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线互联网的行业巨变

 Taylor 2008-05-29

无线互联网的行业巨变(一)Google的战略

本文发表于2008/03/02

 

不论参与许可证竞标是否成功,Google的这几步棋下得极为漂亮。

 

两个行业的思维冲突

许久以前就盛传Google要推出GPhone,并没有获得证实。直到Google 表明要参与美国700MHz无线频谱竞标,后来宣布推出Android 手机软体开发平台,人们才发现Google脑袋里思考的蓝图如此庞大。

移动电信运营商是互联网业者久攻不下的一块领域,这是由于基础商业模式的不同所致。在电信运营商的思维里没有免费服务这回事,所有的服务一但上架到电信平台上就是成本,就要有收入。

因此,当手机铃声下载服务上架到WAP 门户网站的时候,电信运营商跟消费者收两个费用,一个是资料传输费,一个是内容信息费。前者目前可能被某些包月的套餐吸收掉,而后者则是收取后转给内容供应商。

长久以来电信运营商不知该如何看待WAP 门户网站上摆放的Yahoo!或者 Google搜索框。跟铃声下载不同,这服务显然跟用户收不了钱,如果说是互联网业者为了宣传,那是不是应该付宣传费用给电信运营商?

因此,当在手机上面使用Google搜索出来的页面带有广告时,电信业者是要分取广告收入的。这种合作模式让互联网业者像个小媳妇一样。然而电信运营商控制了用户上网的路径,在人屋檐下如何不低头?

要压迫电信运营商承认自己实力有两个方法:一是从行业上游下手,一是从行业下游著手。前者是Google要参与无线频谱竞标当电信运营商;另一个则是Apple 推出iPhone困绑音乐服务从消费者购买力下手。

Google的布局完整

Google参与美国700MHz无线频谱竞标这件事远比推出Android 手机软体开发平台重要。Google在先前曾经向美国FCC 提出一个要求,即「参与该频谱竞标的业者,必须能做到开放存取(Open Access )」。

这个最终获得FCC 支持的要求,最主要规范了未来的许可证得标者,必须有能力让不管什么样的终端设备链接上这个频段的网络。换言之,业者不能再搞封闭,必须对任何终端装置一视同仁。

FCC 是个中立单位,任务是促进通讯行业发展与有效竞争,能够让这个行业更加开放与更多业者参与,显然符合该组织宗旨。Google大旗高举,向来习惯搞封闭的移动电信运营商,连怎么反驳都无法著力。

然而,全天下的终端装置可是千奇百怪,怎么可能做到承诺让所有的终端都毫无困难的联网并使用?于是,号称跨装置的手机软件开发平台Android ,带著开放手机联盟一共34个盟友轰动推出。

为何一推出就有34家公司参与,且不乏MotorolaQualcomm甚至电信业者T-Mobile这种重量级业者?如果不是先前Google表明要参加许可证竞标且力争FCC Open Access 纳入规范,这34家不会那么快加入的!

Google这步棋下得极为漂亮。虽然许可证竞标结果还在未定之天,而开放手机平台也面临与既有业者例如Symbian Windows Mobile竞争,但这毕竟是个好的开始,没有人敢忽视Google的力量。

许可证竞标至关重要

Google接下去的战略,将可能因为许可证是否标到而有不同。首先,如果得标Google将有机会变成新的电信运营商,加上手机联盟,从行业上游到下游串连完整,理想状况下力量可以发挥加乘效果。

Google有机会培养自己的手机平台基础用户,联盟夥伴推出的手机与服务就有基本销售对象,终端跟Google服务也可以更紧密结合。有基础经济规模就有收入,就有力气进行更多研发,最终成为正面循环。

当然,Google必定付出昂贵学费以及较长学习曲线。隔行如隔山,电信业是百年行业,要瞬间被Google摸透并不容易。或许可以到电信产业挖角高手加入,但可能存在与原先Google企业文化冲突的问题。

