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有帝王称号的女皇帝,从690年起,在摄政5年之后,正式废掉唐朝国号,改元天授,建立周朝,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5年的统治生涯。武则天的举动是振聋发聩的,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社会中,这一点更加显得珍贵。男人靠武力征服世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在成败论英雄的规则中,武则天成功了,成功地足以让成功或不成功的男人眼红,于是武则天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的一直被骂了上千年,但自1958年郭沫若为她在《人民日报》上平反昭雪之后,四十多年来,武则天大走红运。花脸奸相变成了青衣小旦,几乎成了无人不晓的正面人物。说她的功过应该八二开,功大于过;说她永垂青史,是中国半边天的巾帼英雄。直至今日,百家讲坛简直把武则天塑造成了一个神仙,当她还在母亲怀里抱着的时候就有一个名叫袁天罡的道长看出她将来会君临天下;在太宗朝会有“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八字占语。武则天踏着鲜血铺就的道路登上权力顶峰的过程,更被演绎成了武则天的奋斗史…… 正如前面博文(详见拙作: 贞观十一年(637年), 14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她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唐太宗一度为之倾倒,夜夜召幸。但是武则天终究不是李世民喜欢的类型,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一二: 西域蕃国赠给唐太宗有一雄健、暴躁的名骏,叫狮子骆。太宗非常喜欢它,但是对于骏马的桀骜不逊也颇为头疼。一日,太宗召了几位文武大臣去御厩,问大家:“如此良骏,徒闲厩中,诸卿谁能驾驭?”这时武则天走到太宗面前,躬身道:“臣妾可以驾驭。”太宗问她用什么手法。武则天答道“只要陛下给臣妾三样东西——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匕首。先以鞭笞,不驯则施以铁锤,若再不驯,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咽喉!”武则天话音刚落,太宗击掌而赞:“有胆识!有志气!”暗地里却对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有了戒心。 强人身边是不需要另外一个女强人相伴,他们更喜欢的是娇弱的女子。不久唐太宗就对武则天疏远了。也许武则天命中注定有奇运,遭遇了一个不对胃口的老爸,却迎来了一个情投意合的儿子。移情别恋的太宗,大概出于对他曾享用过的那具骄躯的怜悯 ,不忍让其闲着,索性将武则天赐给了太子李治。强悍的武则天刚好碰上了个无能的李治,李治迷恋于武媚娘的身躯,武则天则从孱弱的李治身上发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武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李治刚开始不敢放肆,只能偷偷溜来感业寺与武则天幽会,当李治承大统为高宗,武则天被李治从尼姑庵偷偷接回皇宫,蓄发还俗,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后促高宗立己为后,从此开始了二婚后幸福生活。 也许武则天的这段孽情在流淌着鲜卑人血液的李家唐朝眼里算不得什么(详见拙作: 但是,经过上千年的社会演变,人类已经在集体潜意识中建立起了亲人之爱的秩序。生活在这种日益强大的爱的秩序里,任何不符合秩序的冲动性性行为,都会带来内疚和困扰。这种驻留在人类集体潜意识里的爱的秩序,其外化也就是家庭伦理意识和性道德,一种规范和约束。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家庭伦理道德最发达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就由儒家完成了家庭伦理体系的建设。那么在孔子之后1000年的唐朝,这种家庭伦理道德还是要讲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不忠应该构成了武则天的第一宗罪。 这个留作明日再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