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T们的集体婚礼(组图)(2)

 子 曰 2008-04-15
  ■ 文/丁 力,曾任金田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助理,现为专职金融作家

 

  目前进展

  2008年2月,ST雅砻(600773.SH)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向同成投资转让全部资产和负债的同时,收购银丰中药港100%的股权。完成后,预计银丰置业将持有公司53.20%的股权,从而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二次重组即将顺利启动。

  可能的发展趋势

  从债权银行接受3000万股股票质押,以换取5.3亿元担保的转移来看,银行肯定是希望物有所值,在上市公司的未来某个时点兑现收益。如果这种推测能实现,那么在不远的将来,ST雅砻股价将达到17~18元。

  而承担债务的同成投资公司,也可能随着ST雅砻重组成功和业绩改善而获得一笔不可忽视的优质资产;同时,如果中科健重组成功,同成投资接受过来的巨额担保自然获得解除,前景变得光明。

  案例调研

  2008年初,福建地产富豪陈存明将入主ST雅砻的消息在2月中旬即获得ST雅砻的公告证实。而事实上现第一大股东新联金达2007年1月才从金珠集团手中获得控股权(2007年1月正式过户,但实际上2006年就已完成对管理层的调整),然而仅1年多时间又欲将控股权拱手相让,到底意欲为何?

  受挫“担保圈”

  ST雅砻董事长王德银坦言,退出控股地位也属无奈之举。新联金达入主ST雅砻后,曾在主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致力革新,并在2006年成功实现了扭亏。但由于前些年与中科健业务往来形成的5.3亿元巨额担保的存在,使公司几乎不能从银行获得任何新增贷款,后劲乏力。

  显然,要想让ST雅砻彻底摆脱困境,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担保”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上。

  按照惯例,为保证公司对外担保义务的顺利解除,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新联金达投资有限公司指定汤石伟和郭英共同出资设立同成投资公司。但是,担保的转移不是第一大股东和“承债公司”两方面就能说了算的,还必须得到债权方的认可。于是,就又陷入谁先谁后的怪圈。如果债权方不认可,新东家就不敢轻易从“次新东家”北京新联金达手中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而如果没有新东家接手,债权方也就不敢认可担保的转移。尽管当事各方想尽了各种前人采用过的方法,也没有找到打开ST雅砻“担保圈”的“钥匙”,最后,不得不自己创新。

  债权银行的“解套法”

  新“钥匙”是建立在全流通基础上的。

  具体做法是:新资产的注入与担保的解除将合并进行,资产注入完成后,由“次新东家”北京新联金达和“新东家”广西银丰置业合计将持有的ST雅砻部分股权共计3000万股股份质押给债权银行,作为总共5.3亿元人民币担保的履约保证,从而将5.3亿元担保剥离出上市公司主体,彻底化解上市公司担保风险。

  债权银行之所以敢接受以3000万股的股份质押,换取5.3亿元的担保转移,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全流通。也就是说,这3000万股是可以或即将可以直接上市流通的,或者说是可以或即将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兑现卖出的。在这个前提下,只要公司的股票价格达到一定的价位,比如达到每股17元,银行就可以收回或至少基本收回相当于全部贷款的现金。对于银行来说,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情。

  如此三方皆大欢喜:上市公司甩掉“担保”包袱就可以轻装前进;老股东和次新股东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出让部分股权为债务和担保买单换回剩余股权增值;债权银行则通过上市公司股权增值收回或部分收回原本可能成为呆账的贷款。 

  2008年2月中旬,ST雅砻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向同成投资转让全部资产和负债的同时,以向银丰中药港全体股东(银丰置业和同成投资)非公开发行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方式收购银丰中药港100%的股权。根据本次拟购买资产的暂估价值约人民币21亿元及本次非公开发行价格6.56元/股,确定本次非公开发行的数量拟不超过32000万股。其中,向同成投资增发股票为2800万股,向银丰置业增发股票不超过29200万股。最终发行数量在拟购买资产的价格经评估结果确定后,提请股东大会确定。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收购银丰中药港100%股权完成后,预计银丰置业将持有公司53.20%的股权,从而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公告宣称将在2008年3月24日召开公司2007年年度股东大会。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ST雅砻二次重组将顺利完成。

  未来发展的预期

  1.三大主业值得期待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二次重组最终实现三方共赢的前提是“上市公司经营质量逐步提高”。那么,我们对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有何预期呢?至少,有三项业务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一是玉林中药港项目,预计2008年10月份完工,2009年1月正式运营。二是藏药题材,其藏药基地位于西藏山南的雅砻地区,被公认为“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三是冬虫夏草经销,2007年6月,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最大的虫草经销商——梅邦虫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独家经营其拥有的“布达拉宫”牌虫草在国内市场的销售。

  2.未来股价预测

  从债权银行接受3000万股股票质押,以换取5.3亿元担保的转移来看,银行肯定是希望物有所值,在上市公司的未来某个时点兑现收益。甚至,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债权银行得到了某种承诺,承诺他们期望的目标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实现。如果这种推测能实现,那么ST雅砻股价不久将达到17~18元。

  3.“承债公司”的最终出路

  在本次重组中,承担承债任务的是同成投资公司,甚至包括雅砻在册职工的安置。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同成投资就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承债载体”而没有任何前景了呢?

  不是!同成公司至少还有两个希望。一是它拥有通过定向增发获得的2800万股ST雅砻股票,随着重组成功和业绩改善,将转变为一笔不可忽视的优质资产。二是它承接的5.3亿元人民币的担保,虽然至今仍是个巨大包袱,但是该笔债务的贷款方中科健公司并没有破产,目前正在进行债务重组,一旦中科健的重组成功,同成公司接受过来的巨额担保自然获得解除,相当于同成投资获得了解放。所以,“承债公司”的最终出路或许并没有人们现在担心的那么可怕。
ST北生:重组胜负手

  ■ 文/邓文渊,东吴证券研究所分析师

  目前进展

  ST北生(600556)公司于2008年1月30日与中能国际石油勘探(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能石油)全体股东签订《资产重组协议》,以资产置换和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公司资产重组的相关法律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可能的发展趋势

  重组方投入资产手续问题将于今年上半年有望完成;重组完成后,北生将是一家集重化工与生物制药、港口物流(中能石油在海外采油,没理由不利用北部湾这么多的港口)的多元化上市公司。但是,看似尘埃落定的重组,却还隐含了许多变数。

