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教育特色初探

 fenbi5354 2008-05-27
职业教育特色初探

                               

   摘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其自身特色,在办学模式上突出开放型,培养目标注重技术技能型,招生对象一主多元型,专业设置突出宽窄并存型,教学管理强调弹性灵活型,师资队伍为“双师”型。
   关键词:职业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03)07-0023-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艺设备的更新、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大批高等人才,而且需要大量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势在必行。由过去以科学知识型为特征的专科学历教育,逐渐转向职业技能教育;从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的理论型教育,转向职业岗位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从封闭型办学机制,转向开放型办学机制。
    一、办学模式特色——开放型
   (一)职业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条件成熟后可走国有民营的路子
    职业学校应面向社会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成本的教育,为突出其实践教育功能,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学设备更新换代以及实训基地的开发建设。如果仅靠政府投入办学,其生命力和发展必然受到经费严重不足的制约。因此,多方筹集资金,走民营道路,是解决资金缺乏的好办法。同时,办学机构采用主体的组合型,联合建立董事会,采取股份合作制、股份制、跨地域合资、国内外合资等多种方式联合办学,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发展职业教育,以顺利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教育经费、实践教学基地、生源和学生分配等问题。这样,一方面能体现出职教办学主体多样型及组合型的特色;另一方面,能够为实现职教的战略目标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走厂校联办的新路
    企业的利益、操作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也使厂校联合办学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厂校联合办学既可解决职业教育培养周期与经济发展迅速的矛盾,又可为劳动者和企业双向选择提供前提基础。这一点,德国“双元制”可供职业教育借鉴。“双元制”要求受教育者首先必须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成为企业学校,然后再凭培养合同报考“双元制”学校,把在学校学习和在厂实践统一为同一过程。
    二、培养目标特色——操作技能技术型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职业教育以培养具备某一职业或岗位工作需要的操作技术能力为目标,应是教育与实际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在人才规格上,学生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特征。如复合型的汽车修理人才,这类人才既会汽车维修、装配、排除故障,又会做汽车维修的质量检验员,既会汽车驾驶,又能参与汽车技术革新和经营管理的职业复合型人才。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招生对象特色——一主多元型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有自己的生源与招生制度。在依靠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这一主渠道生源的同时,应采用“多元招生”的方式拓宽生源。可招收普通初中、高中应届生和往届生,相当于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从业人员、下岗人员、待岗人员,学习第二专业等各类人员。与各种生源相对应,职校学生的入学方式应是多种方式并举的筛选机制,即不同的招生对象,使用不同的入学考试方法。如对于在职的社会各界从业人员、在职人员,只要拥有初中、高中毕业证书,在参加职校一定的专项技能考试合格之后,就可取得职业学校入学资格。入学后,严格按学分制进行学习,修满全部学分,即准予毕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考试,应强调能力、兴趣、职业道德的培养,推行口试、笔试与实践操作和推荐并举的开放性招生制度,满足人们就业前的岗位技术教育、就业后的岗位职业培训与各种继续教育的需要,注重招收职高、中专、技校的应届生和社会青年在职人员。
    四、专业设置特色——宽窄并存型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适应原则,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科技水平相适应;
    二是稳定原则,设置专业的内涵和生源应有必要的相对稳定性;
    三是择优原则,设置专业时,尽可能利用优势扬长避短;
    四是可行性原则,确定正确的专业方向后,必须研究实施的可行性。
    在上述四个原则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应当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专业,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特点,选择某个职业、职业群或岗位、岗位群,按其需要与地域特点,采取“宽窄并存,有机结合”的原则设立专业,使专业设置体现出职业性与地方性。宽,指的是人才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的专业;窄,指的是人才需求量当前不大,但其特殊技能含量较高、培养方向明确和从发展的方向看人才需求量趋向旺盛的专业。
    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它不是按学科分类,而是按职业分类来设置专业,如汽车驾驶、汽车修理、会计、统计、金融、旅游、法律、秘书等,均以培养社会某一特定职业范围内应用型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也可以针对某种职业岗位或技术岗位来设置专业,并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和技术岗位所需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来开设课程。
    五、教育特色——超强实践型
    职业教育目标是以其培养特性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必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是教学方式走“产教结合”道路。通过“产教结合”,增加学习接触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客观真实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业务能力。
    二是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教学过程应不重推导,而重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不是公式和概念的“为什么”和“怎么来”,而应当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手册及图表的能力。
    三是教育过程突出实践环节。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是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建立稳固的校外训练基地,保证把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实习落到实处,使学生的实习与专业技能实践形成有效的衔接;
    其二,建立现代化的校内专业实训室,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模拟训练;
    其三,技能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对教学进行改革,实行“四双”制度:
    双纲,既有文化理论要求的教学大纲,又有按照不同行业标准的职业技能要求的教学大纲;
    双轨,既有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又组织学生到企业和有关部门实习;
    双师,教师既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双证,学生毕业时既要获得学历文凭证书,又要获得综合技能考核证书。在教学计划中通过专门安排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明确规定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应取得的操作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获得社会公认的“合格证”。
    六、教学管理特色——弹性灵活型
    职业教学管理应采用弹性灵活的模式。与职教生源的多渠道、入学形式的多样化、学制的长短并举相适应,教学管理应采用学分制、主副修制、淘汰制等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所推行的学分制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它不一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连续修满学分。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暂停学业,出去寻找工作、出差或短期就业,然后回校继续学习,其学分可以累计。当然要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无限制地延长、延期。这样就增强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七、师资队伍特色——一专多能的“双师”型
    要培养出符合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人才,职业教育自身必须拥有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立足培训、积极引进、介入社会、校企联合等各种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这样的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的特色在于:每位教师有一门拿手的专业主讲课,另外还能讲授若干相关课程,一专多能;同时,他们还具有双重素质,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人才。他们必须拥有“双证”,即教师系列职称资格证书和工程师系列职称资格证书。只有具备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学生,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走出一条新路,笔者认为,关键是认识,出路在改革。只要解放思想,转换观念,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立志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一定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