如果学习曲线过长,拖的时间过久,Google也完全有可能被自己这个新搞出来的事业拖垮。电信业是资本密集事业,初期要花很多钱的, Google的财报届时可能不会太好看。

而且麻烦的是,这个生意模式却是不能复制的。Google可以拿下美国的无线频谱许可证,却没办法拿下全世界的,电信业是高度本地化的产业。也就是说这个模式的可复制性很低,要向外输出也很困难。

唯一可能的方法是收购,类似跨国电信运营商一样,以财务方式介入当地电信运营商运营。而这件事情显然要等到Google的电信事业赚钱以后才会发生。一个不能证明赚钱的事业为何要向外输出?又哪来的钱?

Android 平台令开发人员头痛

感觉上Google不拿无线频谱许可证,似乎比较幸福。为了要喝牛奶而自己养牛,实在是太累。而且若真的没拿到,这个开放手机联盟以及其 Android 开发平台依然有其存在价值。

因为开放存取已被FCC 列入规范,其他业者一样要遵守,Google可以用联盟与平台去跟拿下许可证的电信运营商合作。若Google自己不当电信业者,对其它电信运营商的威胁感就会降低,有助提高合作意愿。

从制高点的许可证竞标开始展现绝心,并形成强大的压迫感,促使开放手机联盟加速形成。不论参与许可证竞标是否成功,Google的这几步棋下得极为漂亮。

当然,挑战是巨大的。Google的难题会在如何拉拢更多电信运营商加入联盟,以便提升手机制造商开发Google手机的意愿。Google的竞争对手就会是市场上已极为强大的Symbian Windows Mobile

手机制造商以及软件和应用服务开发商对这个开发平台也略感头疼。 Google在开放的互联网上是毫无疑问的龙头,然而在手机开发平台上,只是其中一个选择。

这些开发商所担心的,万一Google手机平台无法吃下绝大部分的手机市场,那么这个平台仅会是开发人员必须支持的众多标准之一。对他们来说以往这么多作业平台就已经够头痛了,现在「又来一个」。 (文:黄绍麟)

 

无线互联网的行业巨变(二)Yahoo!的战略

本文发表于2008/03/09

 

Yahoo! MDPGoogleAndroid 有何不同?

 

封闭与多重标准的行业环境

假设你做了一个以电脑浏览器为基础的网站,你所需要担心的大概就是怎么招揽用户。你不大需要担心版面大小跟用户的屏幕尺寸不相容,网站的程式语言只需考虑少数的浏览器品牌版本。

你不用关心用户的电脑操作系统,也不用关心用户是采用ADSL或者Cable 上网,更不必知道用户是透过哪个电信运营商上网。然而,这一切到了移动上网的环境,全部都是必须要过问的事情。

手机上面做移动上网增值服务极为痛苦。以Yahoo!在某电信运营商的 WAP 门户网站上摆放搜索框为例,必须经过电信网络测试,增值平台测试,计费平台测试,手机兼容度测试,然后服务才能推出。

换一家电信运营商合作,上述测试全部重新来过,因为跟每家业者的合作方式与电信网络平台可能不同。全世界有多少电信运营商?这种服务上线速度使得在电脑上发生的互联网革命,难以在手机上重演。

在移动电信的世界里,行业龙头人人都想要打造这个标准。先不管电信业者的各式平台,最起码手机的软件服务的开发环境能不能先统一起来?让开发人员只要花很少的力气就能支持众多的手机。

这个平台的市场现在可热闹了。除了Symbian Windows Mobile,还有老牌的JavaQualcommBrew,还有后起之秀Adobe Flash Lite,就连Yahoo!也来插一脚,推出Yahoo! Mobile Developer Platform

如果你是手机服务开发人员,看到要支持这么多标准时做何感想?

