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whsi非同步溝通工具介紹 - 落實第八個習慣 感動 | Google 网上论坛

 digman2005 2008-01-28

結束了線上課程的24堂課,我會先介紹一些自己非同步溝通工具,這些文章都是很久以前就想寫了,介紹一些自己用sns、google論壇、部落格(博 
客)、email來溝通方法,也請大家繼續收看。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FACEBOOK 一個迷人的人脈網站",也得到一些朋友的迴響,但是我想很多朋友也發現,我最近在facebook不常出現,難 
道是永錫不玩SNS網站了嗎?非也非也,因為永錫最近都在"海內"(類似facebook的中國SNS網站)。 

11月15日好友成遠就邀請我進入"海內",當時twhsi在facebook和海內之間徘徊。逐漸我發現在海內,更容易交到大陸的年輕朋友時,於是筆 
者就花了比較多時間投入(我想多瞭解內地年輕的朋友想法),facebook則幾天看一次。兩個網站都是屬於真名網站,但是海內的速度明顯比較快速,又 
加上中文是我們熟悉的文字,也是比較吸引我的原因。 

海內的創辦人王興是一位SNS領域的專家,雖然相當年輕,但是已經有創辦校園網等網站的經驗(已經售出了),而清華大學的背景,也讓海內的客戶群有濃濃 
的北方味,海內裡面有許多都是住在北京的朋友。 

SNS社群網站,是這些年相當火熱的族群,藉由網友個人主頁的展現,相互好友動態的串連,加上許多溝通的機制(私人信件、留言板、對相片、文章的評論、 
各種群組),把網站變成一個熱鬧的嘉年華會,也讓舊朋友及新朋友都可以簡單的互通訊息,我覺得是web 2.0運用相當有意思的一種形式。今天我要介紹 
的就是我"玩"海內的心得,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1)以"我"為核心的狀況更新 

在海內,我們可以有許多方式來更新自己的狀況,有人說,這是一種"在熟人區主動展現自我"的方法"。我們藉由更新相片,通訊錄資料(學校、興趣)、日誌 
(也就是迷你部落格、博客)等方式來讓自己"存在"於海內之中。 

我覺得用相片來展現,很有人際互動立體感,可以迅速讓朋友看到自己的狀況。 

twhsi也在海內刊登自己的文章,比較起來,海內的日誌,讀者比較是熟悉的朋友(常客),較部落格(博客)來說,讀者的來源有很大的不同,部落格多了 
很多由搜索引擎來的朋友。 

個人資料,可以不斷自己的資料,並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校友等同樣群組的人(例如,按下淡江大學,就會自動搜尋所有海內裡面淡江大學的用戶)。 

以"我"為核心的狀況更新,讓個人很容易做到自己狀況對好友的主動告知,而且屬於非同步溝通(兩個人不必同時在網站上),所有有人說facebook及 
海內這類型的網站,協助網友有效率的管理自己的人脈圈,因此吸引了大批的用戶。 

(2)看看我的朋友在做什麼? 

如果SNS人脈網站,只是單純展現自我,那就不可能引起目前軒然大波的熱潮。除了自己努力更新自己的狀態之外,海內還會主動提醒您,您所有的好友最近做 
了哪些更新,並整合到同一個頁面中。這個技術叫做好友新聞遞送(News feed)。朋友做的重要動作(結交了哪些朋友、發表了相片、日誌等、做了哪 
些評論)都會顯現出來。您可以看到好友的動態後,前去和他/她打打招呼,互動一下。 

這也是此類社群網站最引起疑慮的地方--隱私權的保護。可是奇妙的是,網友們卻熱情擁抱這樣的方式,雖然facebook及海內,都隔絕了類似 
GOOGLE及yahoo大型搜尋網站搜尋,避免資料外洩,但是我們加入的許多好友並不是我們熟識的真實朋友,人們卻願意讓自己某些資訊暴露在其上,只 
能說這些SNS網站打中了人們重視隱私,卻又有所暴露的奇妙心理,好友新聞遞送功能也為這類網站的打下穩固的流量基礎。 

在海內也有群組的設計,上圖是我們時間管理的同好群組GTD LIFE。 

目前海內也可以讓電影的同好一起討論感想。 

海內設計了許多人各種不同群組的人可以自由討論的空間(電影、由興趣、同校同學或居住地區結合的群組),更有好友的動態活動,這兩個功能的設計,可以讓 
您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 

(3)新朋友和老朋友的經營 

維護人脈網在海內是一件很容易又有趣的事情,由於是真名,所以認識起來覺得更加親密,維護人脈分兩方面,一方面是結交新朋友,一方面是維繫舊朋友,我們 
分別來討論。 

a. 結交新朋友: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得到新的朋友, 

a.1 現有社群,參與討論中認識的新朋友,有時候在我們喜歡的群組中(像我喜歡蘋果電腦、時間管理),會認識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這是就可以結交為好 
友。 

a.2 自己的個人主頁吸引來的朋友(相片、日誌),我自己會在日誌中發表我在部落格(博客)的文章,這樣子有些有興趣的同好(時間管理及個人成長), 
就會相互認識,結交朋友。 

a.3 好友的朋友,有時會發現朋友的好友是自己很想認識的人,我有時也會主動發一封介紹自己的私人信件,要求結交為好友。 

但是也要注意,主動結交一大堆的朋友,其實會讓您的人脈網變得相當複雜,看好友動態時,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您最熟悉的朋友,所以結交新朋友一定要適量。 

b 維繫舊朋友 

我覺得藉用群組討論及評論的機制(日記、相片),可以讓我們維繫好舊朋友,同好的朋友就在自己的群組中發言及討論,同校、同區域的朋友就可以發發信,對 
他的文章或相片做出回應,這樣子就能夠喚起熟悉的感覺。 

經營朋友本來就是一件需要時間的工作,網路雖然簡化互動的難度,但是我也發現這樣的互動,耗損了自己許多的時間。後來我也改成藉由發表日誌來更新狀況, 
不再主動結交新朋友,以免朋友數量雖然大增,但是毫無品質可言。 

結語 
我目前在海內,每天都會更新兩次日誌,一個是貼上時間管理健身房的文章,一個是貼上自己晨讀的心得(最近是看"創意姚言")。用以文會友的方式,也認識 
了不少內地各省的好朋友。 

如果您已經在海內,看了這篇文章,想要把我加入好友,請參考我的個人主頁 ,您可以在相片下方,"加為好友"選項,按一下即可。如果您想加入海內,卻沒 
有邀請函(目前是邀請制),也可以寄信給我 twhsi (at) mac.com,我會發一份邀請函給您。如果您是台灣的朋友,不習慣用大陸的網站, 
我知道台灣有一個meeya團隊正在建立一個新的SNS網站,也讓我們期待。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在網路上的表現已經成了一種行動藝術,虛擬世界的人際互動,是我們在網路空間的雙人舞蹈,看似只有兩人共舞,舞池旁卻充滿了圍觀的觀 
眾。網路已經徹底改變了新一代人的生活,想看看twhsi是如何運用這些非同步溝通的工具嗎?請繼續收看"google論壇篇",下次見。 

圖文連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