  案例调研

  ST北生原名北海通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7日,公司4532万股社会公众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简称“北生药业”。由于公司2006年度每股收益仅-0.68元并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公司股票自2007年5月8日股票简称变更为“ST北生”。2007年10月31日北生药业董事会发布预亏公告。重组成为ST北生再生必走一条华山路。

  看起来很美的阳关道 

  政府的态度明朗:

  ST公司的中国式重组,政府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幸运的是,此次ST北生的重组,从政府的角度看,无论是上至国家还是下至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支持ST北生与中能石油的联姻。

  从国家层面考虑,尤其是这次的冰雪灾害,促使政府对能源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市场化改革、价格制度、能源规划、行业垄断、煤炭生产、安全监管、铁路运输、海路运输等问题都进入一个高层次的协调进程。多样化能源安全的战略成为一个必然选择。而此次中能石油重组ST北生,完全符合国家战略运行。因此可以有理由相信,国家证监会不会为这次皆大欢喜的重组设置障碍。

  而如果站在地方政府角度看,ST北生被中能石油重组后,北生将是一家集重化工与生物制药、港口物流(中能石油在海外采油,没理由不利用北部湾这么多的港口)于一身的上市公司,更加符合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生物制药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样对于广西省尤其北海市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消息。

  咸鱼也想翻身

  ST北生已经不止一次心急火燎地公开拍卖公告。2007年12月13日,北生集团所持的ST北生4201.68万股股份在广东省拍卖行三楼拍卖厅宣告流拍,这已是ST北生第四次就股权公开拍卖发布公告,5月22日、8月20日、11月26日上述标的拍卖或协商处理或取消或暂停。

  ST北生早不想再过这种紧巴巴的日子,是此次重组的最大动力。在与中能石油定情之前,ST北生已与多家企业就重组事宜进行了谈判,光大证券、浙江广厦都曾传言要入主ST北生。这充分表露出ST北生早日奔小康、摆脱资金断流残局的心迹。而由于债务原因,ST北生的股权已经多次被深圳中院、广州中院、绍兴中院以及广西高院等法院轮候冻结。

  在大牛市中,手里握有ST壳资源这副好牌的北生集团,和中能石油联姻,成为ST北生一次极好的救赎机会。

  根据公司与中能石油全体股东签署的《资产重组协议》,置入ST北生的资产为中能石油的100%股权。资产重组的具体方式是,中能石油全体股东以其各自所持有的中能石油股权合计43.35%购买公司全部资产和除银行债务、利息、税费之外的公司经营性负债(具体数值以经审计评估结果为准)。同时,公司向中能石油全体股东以每股5.58元发行不超过5亿股新股,用于购买中能石油全体股东剩余的股权合计56.65%。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及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北生药业将拥有中能石油的100%股权,其主要资产为位于中亚吉尔吉斯坦国的62平方公里油气田开采权及配套资金。

  如果重组成行,ST北生的总股本变为73008.75万股,中能石油大股东赵启功将持有ST北生18.98%的股权,位居第一大股东;原大股东ST北生集团的何玉良持股比例被稀释至5.76%。

  这也正是ST北生傍上中能石油这种有行业优势的大款的本意,何乐不为呢?

  也可能变成独木桥

  中能石油化缘无门?

  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中能石油股东计划增资120000万元现金,其中15000万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10500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完成增资后中能石油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0万元。增资中作为增加注册资本金的15000万元已经到位,中能石油已于2008年1月28日完成工商变更手续。剩余的105000万元尚未完成,要由几个大股东深圳裕达盛(5亿)、东阳东孚(2.5亿)、北海恒有源(2.5亿)、北京阿金(0.5亿)完成。裕达盛是搞风投的,问题不大;东阳东孚是浙江广厦旗下的公司,也应有钱;北京阿金是赵启功的关联公司,估计也不会从中作梗。变数就在于恒有源,多数资产已被冻结。如果完不成增资,股东大会就不能召开,重组只有搁浅。

  财务操产埋雷太多

  本次重组进程中,财务操作还存在很大的隐患。

  首先,中能石油目前只提供了无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出具的三年的财务报表,而重组方案的最终确定须以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出具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准。

  其次,有关于中能石油在吉国62平方公里油田开采权的价值评估和公司整体评估、中能石油赢利预测及重组后上市公司的赢利预测正在进行中,最终方案以审计评估结果为准。

  有关资产评估、赢利预测初步结果均为相关中介机构在特定前提假设下完成的,如果这些前提假设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不存在、任何一个假设不成立,将直接导致资产实际价值、实际赢利状况的重大改变。

  广州中院的拍卖玄机。

  去年北生已经阻止了广州中院的拍卖活动,但是广州中院随时可能把冻结的股份拍卖。如果北生的股票被别的机构或公司拍走,何玉良的控股权会受到威胁,重组又有可能节外生枝,重组方会顾忌ST北生的壳不干净。
ST阿继:停滞之后等待爆发

  ■ 文/曹中铭,独立财经撰稿人

  目前进展

   *ST阿继(000922)经历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夭折以及控股股东欲转让控股权闹剧之后处于停滞阶段。

  可能的发展趋势

  1.哈电集团转让*ST阿继控股权,*ST阿继最终被哈电集团“甩掉”,个中存在违反股改承诺的可能。

  2.哈电集团吸收合并*ST阿继,同时发行新股在A股IPO整体上市,有难度,并非不可行。

  案例调研

  2008年1月16日,*ST阿继发布业绩修正预告称,因本公司于2007年12月28日收到哈电集团转给本公司的哈尔滨市财政局2007年度财政补贴人民币7000万元,根据公司2007年年度财务快报,预计业绩预告期间赢利500万元左右。2007年度赢利,预示着*ST阿继目前已经没有了暂停上市之忧。

  *ST阿继1999年6月18日在深交所挂牌,其业绩除了上市头几年稍强之外,之后便开始加速回落。而从2005年一季度开始,*ST阿继便踏上了亏损之旅,没有实现过赢利,也为其可能被暂停上市埋下了伏笔。因此,哈尔滨市财政局的财政补贴犹如“及时雨”,给予了*ST阿继更多喘息的机会,也为其进行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然而,*ST阿继的重组之路并不顺利。

  曲折的重组

  在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下称哈电集团)出手之前,*ST阿继的控股股东为阿继集团,阿继集团是哈电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哈电集团则是*ST阿继的实际控制者。