手机操作系统越来越不重要

这些开发平台从操作系统到软件执行环境都有。手机操作系统眼看著谁也无法独大,而且就长远趋势看,消费者要的是服务,并不关心使用什么操作系统。抢夺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重要性会日益降低。

因此笔者认为,开发平台的决胜关键并不在操作系统,而是在软件执行环境。其实Java是最有机会打造跨终端的开发环境,但是到现在「写一次到处跑」的远景一直没实现。

而在电脑上拥有高度市场占有率的Flash ,推出Flash Lite则是另一个与操作系统无关的开发环境。理论上只要手机支持Flash ,不管使用什么手机操作系统都可以执行。

这种开发平台只要能真正做到「写一次到处跑」,绝对会被开发人员大力拥抱。而Yahoo!推出的Mobile Developer Platform (下文简称 MDP)则可看成与Flash Lite类似但与操作系统更加无关的开发平台。

简单来说,只要手机支持Yahoo! MDP,网站经营者只要依照开发规范撰写Widget(只需简单Scripting 而非Binary Code ),就能把现有的网站服务提供到有安装Yahoo! Go 软件的手机上让用户使用。

Yahoo!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每一支手机都装上Yahoo! Go 软件,这样就会有越多的网站愿意支持 MDP并加入Yahoo!的阵营。当然,这也包括了Google推出的手机在内,如果Google手机也安装Yahoo! Go 的话。

互联网世界需要一个共主

当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思考要在手机上提供服务的时候,他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众多的手机操作系统,不同厂牌的手机各自发展出来的特异功能,手机上浏览器的厂牌不同,以及各式电信运营商的平台。

小型网络公司往往对于这种复杂环境感到头痛,因为在手机上投注研发资源去克服这一堆问题,显然不符合经济效益。大型互联网公司如果投注资源在此,经济效益是有的,但是会陷入单打独斗的局面。

以电脑为基础所形成的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生态系统,如果有一个平台能让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把服务放到手机上,整个生态系统在面对掌握用户的电信运营商时,才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于是,一个主流开放平台的需求就出现了,这个平台与JavaFlash 之类的软件开发平台并不相同,前者是软件开发商提供给小型网际网路公司的开发工具,仅是试图解决手机兼容性的问题而已。

这里的平台,除了解决兼容性问题,还必须有个老大哥能带头跟电信业者与手机业者抗衡的力量。简单来说,移动上网的世界一定要有个「共主」,这个共主本身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用户基础才行。

关键是谁出来带头?同样是手上握有大把用户,Yahoo!Google所选择的路并不相同。Google选择了对于其他标准视而不见的态度,另起炉灶;而Yahoo!则选择了与其他标准共容共生的态度。

Yahoo!Google有何不同

Yahoo! MDPGoogleAndroid 有何不同?简单来说,Android 是个从操作系统到软件执行环境甚至连浏览器都通包的平台,在移动上网行业中更著重于手机与开发商部分,希望打造全新底层技术平台。

Google可以不理会手机上跑甚么操作系统,也不用管手机浏览器的厂牌对网页呈现的影响,因为他已经自己做了一个。他希望说服手机商,网络公司,软件开发商们,丢掉其他标准吧,用我这套就好。

Yahoo!则更在意于提供一个前台环境,让目前的网站经营者能简单容易的把服务放到手机上,而不用管到底用了甚么底层技术。但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Yahoo!得自己克服大量的兼容性问题。

Yahoo! Go 软件必须在每一款手机上面都能跑,所以必须兼容于各种手机操作系统(当然,也包含Google手机的操作系统)。他必须针对不同厂牌的手机与浏览器进行调整以确保功能正常与显示质量。

由于Yahoo!做了这堆苦功,所以其他的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得以用很简单的方式就让自己的网站能提供手机版本的服务,再也不用管甚么标准不标准,反正跟著老大哥走有肉吃。

两个试图成为共主的老大哥作法各异,谁高明?只能说,Google的赌注大,不是大成功就是大失败。但两者所选择的方式却都是最适合本身体质的方式:我们会很难想像Yahoo!去搞个Android 技术平台。

然而,想做老大哥的还大有人在,Nokia 也注意到这个趋势了。 (文:黄绍麟)

 

