一个锅炉还漏水,很不安全,每晚用完后都

要修补,就是靠这台锅炉进行所有的消毒,供应蒸馏水等,幸亏未曾

发生事故。”中国科学家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却创造出了世界级的

成果,生产的伤寒、天花疫苗以及血清被英美盟军采用,对控制战时

流行病的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抗战时人员流动规模巨大,但由

于制度和技术保障得力,中国却没有发生流行病大规模爆发的情况。

  1948年,受洛克菲勒基金会派遣,有著名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因(

FrankW.Notestein)参加的考察团来到中国考察卫生状况,认为与抗

战前相比,医疗人员和医学院校毕业生的数量都有显著的提高;虽然

中国饱受饥荒的困扰,但是城市和乡村的营养状况还不错,远远好过

印度;霍乱、天花和鼠疫的发生也较为平常,但却是间歇性的或地方

性的,所造成的损失也远比印度轻;斑疹伤寒、血吸虫病等热带病造

成的危害也小于印度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疟疾在中国南方是一大难题,

结核病是主要的发病和死亡的原因,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清洁的

饮水和处理不当的排泄物。

  从这项报告看,此时的公共卫生与医疗条件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

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三大烈性传染病已经不再大规模流行。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侯杨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