  *ST阿继身上有许多上市公司的“影子”。控股股东阿继集团当时将其最优质的资产装入上市公司,自身没有了赢利能力与资金来源,于是上市公司又“反哺”控股股东,其银行贷款、相关的费用等几乎都要由上市公司来承担,这无形中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负担与压力,也使*ST阿继不堪重负。阿继集团先后累计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超过4.48亿元,巨大的负担最终压垮了上市公司。

  针对上市公司债务包袱重,经营出现严重危机的状况,*ST阿继董事会在确定2006年的主要任务时,将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希望在当年内实施,以解决巨额银行负债和大股东资金占用以及企业的历史包袱等问题。

  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愿望无疑是好的,方向应该说也是正确的。上市公司也同有意向的几家投资方进行了初步接触,其中就包括哈尔滨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但最终没有达成实质性合作意向,也未签署任何意向书或相关协议。*ST阿继欲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就此夭折,其前途也变得扑朔迷离。

  哈电集团从后台走向前台

  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一直是市场的一大顽疾,也普遍遭到投资者的诟病。按照阿继集团及其子公司当时的现状,要想其归还占用的巨额资金,显然是勉为其难。而且,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被占用的背景下,*ST阿继的股改也无法启动。在2006年的最后时刻,*ST阿继的实际控制人哈电集团终于出手了。

  实际控制人从后台走向前台,对于上市公司的清欠、股改、重组实施的是“三合一”的整合方案。哈电集团和阿继集团承诺的清欠方案为,阿继集团向哈电集团出售所持有的16413.5万股*ST阿继股票,用股权出售获得的现金清偿大股东占款2.16亿元;同时,通过与债权银行协商,阿继集团以代*ST阿继承担银行债务的方式清偿大股东占款1.74亿元。另外,哈电集团承诺,若以上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则由哈电集团于2006年12月31日前代替阿继集团清偿资金占用。

  根据*ST阿继2007年1月4日的公告显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巨额资金清偿完毕,也为*ST阿继的股改扫清了障碍,而哈电集团则成为*ST阿继的控股股东。2007年3月16日,*ST阿继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相关股东会议审议通过。

  从2006年12月22日*ST阿继因重大事项须披露停牌至2007年4月11日改革实施完毕并开始交易,公司股价从3.71元涨至9.60元,涨幅为174.91%。

  一个烫手的“山芋”?

  清欠与股改都顺利完成,并且大股东还承诺“择机启动资产重组工作”,以“实现上市公司的战略转型”,*ST阿继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哈电集团并没有“择机启动资产重组”,而是在“择机”进行股权转让。2007年10月8日*ST阿继的公告表明,控股股东哈电集团拟向东兆长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让*ST阿继的控股权。而在这之前从2007年4月11日改革实施完毕到9月28日,公司股价从9.60元涨至16.41元,涨幅为88.56%。

  2007年10月18日,*ST阿继发布了姗姗来迟的公告,终结了大股东转让控股权的行为。10月30日,*ST阿继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对大股东如何履行股改承诺依然没有只言片语。从18日复牌至30日,连续7个交易日跌停,*ST阿继的流通市值蒸发了约8.4亿元。

  尽管转让最终未能成行,但哈电集团明显违反了“所持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的承诺,也招致市场的普遍质疑。由于违反股改承诺须承担相关责任,因此哈电集团欲转让控股权的目的没有达到。

  哈电集团之所以想将*ST阿继的控股权拱手相让,是因为当时承诺的自动控制相关资产注入有一定的难度,该项资产其实已被划拨到哈电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哈动力旗下。也就有了*ST阿继10月18日公告中“资产注入存在一定障碍,有不确定性”等字眼。

  资产注入有障碍,转让控制权又违反了承诺,而不履行承诺又要承担相关责任,*ST阿继无疑成为了哈电集团的一个烫手的“山芋”。

  *ST阿继将何去何从?

  截至目前,哈电集团在*ST阿继的资产注入方面没有丝毫的进展。上市公司只是表示,控股股东哈电集团将严格履行股改承诺,在禁售期内不转让*ST阿继的控股权,并推进对*ST阿继的资产重组方式,最大限度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但是,在禁售期内不转让*ST阿继的控股权,并不意味着禁售期满后不再转让。2008年4月11日,哈电集团12个月不转让所持股份的期限将满,谁又知道是否会重复转让的故事呢?当然,如果哈电集团最终转让了*ST阿继的控股权,在此前又没有启动资产重组工作,以实现上市公司的战略转型,那么,其违反股改承诺将是不争的事实。

  摆在*ST阿继面前的命运无非是如下几种:一、哈电集团以优质资产注入阿继,先恢复造血功能,问题在于,哈电集团本身已没有什么优质资产;二、哈电集团转让*ST阿继控股权,个中存在违反股改承诺的可能;三、吸收合并*ST阿继,同时发行新股在A股IPO整体上市,有难度,并非不可行;四、借用香港上市的哈动力回归A股市场来拯救阿继;五、*ST阿继维持现状,在继续遭到连年亏损后直至暂停上市与最终退市,彻底与证券市场说“拜拜”。
ST渝万里:大股东隐藏幕后静待新嫁

  ■ 文/黄 昆,中国证券网特约撰稿人

  目前进展

  ST渝万里(600847)2007年11月30日第一大股东南方同正与第二大股东机电控股拟进行股权协议转让,等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生效。

  可能的发展趋势

  二股东机电控股与渝富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渝富模式”,引进相近行业经验丰富的实力大股东,现有大股东南方同正位居幕后积极配合以待脱身。

  案例调研

  ST渝万里的重组历程


  重庆在A、B股上市公司总计30只,仍为特别处理的个股有5只,消息面上唯一比较平淡的个股就是ST渝万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唯一”本身代表的就是ST渝万里作为稀缺资源的重大机会。

  现在的万里电池,已经是历史上第二次更名为“ST渝万里”。早在1999年4月23日,万里电池就因为上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而被ST,而在2003年5月16日,刚摘帽不久的万里电池再次因为同样的原因重新戴上ST的帽子。

  其实从万里电池第一次被ST开始,重庆市就开始了对其重组的努力,从那时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三次重组:

  1.2000年5月,重庆市国资局国家股4876.3万股中的2600万股转让给北京新富。

  2.2002年,北京新富将其持有的公司2600万股法人股全部转让给北京科技园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3.2004年11月5日,北京科技园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再将这2600万股法人股转让给深圳南方同正投资有限公司。

  然而由于新股东在入主后既没有展开有效的重组措施,也没有注入新的资金激活企业,使得万里电池虽然经历了三次重组,却从来没有真正地发生过变化,重组所带来的变化似乎只是停留在股东的更替上。

  南方同正入主后,ST渝万里基本面上并没有过多的变化,2005年ST渝万里出现亏损,2006年仅仅依靠一笔巨额土地出让金勉强赢利,2007年前三季度全部亏损,并且公开信息显示,由于原材料大幅上涨,企业于8月份出现停产,2007年再次亏损几乎已成定局。

  ST渝万里再次重组的积极信号

  重庆市会放弃ST渝万里的重组新生之路吗?当然不会!