无线互联网的行业巨变(三)Nokia 的战略

本文发表于2008/03/23

 

Nokia 必须把自己变平台,这个平台必须更开放。

 

手机操作系统日渐不重要

在移动通讯行业里,Nokia 简直是个不败的神话。根据Nokia 在今年一月底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全球手机出货量1.34亿来看,市场占有率达到 40%,而排名第二的Samsung 市占率仅约 15%

如果你是Nokia CEO ,看到这样的数字,会不会想:「我是不是能拿这些用户再干点甚么事?」卖手机虽然获利丰厚,但是如果能从用户身上再榨点钱出来岂不是更好?于是互联网理所当然成了目标。

在过去,Nokia 致力于其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 及一系列的智能型手机以迎击微软,搭配其庞大的销售量取当亮眼的成绩,全球有 63%的智能手机是执行Symbian ,而微软Windows Mobile只占 11%

但是很显然,在无线互联网的风潮下,手机操作系统的地位将越来越不重要。并不是说台面上的竞争者会放弃手机操作系统,而是大家都发现,能够提供甚么服务更加重要了。

假设如前文所说,Yahoo!推出Yahoo! Go 能跨不同操作系统提供无线网际网务服务,而Google的开放操作系统对手机开发商来说根本不要钱,操作系统的价值又在哪里呢?手机用户只在意能用甚么服务而已。

Apple iPhone令人惊艳,但引起讨论的焦点并不在iPhone跑甚么作业系统。以其销量来说,要威胁Nokia 老大哥的日子还远,但iPhone挟其音乐服务威力带动销售,却是Nokia 必须正视的事情。

Nokia 进军互联网市场

08年一月,Google内部资料显示,在07年耶诞节期间,透过iPhone浏览Google的流量,仅次于Symbian 平台智能手机的流量。iPhone占智慧型手机市场仅2%占有率,而Symbian 则有 63%

这件事情给Nokia 的思考是甚么?显然iPhone的手机上网体验做得比 Nokia 要好,使用更容易,浏览器的功能更接近人性;或者,Apple 在销售智能手机上更能打动对上网有高度需求的用户族群来购买。

不论介面改进或以互联网服务困绑手机销售等模式,对Nokia 来说都是全新震撼。一个在传统上被认为是电脑制造商的家伙,转型成网际网络服务供应商及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后,一脚踩进电信领域。

Nokia 如果也想一脚踩入对手地盘,该怎么做才对?推出自有内容服务是第一个思维。内容可以透过收购公司取得,或者透过合作,幸好不少互联网公司对于自己的服务能出现在Nokia 手机上感到兴趣。

于是Nokia 推出了Nokia SearchNokia Maps以及Nokia Music 等服务。这些服务大部份需要下载软件到手机安装,也并非所有Nokia 手机都适用,因此将软件预装在手机上销售成为必要手段。

其中Nokia Search是跟Google搜索引擎公司合作,而Nokia Music 则是需要付费的在线音乐商店,与大型唱片公司合作,类似Apple iTunes音乐商店的模式。Nokia 跟互联网公司是既竞争又合作。

Nokia 服务列表:http://europe./A4496273

WidSets 开放平台拉拢互联网世界

这种服务的建立方式旷日废时。如果想快速在互联网世界攻城掠地,Nokia 必须把整个互联网拉到自己这边。别忘了互联网是个庞大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需要一个共主,才能打开无线互联网的门。

Nokia 必须把自己变平台,这个平台必须更开放,让不管甚么服务都能很容易放上来,甚至不限Symbian 操作系统而是任何手机都能用。如果手机操作系统已经不再重要,死守Symbian 反而会变成限制。

对于Nokia 想拉拢的互联网业者来说,开发出来的手机互联网服务能够在任何的手机上跑,这是最动人的好处。或许因为这样的思维,Nokia 推出了WidSets 开放平台。

这个开放平台在手机上来说,就是一个Java小程式,只要支持Java的手机就能执行这个软件。而理论上只要互联网业者针对这个小程式开发,就能在所有Java手机上提供服务。

就运作逻辑来看,WidSets 平台所做的事情跟Yahoo!Yahoo! Go 非常接近。既有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可以忽略各种手机规格,透过简单的程序就把服务放上无线互联网,只要那个手机装了WidSets

已经有知名互联网公司在WidSets 平台上开发应用,如Wikipedia Blogger Flickr等,也有路透社,BBC 等新闻媒体。也有很多业馀玩家在上面开发小游戏,提供用户下载,由此可见开发很容易。

在这里可以下载WidSets https://www./widgets

手机可能免费吗?

