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娃“恐惧”之战何时休

 三叶草 2008-01-17


法国达能公司欲以40亿元人民币并购娃哈哈旗下数十家非合资公司51%股权,涉及资产总额约56亿元,遭到娃哈哈集团的反对。后来,达能和娃哈哈双方拉开了全球诉讼大战。20071221日,双方发表公告:终止一切诉讼,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1228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也表示,商务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双方企业谈判的进展,并在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为企业和谈创造条件,帮助双方朝着友好协商、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争取达成最终和解。

过去一年来,吸引全球关注的诉讼大战终于迎来了转折点。“达娃事件”被参与双方演绎成一场“民族品牌和正义”与“国际商业价值和规则”的无硝烟战争。但实际上,这场战争的背后是双方深层恐惧的大碰撞。

20年前,宗庆后将一个校办工厂,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恐惧就开始袭向娃哈哈的宗庆后。他惧怕巨大的财产不再姓宗,于是引进达能,为了转换国企经理人的身份实现MBO。 虽然个人股份落到了实处,但丝毫没减轻他的不安感和恐惧,所以把自己一家人都换了国籍。宗庆后的这种不安全感,也同时弥漫在公司经营上。娃哈哈系几个主体 一套班子,董事长与总经理他一个人做,而且不设副总经理。合资公司的经理也全部由宗庆后一个人委任;就连内部职工持有的股份,也没有明确的协议,由宗庆后 最终确定。宗庆后见惯了背叛与阴谋,他已经预测到公司大的波折和起伏,他只能相信自己,他不能不牢牢地掌握控制权。

不安感和恐惧也统摄了达能。1996年,达能明知中国法规不允许外资对民族商标取得控制权地位,还是坚持和娃哈哈签下“阴阳合同”。达能想借帮助宗庆后MBO之 机,无偿取得娃哈哈商标的使用权。自此,达能也埋下了恐惧的种子。合资以来,达能接受宗庆后的一系列苛刻条件,比如,董事长总经理一个人当,不干涉经营事 务,公司只能设宗庆后一个总经理,不设副总经理,以保证宗庆后的绝对权威,达能派出的技术员与销售策划师也被赶出合资公司。可是,眼瞅着该往“钱柜子”装 的滚滚钞票流进了非合资企业,达能不干了。资本噬血的本性,使达能孤注一掷。为博取公众舆论的支持和对宗庆后施加压力,不惜大揭宗的一系列隐私,包括在美 国起诉宗氏离岸公司,并冻结其全部资产,希望卸掉宗庆后一直标榜为民族品牌和正义而战的“全副武装”。

韦 尔奇早就发现:缺乏诚信是商业最卑劣的秘密。达能与宗庆后都曾是这个不诚信秘密的一个部分。十几年的文字、言论和行动,都摆在那里。同流合污十几年,翻身 就揭对方之短,来证明自己本没有的长,有点掩耳盗铃的滑稽。这幕滑稽戏,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自相矛盾、扭曲、贪婪,又造成了怎样的痛苦、混乱、焦虑和肆无 忌惮。在这场欲望无休止的战争中,达能和娃哈哈双方已经把商业冲动扭曲得不成样子了,已经面目全非。

欲 望在那里不停地驱使着当事人。可当事人却偏偏任意地曲解它、塑造它、控制它、操纵它、压抑它。它一会儿被打扮成“民族品牌和正义”,一会儿又被乔装成“国 际商业价值和市场规则”,唯独没有人还原它的本真:一个想夺取娃哈哈商标,另一个想转变身份。双方都实现了目标,可惜在后期“分赃”中发生了分歧,于是诉 诸法律,相互揭短,让我们看到了商业合同背后的真实阴谋与那种统摄双方的根深蒂固的恐惧。双方已经失去了商人的本真,而去寻求那些超越商业利益、虚无缥缈 的东西。

真实是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摆在那里。如果当初达能和宗庆后能够按下“暂停”按钮,认清真实,接受真实,绝对不会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都是因为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激励膨胀和正义旗帜晃眼,让双方各自乱了方寸,失去了对真实的把握。

2008年,但愿这种恐惧不再肆虐中国的商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