  虽然从现在看起来,ST渝万里基本面上还比较平静,但我们也不难发掘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2006年4月开始,根据重庆市“退二进三”(第二产业从市区撤出,以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产业布局计划,ST渝万里开始启动整体搬迁项目,确保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资金环节,来自于2006年12月22日重庆渝富公司整体收购ST渝万里经营用地与房产所带来的土地出让金。重庆渝富正是重庆市政府多次创造重组神话的“渝富模式”的核心平台,这表明重庆市政府实际上已经介入到了ST渝万里的再次重组之中。也正是因为这笔巨额土地出让金,使得ST渝万里在2006年实现赢利,避免了连续两年亏损的不利局面,由此可以推测重庆渝富在2006年行将结束之际闪电出手,很大的可能性也是重庆市政府在为ST渝万里赢得充分的重组时间。

  2007年4月,ST渝万里宣布由“重庆万里蓄电池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万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被市场视为ST渝万里将借助整体搬迁,实现产业升级再造,重新塑造新万里形象的信号。

  2008年1月8日,ST渝万里通过《环保搬迁及解决改制遗留问题职工分流安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职工安置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自从2006年重庆渝富在ST渝万里现身之后,虽然企业业绩持续滑坡,但是“企业整体搬迁——产业升级——解决职工安置问题”这些步骤还是在一步一步稳步推进的,而在此过程中代表重庆市政府的两家公司重庆渝富和机电控股都显示出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这给市场释放出了十分良性的政府层面信号。

  ST渝万里的重组前景

  在企业重组中最难处理的问题往往是大股东占款问题和债务问题,而在ST渝万里的所有公开信息中,并不存在上述问题,对ST渝万里来说,需要的只是大股东的一套实质重组方案。

  在收购ST渝万里之前,南方同正基本上可以说是个纯正的制药企业。所以2004年收购ST渝万里之时,市场的第一反应是南方同正要让赛诺生物借壳上市,但之后赛诺借壳上市被证实为传闻,这也使市场对当初南方同正的大股东宁维松收购ST渝万里的动机充满疑问。

  从常理上说,南方同正主要的经营经验都在于制药行业,不会贸然跨越到电池行业来发展,ST渝万里在其入主至今的经营过程也证明了南方同正并没有在ST渝万里身上花费太多的工夫,相反是另一家南方同正旗下的上市公司海南海药开始慢慢走上了复苏之路。不论宁维松当年收购ST渝万里的动机何在,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不为ST渝万里装入新的制药资产,ST渝万里对南方同正的价值就仅仅只是一个壳资源。

  2006年以来重庆市政府主导的ST渝万里企业整体搬迁、产业规划、企业更名种种迹象表明,ST渝万里的未来很可能仍然将向着电池能源和电动车行业发展,重要的只是,在整体搬迁完成后,会由谁来主导新的产业升级。由于南方同正近几年并没有显露出进军电池行业的兴趣,且其本身也不具备重庆市政府认可的领导ST渝万里实现产业升级的经验,所以ST渝万里同样通过“渝富模式”,引进相近行业经验丰富的实力大股东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发现,在2006年开始的ST渝万里一系列重组动作过程中,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南方同正始终保持着相当低调的态势,频频出现在前台的反而是重庆渝富和公司第二大股东机电控股,这似乎也在暗示南方同正与重庆市政府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前者对ST渝万里的重组进程采取的是配合而不是第一大股东应起到的主导作用。

  有理由相信,重庆市政府不但主导着ST渝万里的搬迁重组工作,而且主导着新实力股东的选定工作,而南方同正在此过程中却可能已经退居二线配合,只等和未来的新股东交接股权,而ST渝万里真正的重组大幕要在新股东走向前台之后才会拉启,这或许也是ST渝万里是目前重庆ST板块中基本面唯一保持沉默的原因。
 ST金杯:华晨能否重组成功

  ■ 文/文 明,东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

  目前进展

  2007年9月24日,华晨汽车集团明确表示:华晨汽车集团目前尚无重组ST金杯(600609)的计划,并且在未来三个月内,华晨汽车集团也没有重组ST金杯的重大举措。

  可能的发展趋势

  ST金杯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稳定,推倒重来式的重组并不可取,可行的方案就是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另外华晨集团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进一步融资的需要。未来的重组可能性很大。

  案例调研

  政府有意“拉郎配”


  市场对华晨重组ST金杯,资产注入的预期由来已久。

  2007年7月华晨汽车在纳斯达克退市,丧失掉了在美国融资的渠道,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一直在谋求恢复内陆市场的融资功能,包括内陆整体上市及向已有上市公司注资都在计划中。事实上,这种朦胧的预期和猜测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由于华晨宝马二期扩产、沈阳A级车项目、四川绵阳华瑞项目以及华晨后续新车型的自主研发以及新产品投放都将产生庞大的资金需求,仅靠银行贷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从公司公开的信息分析,比较可能的方案是:公司首先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财务结构,然后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进一步融资。

    再加上金杯与华晨、宝马的特殊关系、汽车产业在辽宁省的地位、金杯对恢复融资资格的需要等等,都使华晨重组ST金杯拥有了丰富的预期。更要命的是ST金杯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重组边缘,不重组就要退市。一些上市公司已无持续生产经营能力时都在想办法保牌,更何况ST金杯目前的生产经营都在逐渐走上正轨,其作为辽宁省的汽车名片,走入退市这一步显然是任何一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ST金杯极有可能在省政府的授意下展开新一轮保牌重组大战。通过一系列的资产置换实现扭亏保牌的最终目的。而通过各种公开资料披露,可以发现,ST金杯也的确是在向着这一方向努力。

