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是怎么来的

 文一知 2008-02-25
主持人:百科小子

  提问者:张寒生(上海青浦)

  解答者:翁敏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问:作为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千百年来,每到春节这个时刻,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辞旧迎新,过个喜庆年。请问,“年”到底是怎么来的?

  答:农历鼠年即将到来。《说文解字》中对“年”的解释是:“谷熟也。”谷熟即年,谷一熟为一年。《谷梁传》进一步补充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由此可见,“年”的定义里有着很明显的农耕意味,是收获的象征。

  古时,庄稼获得了好收成,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节日。我们今天把这个节日叫作“春节”,过去则叫元旦。元是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的太阳,元旦就是一年中第一轮东升的旭日,生机勃勃。它是一个个循环往复的“年”的界线,新旧交替的界线,主题是除旧迎新。

  此外,在民间,也有传说认为“年”是一头怪兽,除夕晚上会出来吃人。因此,每到这个时候,全家老少都不能睡觉,要“守岁”,守住自己的年岁,延续自己的生命。同时,要特别给小孩子“压岁钱”,因为孩子人小力薄,靠自己的力量不行,需要大人帮他们“压”住年岁。而贴门神、挂桃符、行傩祭、放鞭炮等,都是为了吓走“年”兽。第二天,大家相见,则互相道贺,恭喜度过了“年关”。

  这一民俗层面上的“年”的来历,体现了中华民族性格深处的忧患意识。人生在世,不会只有吉祥没有灾难。到了年节这个时间点,人们都会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缅怀先人,回忆过往,互相鼓励,期许来年。“死亡和再生、交替和更新的关头总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素”,这一点,在传统的年节习俗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