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WIKI的化学教学模型

 may 2008-03-19
基于WIKI的化学教学模型
2008年02月16日    来源:投稿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袁凤贞    【字体: 】    点击: 16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的各个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革新与发展。Wiki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技术,目前已在企业和各种组织中推广,但该项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创造性地将Wiki技术引入到化学教学中来,并提出了基于Wiki技术的化学教学模型。

  一、Wiki的研究背景

     1.Wiki的特点
Wiki是一种可在网络上实现多人协同创作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由“Wiki之父”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于1995年所创。“Wiki”的中文通用翻译有维客、围纪、快纪、共笔等。使用Wiki系统的网站称为Wiki网站,Wiki网 站容许任何造访网站的人能快速轻易地加入、删除、编辑所有的内容,因此特别适合团队合作的写作方式。
Wiki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操作层面上,操作简便,便于组织。在系统层面上,具有系统增长性以及开放性,使用者可以创建页面,从而使系统得到增长,而且可以观察到系统内页面的变动,从而使其能够保证多人同步创作。

 2.使用Wiki的管理策略
Wiki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网页。在每个正常显示的页面下面都有一个编辑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就可以编辑Web页面。Wiki认为不会有人故意破坏 Wiki网站,大家来编辑网页是为了共同参与,但是还是可能有很多好奇者无意中更改了Wiki网站的内容。为了维持网站的正确性,Wiki在技术和运行规 则上做了一些规范,做到既保持面向大众公开参与的原则,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这些技术和规范包括:
(1)保留网页每一次变更的版本:即使参与者将整个页面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纪录中恢复最正确的页面版本;
(2)页面锁定:一些主要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将内容锁定,外人就不能再编辑了;
  (3)版本对比:Wiki站点的每个页面都有更新纪录,任意两个版本之间都可以进行对比,Wiki会自动找出他们的差别;
  (4)更新描述:用户在更新一个页面的时候,可以在描述栏中写上几句话,如更新内容的依据或是跟管理员的对话等。这样,管理员就知道用户更新页面的情况;
(5)IP禁止:尽管Wiki倡导“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可参与,但破坏者、恶作剧者总是存在的,Wiki有纪录和封存IP的功能,将破坏者的IP纪录下来,他就不能再胡作非为了;
  (6)Sand Box(沙箱)测试:一般的Wiki都建有一个Sand Box页面,初次参与的人先到Sand Box页面做测试,Sand Box与普通页面是一样的,在这里,初次使用者可以任意涂鸦、随意测试;
  (7)编辑规则:任何一个开放的Wiki都有一个编辑规则,上面写明大家建设维护Wiki站点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二、基于Wiki技术的化学教学模型


 1 .Wiki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可能性
Wiki支持多人协作式的编辑功能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位作者的积极性,自主完成知识内容的产出及消化的过程;同时,Wiki网页上的超链接还能够很 容易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当某个读者遇到某个概念可能存在歧义或者不明确的时候,就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知识网页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介绍
化学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内容繁多,例如在讲解化学实验时,就涉及到许多知识点,而解释这些知识点需要大量概念的解释,使用Wiki来解释这一问题,只需 要在专题讲解实验的时候将各个概念以超链接的形式显示,学生需要了解某一概念时,只需点击进入就可以获得详尽的资料。将Wiki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和学 生可以通过Wiki对化学实验以及化学与生活问题总结出的化学知识进行交流,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设立专题对某个问题或学习课题进行讨论。这一过程可以由学生 在课后自行完成,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所有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课堂上暂时不能解决的化学问题,可以在课后通过 Wiki来集体解决,从而在培养探究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2 .Wiki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型
从教学角度出发,教师还可以运用Wiki技术导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首先由教师提出研究课题,然后由学生自行研究探索寻找相关的知识与方法来解答 疑问。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在协作中共同完成课题的学习,将其用在化学实验中也适应其多人合作完成的方式(见图1)。

图1 基于Wiki的协作式化学教学模型


在此教学模型中,学生与教师分别为教学的主体与主导,图中间的虚线代表活动的分组,虚线左边的活动属于教师活动,虚线右边的活动属于学生的活动。箭头代表活动之间的联系与顺序,活动之间的虚线连接表示活动的相关性。

3.基于Wiki技术的化学教学模型的操作
该教学模型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基础,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提出教学课题,在Wiki网站上发布这一课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多个课题学习小组,每个小组 的目的是解决教学课题中的问题,小组都有自己的Wiki维护页面小组页面是该小组内部课题研究问题及成果发布和交流的平台。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可以将课 题某一方面的内容分解出来,由某一角色来完成,这一角色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学生共同承担,对应着Wiki中的专题研究及维护员角色。在教师做出这些安排之 后,后继学习活动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小组活动中,首先由学生自行安排课题知识点与实验计划,这些计划与任务安排可以由学生自行发布在Wiki页面 上,再由小组角色分别去完成。在学生安排计划后即可开始执行小组的学习计划。是否需要做实验可以由学生自行做出判断,如果需要,可以由学生决定自主实验或 者教师演示实验,实验完成后再由学生自行总结课题成果,并同步更新Wiki页面上相关主题信息。在Wiki信息发布后,可以由各小组成员进行课题讨论,对 小组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知识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得出小组结论,这些小组结论也最终发布在Wiki网页上。在各小组得出结论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并 总结,同时也可以小组间进行互评,最终将各自的结论都发布在Wiki网页上。
总之,基于Wiki技术的化学教学模型,依托Wiki信息发布平台,学生学习小组间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均可得以即时反馈,各小组的活动信息透明程度高, 这样,一方面利于小组内部互相学习与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师对学生各个小组学习情况的了解、掌握与调控,从而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