  重组方式的猜想:

  1.ST金杯股权拍卖

  2007年12月25日,上海壹信拍卖有限公司、厦门中正将公开拍卖厦门和生的10,967万元债权。但2007年12月20日,ST金杯发布这部分债权风险警示公告,并向辽宁高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厦门和生与华融沈办签订的《债权转让协议》无效。厦门和生持有ST金杯10,967万元的债权因无人竞拍而流拍。

  这种拍卖股权的方式,本来也是一种改变现在股本结构的方式,但是ST金杯又为什么要阻止厦门和生10967万元债权拍卖?据悉,这是ST金杯想拖延履行债务,进行后期债务重组设想。

  2.债务重组

  ST金杯2008年1月15日发布公告,公司和金杯产业及沈阳轮胎,与工行南站支行、工行南京街支行签署了《以物抵债还款免息协议》,同意对公司及所属企业不良贷款进行以物抵贷、还本免息,以此解决公司长期逾期的不良贷款问题。其中ST金杯偿还工行南站支行现金1.17亿元,以物抵债3.9亿元,并且工行南站支行、工行南京街支行双方减免债务承担人ST金杯、金杯产业、沈阳轮胎三方积欠的贷款利息2.1亿元。

  此协议经辽宁省国资委协调,ST金杯同债权人和债务抵押人协商,同意以债务抵押人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和金杯汽车大厦提供第三者以物抵债。ST金杯将在协议履行后6个月内,将上述债务抵押人提供的抵押资产赎回。

  然而,目前公司的情况依然非常糟:债务包袱沉重,财务费用居高不下;由于整车产量的进一步拉升,造成资金缺口加大;历史遗留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特别是解决职工安置和维护稳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而且公司融资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协议履行后6个月内抵押资产的赎回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新的危机或许又在潜伏之中。

  3.引进新战略投资者

  2007年4月份,华晨汽车制定了资本运作的几种方案,首先是ST金杯向宝马定向增发;其次是华晨汽车回归内陆A股市场;最后是引入除宝马之外的新的战略投资者,比如经销商和供应商。

  这个举措,华晨汽车有其优势。专业研究机构指出:ST金杯的实际控制人是华晨中国,持有90.1%股份。华晨中国在香港上市,旗下有华晨宝马这样的优质资产。在上汽、一汽纷纷在A股整体上市的情况下,华晨系未来通过公司整体上市的概率很大。

  以上三种思路,据内部消息称都已经实施或者上报主管政府机构审批,至今采取哪一种,还没有最后确定。对ST金杯进行分析过程中,笔者从华晨内部还了解到一种可能的新思路,即对上市公司股东结构进行重组,引进供应商和国外大的经销商参股ST金杯。

  迷离的重组

  机遇


  华晨集团旗下有三个上市公司:ST金杯、申华控股和在港上市的华晨中国。申华控股多为投资性资产,生产型资产不多,不太适合集团的整体上市,而华晨中国回归A股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因此自然而然把目光锁定到了ST金杯身上。

  此次重组的另一个润滑剂,是200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论坛中,建议的辽宁省政府重视对ST类公司壳资源的利用,鼓励区域内外的企业收购、兼并本地壳公司,这为ST金杯的重组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

  障碍

  正当上下全力期待华晨集团充分利用ST金杯的壳资源作为融资平台的时候,主角华晨集团对于借壳ST金杯却态度不明朗。目前,笔者没有得到关于华晨集团未来发展规划中企业融资战略中所涉及ST金杯重组的任何官方公开材料。甚至祁玉民否认了此前媒体报道的将通过重组ST金杯进行融资的消息:我们资金需求量很大,压力也很大,会全方位地来融资,但并没有重组ST金杯的计划。

  当然,这也许和ST金杯债务负担沉重有关,从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数据看,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企业面临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企业有可能面临企业经营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综合来看,巨大的债务压力是企业重组路上的障碍。
 S*ST源药:过五关起死 斩六将回生

  ■ 文/本刊特约记者 沈 玮

  目前进展

  2007年12月28日下午5点,在合并网络投票后,S*ST源药(600656.SH)的股改方案以72.26%赞成票获得通过。在濒临退市的最后三天内,实现了惊险逆转。

  可能的发展趋势

  2008年3月10日,S*ST源药公告称,预计通过资产注入实现捐赠利得14500万元左右(数据未经审计),计入营业外收入。据此,公司财务部测算本公司2007年度业绩为盈利。如果不出意外,4月份年报公布后,S*ST源药将扭亏为盈,恢复上市,主业也将从医药转为环保。

  案例调研

  上海华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系沪市最早上市的“老八股”之一,是华源集团打造医药产业的最早平台。彼时的华源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和纺织集团。

  2005年底,华源集团资金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遭遇银行集体逼债。在国资委的授意和领导下,同样作为央企的华润集团开始对其全面托管,并开始了对华源集团的系统性重组。

  沦落到生死边缘

  受到债权银行停贷和逼贷的压力,作为华源系子公司的华源制药,也开始进入业务的低潮期。由于公司主导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下滑,综合成本上升,同时受到整个华源系遭遇银行缩贷的压力,华源制药的资金也出现流动性危机,现金严重匮乏,公司难以继续正常经营。

  而一场财务造假风波,更是将其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最终,公司承认财务披露失真,2005年业绩由盈转亏。因重大财务造假,华源制药被上证所责令带上“*ST”退市风险警示。

  很长一段时间,外界猜测,华润集团将采取集团内注资的方式来拯救S*ST源药。作为“华源系”8家上市公司中的一员,华源制药的资产主要包含江苏江山制药、浙江华源科技和江源热电有限公司,由于其资产较为简单,盘子较小,是一个理想的“壳”。华润一度希望将自己旗下的某家公司借壳上市,当时传闻最盛的就是刚刚被纳入“华润系”的国信证券,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2006年度报告发布之后,由于连续三年亏损,S*ST源药在2007年5月25日被暂停上市。华润重组华源是国资委指导下的央企重组范本,华源制药是老八股之一,无论从哪个层面分析,源药似乎都不该退市。

  事实上,华润也开始为源药寻找新的东家。按照华润的规划,新东家将整体接盘源药,包括承接其4个多亿的债务,而华源可以无偿让出控股权,还可以贴补几千万的资金给新东家。与外界猜测内部重组不同,华润希望采取引入一个新的投资人入场的整体重组的方式。