理论上,Nokia WidSets 可以安装到GoogleGPhone或者Apple iPhone上,只要这些手机支持Java。如此一来,手机操作系统就真的一点都不重要。那为何Google那么执著的要做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

其实,Google脑袋里想的可能只是延伸在网络广告上的优势,让手机的功能与Google服务更紧密结合,当无线上网人口成长时,继续占有手机广告市场大头,甚至运用这个收入让手机的价格下降乃至免费。

可以想见Nokia 之类手机制造商或许会痛恨这个点子,原来能够卖钱的商品最后要靠广告才有收入。然而这个Google式狂想真的能实现吗?首先,手机不可能真的免费,只是有人帮忙付钱而已。

过去,电信运营商帮消费者付钱,让手机变成零元,然后与消费者签订困绑合约,限定期限内必须持续缴费不得退租。现在,电信运营商的补贴再加上Google补贴,手机价格确实可能再下降。

如果Gphone的出现能够让电信运营商少付一点补贴的钱,那电信运营商绝对乐意。问题是这笔钱电信运营商不出,那就是Google要出,因为类似 Nokia 之类的手机制造商是不会赔本卖手机的。

假设Google支付补贴费用让手机不要钱,也只能从后续手机广告收入把钱赚回来。先付后收,这是划算的生意吗?Google将会有庞大的现金用于补贴,这看起来是过去财力雄厚的电信运营商在干的事情。

相较于Yahoo!Nokia Google的无线互联网计画更像是个豪赌。 (文:黄绍麟)

 

 

无线互联网的行业巨变(四)Apple 的战略

 

事实上Apple 对于互联网的概念是停留在电脑上的。

 

苹果的起起落落

2008 3月,财富杂志公布美国最受尊敬公司排行榜,「神奇小子」 Steve Jobs领军的Apple 位居榜首。排行榜上Google排名第四而微软仅排名第十六。在赚钱的同时还受到尊敬,并不容易。

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个一度跌入谷底的公司如今垄罩一层光芒。缅怀历史,以英特尔和微软为首的PC阵营,所搭建起来的产品平台(开放标准)以及行业平台(行业分工),让Apple 电脑只能孤芳自赏。

Apple 的封闭系统让行业合作参与生产软硬件周边产品的意愿较低,从而导致较少的应用。而较少的应用进而让消费者于采购时犹豫再三,最后PC阵营终于将Apple 电脑逼入角落,固守在较为小众的领域。

要说Apple 的电脑比较优雅与让人惊艳,大概不会有人反对。但是孤掌难鸣,开放平台以及集体参与的Wintel阵营,开放标准后以整个产业的力量挖深个人电脑市场,确实沛然莫之能御。

妙的是,Steve JobsApple 后带给世人的第一个礼物,是在2001 10月推出的iPod。此时的iPod仅能透过iTunes软件与Apple 电脑相连,但延续其一贯时尚设计依然获得忠诚用户爱戴。

2002 6月推出Windows 版,此后推出一系列中低阶产品,成功将市场扩大到非Apple 电脑的用户群体。iPod这个在当时被其竞争者认为「采用微型硬盘的笨重MP3 播放器」最终成了被模仿的对象。

