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女人的亲和力带你进入魅力无穷的围棋世界!】

 吉美王旭 2008-02-28
第一課 淺說圍棋

在不懂圍棋的人看來圍棋似乎很深奧,很神秘,其實並不是這樣,圍棋是非常易學的。我個人甚至連怎麼學會下圍棋的都不記得了,有的人甚至三五岁就开始学了。

說這麼多廢話,無非是告訴各位還不會下棋的朋友,學棋是非常容易的,圍棋的基本規則也實非簡單。當然,這說得只是入門,想要下到相當的水準,自然得下一番工夫才行。

不過,學棋永遠不嫌晚,對業餘玩家而言,稍微努力一下,我認為在一年內就可以達到一至二級的水準,要入段可能就真的要花點心思了。而且現在網路發達,不怕找不到對手,隨時可以將書上看到的手法應用到實戰上,學起來更是方便,進步也容易。所以說,大家來學下圍棋吧。

接下來介紹圍棋的棋具:棋盤、棋子、計時鐘。在正規比賽中,這三樣是不可缺少的,但一般的對局只需棋盤和棋子,在網路上就更方便了,只要可以上網就可以對局。

圍棋棋盤:形狀為正方形或略呈長方形的平面圖,現在的棋盤為平面上畫橫豎各十九條平行線,構成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

為了便於判定棋盤上各點的位置,採用座標法進行編號,橫線自上而下用漢字依次編為第一至十九路,豎線從左至右用阿拉伯數字編第 1 至 19 路。記錄、說明或教學的時候均以先豎後橫的次序為準。

例如:圖一中的a點:5.十路交叉點;b點:10.十一路等等。

圖一



需要說明的是,在一般的棋盤上和正式比賽中的棋盤上都沒有數字標記,圖一中的數字只是在棋譜中為便於說明著子點或為方便易查而標明的。棋盤上可分為九個部分,分別稱為: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上邊、下邊、左邊、右邊和中腹(見圖二)。

圖二



棋盤上共有九個黑點稱作“星”,棋盤中心的黑點稱作“天元”,“天元”並沒有其他特殊意義。棋盤上的九個部分只是大致的劃分,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在這裡只作籠統的說明。棋子下在星位上或天元上與棋的內容和規則都沒有直接關繫。“星座”與“天元”只是棋盤的標位。棋盤的每條邊線叫做第一線(或一路),緊靠第一線的那條線叫第二線,再向中腹移動依次稱為第三線(三路)第四線(四路)等等。

一般簡易的棋盤可用硬紙或塑料制成,古代中國最早的棋盤似乎是用布做的,我也有一個布製的棋盤,方便攜帶,但比賽用的正規棋盤都是木料制品。

圍棋的棋子:圍棋的棋子分黑白兩種顏色,形狀為圓形,質料一般多是塑料,好一點的黑棋用石頭,白棋用貝殼。正式比賽的棋子黑方一百八十一枚,白方一百八十枚。圍棋的棋盤交叉點三百六十一處,兩色的棋子相加應該等於這個數字。棋盤與棋子的關繫最為密切,這個問題較為複雜,在這裡首先明確概念,以後再作說明。一般用的棋子其數量並沒有非常精確的數字規定,各色棋子一百六十枚到一百七十枚左右即夠用,多點少點關繫不大。


第二課 行棋規則與勝負計算
圍棋的基本規則規定:對局者一方執黑子先行(讓子棋除外),另一方執白子,雙方輪流交替下一子到棋盤的交叉點上(已有棋子的交叉點不能下子,禁著點不能下子),棋子下定後不允許再挪動位置。這一點同中國像棋和國際像棋有著根本的區別。

在雙方行棋的過程中,運用吃子、打劫、作活、圍地等技術直至終局,所謂終局就是棋盤上每一個交叉點的歸屬均已完全確定下來。

圍棋對局中正確的拿子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夾住棋子,準確地將棋子輕輕放在棋盤的交叉點上,業餘棋手當中,有些人習慣於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棋子,這種姿勢不正確,又容易弄亂棋盤,一般極少見到,至於在網路上下棋,自然沒有這麼多規矩了。請看下圖;




按照行棋的規則:從圖一的例子來看,由黑棋先走,黑1占右上角,白2占左下角,黑3占左上角,白4占右下角,黑5攻擊白4,雙方一替一手的應接直至白18,這就是所謂的下圍棋。

圖一



棋至終局後,怎樣計算勝負呢?怎樣判定誰輸誰贏呢?簡單地說圍棋中的勝負可以概括為:誰圍的地域大誰就是勝者;反之,就是敗者。圍棋盤上共有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一盤棋的勝負就是由對局雙方所占據的交叉點的多少所決定的。更精確地說就是由雙方活棋所占據的地域的大小來決定的。一個交叉點為一子,每方以一百八十又二分之一子為基本數,超過此數者為勝,不足此數者為負。這所說的是一般通行的圍棋規則,在日本,對「地」的大小算法有不同,但是一般不會影響到棋局的勝負。

圖二



如圖二所示:黑方占據了棋盤上左邊的地域,白方則占據棋盤上右邊的地域(實際上真正的對局是不會下成這樣的),因為雙方已把棋盤上所有的交叉點都各自占有,沒有餘下任何可爭奪的地域,這盤棋可以計算勝負了。