  “救世主”踉跄登台

  广东方达集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华润的视野。

  东莞市方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9日,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包括废旧轮胎常温环保处理,热力节能系统工程、工业制造、商业地产等,资产规模超过20亿元。

  根据方达和华源方面达成的协议,这是一个“承债式”重组。华源生命将其持有的S*ST源药41.09%股权、共计6166.94万股转让给方达集团,由方达集团控股S*ST源药。其后,方达将集团环保类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上市公司的主业盈利,进而恢复上市。

  2007年6月19日,S*ST源药公告了这一重大重组事宜。虽然不是此前小股东们翘首以待的证券类资产,但环保类题材也是市场的热点之一。而且,这也是华润入主华源之后,对华源系上市公司的第一次大规模重组,颇为引人关注。

  按照重组方案,方达以每股1元的价格收购华源生命持有的6166.94万股的源药股权,同时将承接源药目前4个多亿的债务。根据S*ST源药停牌时的价格(6.29元/股),方达集团受让的上述6166.94万股份,市值可达3.87亿元。

  与此同时,方达将对源药注入公司旗下的环保资产,市场价值4亿左右。只要源药复牌之后的价格保持在6元左右,方达的获益就是将近4个亿。而卖出诸如江山制药在内的源药现有资产,也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获利。以主营维生素C业务的江山制药为例,由于维生素C价格整体上涨,预计江山制药当年的净利润能达到几千万。

  当然,障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目前转让的标的股权仍处于司法冻结状态。方达方面开始马不停蹄地接触债权银行,希望解除股权冻结,早日完成过户。

  希望与失望交织

  让方达没有想到的是,除了债权银行外,华源制药的核心资产江山制药和江源热电所在地的政府——靖江市政府,居然也会成为公司重组的障碍之一。

  原来,在方达入主之前,与华源接触最深的就是江苏靖江市政府。靖江市政府一直希望能够出面重组S*ST源药,将这个壳资源争取到靖江。2007年4月,华源方面和靖江方面曾签署了一个意向性协议,由靖江接盘源药,承接全部债务,同时由华源方面补贴资金3000万给靖江,作为对债务的补偿。

  然而,靖江政府虽然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一直在尽心尽力地推动重组,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是对于置入什么资产内部仍存在分歧。虽然最终决定由靖江市国资委控制的国有企业作为重组方,却不可能按照重组协议书,在15日内提交详细的重组方案,重组的进度很慢,已经不可能在规定的最后期限(6月30日)之前完成重组。于是华源开始接触其他的重组对象。

  事隔两月,名不见经传的方达集团突然杀入重组,并迅速和华源签订协议。华源方面认为,公司此举是出于对上市公司负责,靖江方面却大为光火。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谅解。

  然而,江山制药和江源热电都辖属靖江市政府。纠纷解决之前,方达的入场审计也困难重重,无法进行。同时,江苏华源持有的江山制药42.05%的股权也已经被靖江法院冻结。

  一时间,场面陷入僵局,重组不得不短暂停滞。而一旦方达重组落空,源药因为复牌时间临近,再无重新选择重组方的可能,退市将不可避免。这种情况无论对华润、源药还是对靖江当地,都是一个坏结果,可以说无人得益。

  最终,博弈之下,方达方面和靖江政府达成妥协,将江山制药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卖给靖江方面,作为对后者的补偿。而这部分差价,则由方达拿出额外资产填补。

  与此同时,方达集团也取得了债权银行的支持,股权解冻在即。两个障碍都被顺利扫除,源药迎来新生的机会。

  2007年8月31日,方达集团以71.88万元价格拍得S*ST源药41.09%的股权,S*ST源药的重组进入实质阶段。

  利益相关者的惊险博弈

  由于S*ST源药的控股股东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所持S*ST源药的股份一直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因此S*ST源药被暂停上市之时,还没有完成股改。

  方达入主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源药的股改。而方达给出的价格,则让此前非常支持方达入主的小股东们一度对方达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方达提出的股改方案包括公积金转增、资产无偿注入和业绩承诺。公司潜在实际控制人麦校勋(方达集团董事长)及第二大股东许志榕将其合计持有的东莞市方达环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无偿注入上市公司,并对公司2008、2009年业绩作出了承诺,两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一个亿。

  同时,增加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同比例转增股本,同时向流通股股东定向转增股本的方案。公司以现有总股本1.5亿股为基础,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3股,同时,公司以现有流通股股本8200万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每10股定向转增0.7股。也就是说,流通股股东每持有股改前的10股流通股将变为股改后的13股流通股。

  但一些流通股股东仍然认为,应该在股改对价中增加转增,并且定向转增给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只定向转增0.7股,重组方的诚意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股改结果公布是在2007年12月28日源药股东大会召开后,如果股改未获通过,留给重组方的时间只有最后3天,其中12月31日周一是2007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方达方面则反复强调,如果股改不能通过,方达绝对不可能在最后3天用现金保牌,也不会再注入相关资产。这也意味着,源药将不得不退市。

  最终,源药的命运还是有惊无险。

  2007年12月28日下午5点,在合并网络投票后,S*ST源药的股改方案以72.26%赞成票获得通过。虽然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仍有六位投了反对票。

  S*ST源药在2007年经历着类似三级跳的跌宕命运。先是身陷财务造假丑闻,因为连续3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从预期大股东旗下证券资产借壳而一路狂飙,到希望落空股价飞泻;在最后时刻终于迎来了愿意接盘的民营企业方达集团,但方达的入主又屡生波澜,先后遭遇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和股权冻结的压力;面对公司小股东的质疑,公司的股改方案也是一改再改……

  从华源制药到S*ST源药,再到未来的“方达环宇”,作为央企重组范本中的*ST股,S*ST源药几乎碰到了重组过程中所有的困难类型。S*ST源药一路有惊无险地走来,现下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股改方案的最终通过,意味着S*ST源药成为方达环宇控股股东。
ST科健:转身的变数

  ■ 文/本刊记者 王孟龙

  目前进展

  2007年7月24日,ST科健(000035.SZ)宣布,因正在协商重大债务重组等事宜,公司股票于7月24日起停牌。直到半年后的今天,仍然是继续停牌。

  可能的发展趋势

  未来ST科健可能华丽转身成为地产股,认购科健定向增发股票的是同方集团旗下五家地产公司。

  虽然方案已经获得董事会议及股东大会通过,但是能否通过证监会审核还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证监会是否会认可同方集团以24.8亿元的资产为37亿的债务作担保,尚存变数。