初尝「平台」的优势

iPod成功的搭建起两个平台,一个是周边产品平台,开放的介面让其他硬件制造商可以研发兼容于iPod的产品,例如外接式的FM收音机,专用录音笔与数码相机等。

另一平台个则是被讨论最多但是没有一个竞争者能成功模仿的iTunes 。这个软件一开始仅是用户用于将音乐档案同步到iPod,并协助用户管理电脑中的音乐档案。然而,Steve Jobs却在里头建起音乐商店。

当销售出去的iPod越多,用户购买音乐的机率就越高。对传统音乐产业来说,iTunes是进入数字音乐销售领域的平台。当购买数字音乐的用户越多,唱片公司就越来越无法从这个平台脱身。

Steve Jobs坚持一首歌要买0.99美金不得涨价时,企图涨价的唱片公司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即使是几家唱片公司另起炉灶自行搭建音乐销售网站,销售量也远不及Apple

拥有广大iPod销售量支持是Apple 胜出的关键,他展现给世人的是硬体 +软件 +互联网服务的巨大平台优势。这样的优势是雅虎之类的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或许因此Google才想推出自己的手机

平台还可以再扩大。其一,是将领域扩大到电影销售,Steve Jobs将手伸入电影制片商的口袋里。即便再畏惧担心电影行业会步上音乐产业后尘,他们也无法忽视这个平台的存在。

以内容形成巨大的平台

其二,iTunes结合Web 2.0 潮流,让一般人也能制作音乐,广播甚至自拍影片后放上Apple 音乐商店。千奇百怪的PodCast 节目另人眼花撩乱而且制作水平不俗,包罗万象的内容更让iPod购买者倍感价值。

然而,该是利用内容平台推出新硬件的时候。2007 6Apple 推出 iPhone,在跟AT&T的合作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使用iPhone必须开通iTunes用户名,否则不能打电话;电信运营商还必须分成给Apple

我们从没看过这么卑微的电信运营商。如果不是Apple 背后有个巨大的内容平台,以及这个平台所代表的用户数量,形成能够与电信运营商讨价还价的力量,向来倨傲的电信运营商不会低头。

有趣的是,据传相同的合作模式在Apple 与中国移动谈判中不被接受。除了中国移动身为世界最大移动电信运营商,本来就更加倨傲外,也凸显出这平台在中国并不够大,因此对中国移动并不具有议价能力。

10年前在个人电脑市场居劣势的Apple ,是否因此体认到平台的重要性,将iPhone开放?iPhone使用Mac OS X操作系统,当销售持续攀升,替这个操作系统开发软硬件及服务的厂商会增加,形成新的平台。

然而这似乎不是Jobs的风格。iPhone是一个封闭的装置,Apple 在每个国家只选择一家电信运营商困绑合作,帮Mac OS开发软件服务的人很少。完全自产自销的Apple ,被估计最多只能卖出几千万支手机。

若说要从手机建构一个大平台,从销售量看Nokia Apple 更有机会?

要继续保持封闭吗?

Google正努力的打造从手机操作系统到浏览器到与在线服务结合的一系列平台,然后通通免费给别人用,而Apple 虽然也做同样的事情,但似乎没考虑过将这一整套免费提供给其他制造商用。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Apple 并不认为互联网是自己的核心事业,至少目前不是。以互联网为核心事业的GoogleYahoo!,前者选择了独家研发硬件标准并开放给大家用,后者选择了与所有硬件标准兼容。

除了自己的在线商店外,Apple 对其他互联网服务看不出任何兴趣。iPhone的浏览器能看Web 网站,不像一般手机只为浏览WAP 网站; Apple 也没想过建立手机门户网站给所有iPhone用户,聚拢人气。

事实上Apple 对于互联网的概念是停留在电脑上的。中国移动的高层曾批评Apple ,说从电脑下载音乐后传输到手机上,是违反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的。既然是手机,就应该直接从电信网络下载音乐才对。

不论如何,Steve Jobs已经成功的勾引起世人目光。虽然依靠流量以及广告收入赚钱的模式并不是他对于无线互联网市场所考虑的,但是iPodiTunesiPhone的成功,足以让传统手机制造商心惊了。 (文:黄绍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