一、分先
指雙方棋藝水平旗鼓相當,由雙方輪流執黑先走。按一般現行的圍棋規則規定,由於黑棋先走,有一定的先手威力,應由執黑的一方貼出二又四分之三「2(3/4)」子,即一般所說得「五目半」。所以黑所占的地域必須超過183(1/4)子(180(1/2)+2(3/4))才能取勝。比如黑棋數出來有185個子,即黑棋勝1(3/4)子。而白方的地域只要超過177(3/4)子即可獲勝。在國際與國內的各種正規化比賽中,都採用分先規則。由於這樣的貼目制度黑棋的勝率稍微偏高,所以目前正在漸漸提高黑棋的貼目。

二、讓先
指水平略低的一方執黑先走,終局計算時不貼子。即各占180(1/2)子為和棋,哪一方超過180(1/2)即可取勝。非正式比賽或民間對局也採用此規則。讓先規則運用於雙方棋藝水平有一定差距的棋手之間的對局。


三、讓子
讓子制度我覺得是圍棋的精華之一,可以讓實力不同的對奕時,可以用讓子來使得雙方都需要絞盡腦汁才能取得勝利,棋力差距大便讓的多,不會因為對手的差距而感到無趣,這是其他棋類辦不到的。

讓子是棋藝水平有較大差距的對局雙方所採用的對局形式之一,為了取得棋力的相互平衡,由水平低的一方執黑在棋盤的指定位置上連續放置若干黑子(水平差距大的子數增多,差距小的子數相對減少)。不同的讓子數有不同的放子規定,對初學者,具有專業水平的棋手可讓二十五子,見圖三。

圖三


圖三的這種情況,終局後黑方須貼還白方12(1/2)子,貼還後仍以各占180(1/2)子為和棋。

初學者水平有一定提高之後,可相對減少讓子的子數,圖四便是讓十六子的圖形,待終局後黑方須貼還白方八子。貼還後仍以各占180(1/2)子為和棋,多者算勝,為者為負。圖五是讓十三子的圖形。終局後,黑方須貼還白方6(1/2),貼還後仍以各占180(1/2)子為和棋,多者算為勝,為者為負。圖五是讓十三子的圖形。

圖四


圖五

終局後,黑方須貼還白方6(1/2)子,貼還後仍以各占180(1/2)子為和棋,多者為勝,少者為負。 以上各圖舉的例子是為了便於讀者按照規則授子,因為讓子較多,很多子不在星位上,被授的棋子在棋盤上要力求對稱。從前面的圖形不難看出,讓子棋中,黑方貼還白方的子數等於所授子數的1/2,這便是讓子棋中計算勝負的方法。

-





這是日本著名棋手橋本昌二九段執黑對板田榮男九段執白的一局棋。圖六是這盤棋終局的圖形,棋盤上所有的交叉點已被雙方各自占有。怎樣來計算勝負呢?

首先把雙方的死子拿掉,死子即在雙方各自的包圍中沒有活力的棋子。如果做黑棋,就把黑勢力中劃有△點的白死子拿出去,因為這些子已經沒有價值了。

其次,把一方(其實可以任選一方)的地域用棋子填滿,只要數一數,便知勝負了。

圖七

為了簡明起見,一般是把小塊填滿,把大塊的地域做成整數,這樣就不必把整個棋子都填到棋盤上了,這種整塊做棋的方法,較為實用。民間對局和比賽中都採用這種方法,如圖七所示。圍棋規則中規定:在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中,誰如果所占的地域超過了180(1/2)子以上誰就算勝利,現代比賽有黑貼目的規定,所以黑地域須超過183(1/4)子才算獲勝。而少於這個數字就算失敗。所謂黑勝幾子、白勝幾子就是根據這個規則來確定的。

圖七中的形狀,是為了便於“做棋”而把散落的圖形整齊化,右側做了四十個子,上方做了二十個子,左下方又做子二十個子,加起來共八十個子,那麼除去白棋圍空中的黑死子外,盤面剩下的黑子加上八十個做完的“空”,就是黑子的總數,這種方法,就是實戰後或比賽後,所采用的計算勝負的方法。一般的民間對弈也採用這種方法計算勝負。

當然,初學者還不能掌握各種比賽規則所採用的計算勝負的方法,因為在比賽中(分先對局),各種方法對黑方先行的效率都要往回貼目,而這種貼目的形式都各有不同。比如中國圍棋協會的規則和日本規則、臺灣應氏規則都有不同之處,很大的分歧點是黑方先行後貼目的具體數字不同,這些都比較複雜,不便在此說明,讀者只要大概明白就可以了。但有一個基本概念必須清楚,那便是要想取得對局的勝利,就必須占有全盤交叉點的一半以上,初學者對這個問題一定要掌握。



大哥,这不是原创!下面的才是:

黑白世界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也是你我的世界,那么黑白子在人的手里,也就注定了你我的缘分!黑白虽然纯朴单调,但是我们的快乐就从这里开始!颜彩的混合色是黑,光彩的混合色是白。黑白的世界也就是粒子与光子的世界。天地阴阳,人间男女;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黑白者,阴阳也;阴阳者,男女也。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黑白世界就是少男少女的天地。黑白只不过是用一种比较含蓄的形式去表达这个世界。其实,黑白嘛就好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在期待着她情郎的拥抱……来吧,只要你做出主动,那么你的追求就一定会变成明天的美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