  案例调研

  与众多濒临退市的*ST公司相继公布扭亏预案和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繁荣”景象相比,ST科健似乎有点过于低调以至沉闷了,最近几个月一直没有新的内容。

  借壳之争

  记者辗转找到深圳市银监局、深圳市银行同业公会、“科健金融债委会”几家主席单位的有关人员,得到的“标准答案”是“有重大进展”,但都说不出很具体的内容。询问上市公司方面的人员也未求证到多少有价值的新线索。而致电传说中的重组方同方控股集团,统一口径的答复是“你去问我们老板”。

  于是,记者根据在网上能够发现的一些蛛丝马迹,转而向“外围”寻找新的线索。

  通过在某家债权银行资产保全部工作的负责人了解到科健前期债务重组的一些情况。据该负责人介绍,由于科健的总体债务非常大,涉及的银行家数也很多,所以很早就成立了“金融债权人委员会”,并且率先推进了债务重组。

  因科健无法通过继续发展主业来支持债务的清偿,所以在2007年8月份“债委会”就开始积极推动重大资产重组,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拔财务顾问,先由财务顾问拿出重组草案,然后“按图索骥”地寻找符合条件的重组方,先后有过几家公司“应征”,包括后来转向ST万杰借壳的“鲁商集团”。由于几家“应征方”都曾经“志在必得”,重组条件也就“水涨船高”了,最终“同方控股”报出“送1.1亿股”的“天价”而入选。

  记者向“鲁商集团”求证时,其答复是“我们在找壳对象上并不那么执着,并非非某个壳不取,而是根据综合条件的好坏来做决策,这个综合条件包括重组的对价、对重组环境复杂程度的判断、最终完成重组所需要的时间等”。由此看来,重组科健要比重组万杰更难一些。

  同方的顾虑

  究竟难在哪里呢?

  据业内专业人士分析,如果单言科健的“壳”本身、其质地还是很优良的:盘子小、只有15000万股,股价低、停牌前的价格不到5元,大股东控股比例高、超过43%。若以目前流行的“吸收合并”或“定向增发”等方式进行重组应该是非常容易完成的。其问题应该出在债务重组方面。

  按以前媒体曾经公开披露的信息:科健一揽子债务37亿元的全部清偿要通过用1.74亿股的逐年减持变现来兑现,因此其要求股价今后能稳定地站在22元以上。鉴于重组方“同方控股”是一家地产公司,按30倍的市盈率要求其每股收益必须在0.70元,而增发完成后的总股本可能为6.5亿股(资料显示“同方控股”评估资产24.8亿元),如此则其每年的净利润要达到4.5亿元,这个数字能否如约兑现是存在变数的。而根据惯例,“同方控股”公开承诺的业绩如果不能实现,是需要用现金来补足的。这可能是“同方控股”目前的顾虑所在。

  还有一个技术问题:“股权覆盖债权”的途径。

  一般情况下,债务重组多选择这样的模式:先将债务从上市公司剥离出来由大股东承担,大股东再豁免上市公司债务(于是上市公司进入无负债状态);大股东把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作为偿债来源,重组方也把相当于对价部分的股权质押给债权人。

  但问题出来了,假如重组未能获批怎么办?

  按照监管原则,上市公司在申请重大资产重组之前必须先对债务做好安排,然后再说明原资产怎么出去,新资产怎么进来。这里有个重要前提,就是债务重组的安排不能以“定向增发”能否获批为前提。

  因为债务重组的主体是大股东和债权人,并不需要证监会批准;证监会理论上当然欢迎一切对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环境所作的努力,但从程序上却不能接受这种努力所附加的条件。这有点像“警察解决人质危机”,如果以“无罪”为前提释放人质,警察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和解”条件的。

  未来的变数

  为什么证监会对“巨亏”的上市公司还能给予重组机会?主要原因是要“给广大中小投资者一个‘翻身’的机会”,但前提是不能给重组后的上市公司留下新的隐患或包袱,于是证监会最关心3件事:一是上市公司要先把包袱处理干净,二是新的大股东必须是“清白”的,三是重组后的上市公司要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就科健重组而言,因上述“原则”的不可抗拒性必然存在以下矛盾:

  由于ST科健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债权人来说,把债务继续放在上市公司至少还有“抓手”——退一步说,“不改变现状”至少没什么错,因为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但是,一旦把承债主体改变了,万一资产重组没成功,偿债来源就彻底断了,任何决策者都无法承担这种后果。所以,银行家们势必要继续寻求“抓手”。

  让“同方控股”来扮演这个角色可不可以呢?

  “同方控股”在对待重组的问题上通常思维很简单:如果重组成功,那么我负我该负的责任——也叫对价。但是,在重组未完成之前,这“1.1亿股”是无皮之毛。让“同方控股”先以资产对偿债做担保,证监会就会认为其在重组资格方面有“不清白”的嫌疑了——以24.8亿元的资产为37亿的债务作担保,你也“太有才了”。

  让大股东先出局可不可以呢?

  比如深圳科健集团和深圳市智雄电子有限公司把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全部让渡给“同方控股”,然后“同方控股”将所获得的上市公司全部股权抵押给债权人。表面上看应该没什么问题,对债权人而言并未实质性地“改变现状”,但对“同方控股”而言变化就大了:当“同方控股”承股/承债以后,其将承担的责任恐怕就不是“有限责任”了。如果不把后果交代清楚,“同方控股”焉可扮演这种“上帝”?而如果后果仅仅是“有限责任”,银行家们又如何过关?

