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开复(网易博客
![]() 李开复(网易博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被誉为“大学生的精神教父”的李开复,一进入校园就受到明星般的热捧。在昨日下午重庆大学的风雨操场,李开复做了《我学,我成长——大学生心中的五大问题》演讲,近万名重庆高校师生在雨中听了2个小时。 高校师生冒雨听两小时 从中午12点钟,就有学生陆陆续续开始排队,“如果周星驰来,和开复老师PK,我不知道谁的人气会更旺。”现场一个来自西政的男生表示,在李开复身上,集中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 改墓志铭确定人生目标 创业不要名利当先 李开复认为,大学生要创业,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同时有意义的事情。首先需要机遇,有经验积累、理想,有经验且互补的团队,以及有商业价值的想法。大学生可以先加入一个自己认可的企业多学习,以后找机会创业,做管理也要从基层做起。他强调,机会远比安稳重要,事业远比金钱重要,未来远比现在重要。 李开复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昨日,记者带着重庆大学生,以及IT业界所关注的移动搜索和整合搜索技术等问题,对李开复博士进行了专访。 否认Google要造手机 Google要造手机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四个月,昨日,李开复否认了要造手机的说法,而是承认“Google花钱买了一个公司,然后经过一两年的开发,生产了世界一流的手机操作系统,目前已经无偿提供源代码给中国移动”。 “艳照门”互联网无罪 既然移动搜索技术和整合搜索技术的应用都是基于对用户个人个性化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后进行的,那么,如何看待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保密?李开复阐释,Google将从技术上保证,所有员工都不可能看到具体用户的使用信息。 对于已经登录互联网的信息,例如“艳照门”事件,如果没有Google这些搜索工具,更多的上网者是不可能迅速且大量获知的,Google是不是网络信息泛滥的“助推器”?李开复并不完全认同:“一些负面信息的出现,不能怪罪于互联网和搜索引擎,而是责任归己——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隐私信息负责!” 软件外包仅是过程 重庆正在大力发展以“软件外包”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对此李博士认为,对重庆的信息产业而言,外包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过程,但不是唯一过程。他认为,服务外包是一种较好的培训模式,是相对低利润的,是用人工换来的低利润。他认为,重庆其实可以在这些方面继续进行拓展,发展信息产业不能主要依靠外包,更要发展内需。 李开复告诉记者,重庆发展信息产业与所有的城市是站在相同平台上的,但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有:人才数量和成本优势、城市居住的吸引力、政府的足够支持。此外,能不能提供创业的可能性也是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李开复博士小资料 祖籍四川华阳,1961年12月3日生于中国台北,11岁时游学美国。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1998年7月任微软公司副总裁,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2005年7月从微软跳槽至Google,担任其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一职。因十分关心中国青少年教育,有“大学生的精神教父”之美誉。 复言 跳槽不要单纯为了收入 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 如果你找到了合适的职业,自己很感兴趣,可以选择就业。不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如果找到了喜欢的职业可以选择就业,如果希望自己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者不喜欢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希望换个方向,可以选择考研。 李开复:四种人可向Google投递简历 李博士希望有四种人可以向Google投递简历:个人曾经做过极有创意的网站;发表过非常好的论文;编写过10万行以上的代码;在优秀的互联网团队工作过。 “Google是一个追求员工快乐的企业,我们给予员工20%的自主时间,其实是在激发他们的潜能。”李开复非常乐于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企业文化,“Google的Gmail、社交网、Google输入法、谷歌春运地图等很多了不起的产品都是员工在这20%的快乐时间里激发出来的。”本组稿件均由记者汪再兴陈东岳通讯员杨柳采写 |
|
来自: iversion > 《KaiFu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