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線上課程的24堂課,我會先介紹一些自己非同步溝通工具,這些文章都是很久以前就想寫了,介紹一些自己用sns、google論壇、部落格(博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FACEBOOK 一個迷人的人脈網站",也得到一些朋友的迴響,但是我想很多朋友也發現,我最近在facebook不常出現,難 11月15日好友成遠就邀請我進入"海內",當時twhsi在facebook和海內之間徘徊。逐漸我發現在海內,更容易交到大陸的年輕朋友時,於是筆 海內的創辦人王興是一位SNS領域的專家,雖然相當年輕,但是已經有創辦校園網等網站的經驗(已經售出了),而清華大學的背景,也讓海內的客戶群有濃濃 SNS社群網站,是這些年相當火熱的族群,藉由網友個人主頁的展現,相互好友動態的串連,加上許多溝通的機制(私人信件、留言板、對相片、文章的評論、 (1)以"我"為核心的狀況更新 在海內,我們可以有許多方式來更新自己的狀況,有人說,這是一種"在熟人區主動展現自我"的方法"。我們藉由更新相片,通訊錄資料(學校、興趣)、日誌 我覺得用相片來展現,很有人際互動立體感,可以迅速讓朋友看到自己的狀況。 twhsi也在海內刊登自己的文章,比較起來,海內的日誌,讀者比較是熟悉的朋友(常客),較部落格(博客)來說,讀者的來源有很大的不同,部落格多了 個人資料,可以不斷自己的資料,並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校友等同樣群組的人(例如,按下淡江大學,就會自動搜尋所有海內裡面淡江大學的用戶)。 以"我"為核心的狀況更新,讓個人很容易做到自己狀況對好友的主動告知,而且屬於非同步溝通(兩個人不必同時在網站上),所有有人說facebook及 (2)看看我的朋友在做什麼? 如果SNS人脈網站,只是單純展現自我,那就不可能引起目前軒然大波的熱潮。除了自己努力更新自己的狀態之外,海內還會主動提醒您,您所有的好友最近做 這也是此類社群網站最引起疑慮的地方--隱私權的保護。可是奇妙的是,網友們卻熱情擁抱這樣的方式,雖然facebook及海內,都隔絕了類似 在海內也有群組的設計,上圖是我們時間管理的同好群組GTD LIFE。 目前海內也可以讓電影的同好一起討論感想。 海內設計了許多人各種不同群組的人可以自由討論的空間(電影、由興趣、同校同學或居住地區結合的群組),更有好友的動態活動,這兩個功能的設計,可以讓 (3)新朋友和老朋友的經營 維護人脈網在海內是一件很容易又有趣的事情,由於是真名,所以認識起來覺得更加親密,維護人脈分兩方面,一方面是結交新朋友,一方面是維繫舊朋友,我們 a. 結交新朋友: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得到新的朋友, a.1 現有社群,參與討論中認識的新朋友,有時候在我們喜歡的群組中(像我喜歡蘋果電腦、時間管理),會認識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這是就可以結交為好 a.2 自己的個人主頁吸引來的朋友(相片、日誌),我自己會在日誌中發表我在部落格(博客)的文章,這樣子有些有興趣的同好(時間管理及個人成長), a.3 好友的朋友,有時會發現朋友的好友是自己很想認識的人,我有時也會主動發一封介紹自己的私人信件,要求結交為好友。 但是也要注意,主動結交一大堆的朋友,其實會讓您的人脈網變得相當複雜,看好友動態時,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您最熟悉的朋友,所以結交新朋友一定要適量。 b 維繫舊朋友 我覺得藉用群組討論及評論的機制(日記、相片),可以讓我們維繫好舊朋友,同好的朋友就在自己的群組中發言及討論,同校、同區域的朋友就可以發發信,對 經營朋友本來就是一件需要時間的工作,網路雖然簡化互動的難度,但是我也發現這樣的互動,耗損了自己許多的時間。後來我也改成藉由發表日誌來更新狀況, 結語 如果您已經在海內,看了這篇文章,想要把我加入好友,請參考我的個人主頁 ,您可以在相片下方,"加為好友"選項,按一下即可。如果您想加入海內,卻沒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在網路上的表現已經成了一種行動藝術,虛擬世界的人際互動,是我們在網路空間的雙人舞蹈,看似只有兩人共舞,舞池旁卻充滿了圍觀的觀 圖文連結 |
|
来自: digman2005 > 《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