  妥协中的坚守

  从逻辑上讲,科健重组不应该是当今中国证券市场最难完成的事,总应该能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办法,但ST科健仍处于停牌状态,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参与科健重组的所有身份的当事人都或表示“不清楚”,或顾左右而言他,看来其重组之路还任重道远。

  在请教券商资深人士时,其用这样的语言来归纳:

  在参与承债式重组的各方里不可能有绝对的赢家,只能在坚守“底线”的原则下接受自己能够接受的最坏结果。

  然而,上市公司“壳价值”就像一支冰棍,时间一长,可能就只剩“棍”了……

  上市企业之壳一头通向证券市场,一头通向金融市场,这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聚宝盆,几乎成为资金印刷器的代名词。
后股改时代 ST公司的狂欢派对

  ■ 文/叶 檀,本刊特约财经评论员

  面对中国资本市场,没有人可以忽视ST股的存在。ST长运、ST浪莎、ST金泰,已经钉在中国股改史上,成为畸形财富传奇的象征。原本应该遭到淘汰的公司,却通过注资与重组的游戏,屡屡上演乌鸡变凤凰的神话。

  上市越难,ST股越贵

  ST股的神话是由各方共同打造的,其目的是为了使社会成本最小化。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企业上市需要经历严格的审批,所有不能公平进入的市场、需要审批的资源都存在审批溢价,股市也不例外。并且,股市是中国继银行信贷之后,与房地产并列的最重要的资金配置场所,也是成本最低的场所,他无需像债权市场一样偿还债息与本金,也没有分发红利的硬性规定,当市场或者股价处于上升期,投资者对权益下降、股本摊薄的反应并不强烈——上市公司之壳就是个制度保障下的金饭碗,拿着金饭碗,不愁无买家。公司上市越难,成本越高,ST股壳资源的价值就越大。如果某一天,A股市场上市无需审核,想上就上,ST股立马会被打回泥碗的原形。

  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数家ST股退市,但相比而言仍是凤毛麟角,各方都不希望ST股大动干戈退市。

  地方政府第一个不愿意。上市公司是当地重要的经济资源,只要能够整合,就能够得到市场溢价,总比一文不名要好得多。并且,通过注资重组,地方政府又获得了一家优质公司,又拥有吸引资金的金饭碗,还能将下岗等社会问题降到最低,何乐而不为? 

  上市公司与战略投资者不愿退市自不必说,关键是管理层不乐于见到ST股惨遭不测。ST股退市成本较大,那些ST股的股东们如何打发,破产清算程序如何均衡保护各方利益就让人大感头痛,ST股往往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隔夜陈债,以及各种担保,一旦退市,银行、投资者、政府利益同失,如果有人接盘,则皆大欢喜。

  自由退市意味着上市与监管机制的整体调整,在目前的管制态势与诚信不彰的情况下,退市不会成为管理层的主动选择。相反,重组与借壳才是于借壳公司、ST公司、地方政府、投资者四方均有利的政策选择。

  ST股乌鸦变凤凰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有进无退的痼疾,还是中国的大团圆文化在资本市场中的典型表现。

  聚宝盆找到新动力

  相比以往,ST股作为市场热点,热度有增无减。垃圾股升天,是因为垃圾淘宝者找到了新的ST炼金术。

  第一个原因是股改。股改之时,有关部门意欲借助股改一石二鸟,在完成股改的同时也完成ST公司的复活工程,以杜绝资本市场的后患。当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股改指导意见意在为绩差公司脱困,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ST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须与重组相结合;二是财务重组中充分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三是鼓励股权分置改革与纠正相结合,对于存在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公司,可以在“以股抵债”后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四是对于无法进行重组、无法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可以要求其退市。

  这几项政策建议受到各方的支持,从表面上看没有受损者只有获益者,投资者多了一个炒作的概念,事实证明他们得重组风气之先者摘得了股改最大的硕果。而股改之后,ST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笔勾销,大家都来洗涮涮,资本市场、债权方、欠债者都得到了自己所想,借用一句台词,这个世界清静了。

  股改之后,ST股又找到新的寄生概念。

  借壳与重组会是中国资本市场近两年的主题曲之一。并购重组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动力,2008年1月12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一个论坛上强调:将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目的是推动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高技术企业聚集。2008年还有一个外在的影响因素,股指期货概念让大盘蓝筹股阴晴不定,小盘概念股成为资金避风港。另一个使ST股如虎添翼的,是信贷紧缩政策。只要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改变,企业贷款难、贷款利息提升就是套在企业脖子上的绞索。因此,今年市场资金博弈的一个主导方向就是如何比拼哪个企业能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融资,而ST股的壳再次成为沟通直接与间接融资市场的中间桥梁。

  通过ST股,不仅可以使借壳企业获得梦寐以求的上市融资机会,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资产抵押担保,直接获得银行的间接融资,其融资信贷额度被成倍放大,从10亿到100亿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上市企业之壳一头通向证券市场,一头通向金融市场,这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聚宝盆,几乎成为资金印刷器的代名词。

  小心沦为复活仪式的牺牲者

  几十家ST公司如盐鱼列肆般等待重组复活,但风险也不容小视,毕竟,资本市场是中国最民主的市场,也是各个股东最有发言权的市场。从最近ST数码、ST天颐所遭遇的集体反对可看出,ST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实现利益博弈中的均衡共享。

  这并不是一个无人充当牺牲者的复活仪式。

  首先,重组方可能成为牺牲者。重组方既要考虑到控股与资产摊薄的收益问题,还要考虑重组成本问题。ST公司重组是如此大的利好,值得投资者追逐,所以,稍有风吹草动,股价就会飙升上天,这使重组成本成倍增加,让重组者以真金白银担当活雷锋,既要承受动辄十亿元以上的巨额债务,又要兑现投资者的预期,恐怕没有几个重组方肯这么干。

  第二,相关联的上市公司可能遭受无妄之灾,如对ST数码的重组保住了这个千疮百孔的壳公司,却因为抢夺钾肥资源,而使另一家同在青海的上市公司盐湖钾肥遭受劫财之苦,这种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除了对地方政府与以往搞垮ST数码的上市公司、以及炒作ST数码的人有利,对于价值投资者是当头一棒。目前启动的盐湖钾肥与ST数码2010年的合并进程,使得当地政府可以用本地一个绩优股与一只垃圾股,同时圈出黄金的钱来。ST数码可能成为超过ST金泰的史上最牛ST公司,但不是什么公司都有这样的好运拥有稀缺资源的,摇身一变就成为中国平煤、ST数码这样的资源型上市公司。

  第三,最大的风险是,外表还行但内部烂到极点的公司,重组方无力承债,银行不愿豁免债务,地方政府推进动力不足,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东之间存在不可化解的利益冲突,那就只有退市的份了,一旦退市,追涨者将欲哭无泪。

  ST公司的集体狂欢是资本市场的畸形一幕,为了实现社会成本最小化,我们付出了最大的代价,那就是A股市场价值标准的沦落,资本市场的黑幕在无尽的重组盛宴中关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