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闲的时候,请关闭您的迅雷。

 昵称57745 2008-06-09

    本文绝对没有BS用迅雷的意思,偶也用。
   

    要是您不太相信有这么回事,请百度“限制迅雷上传”,看看大家的抱怨声就知道了。

    迅雷即使在没有下载任务的时候,也会拼命地上传。严重影响整个校园网速。除非你的电脑里没有一个别人想要的东西!虽然表面上迅雷有限速上传的功能,但是,这只是摆设,根本没用的!限速下载倒很好用。在这一点上,BT和电骡是可以限制上传速度的。

    迅雷为了防止死链,采用了P2P技术。这意味着,一旦你开了迅雷,其他用户正在下载的文件恰好你电脑里也有,不管此文件是用迅雷下载来的还是别的来路,迅雷就会拼命上传以补充资源。

    网速决定于上行和下行,下行速度就是平时说的下载极限速度,上行就是上传的速度。流量是上下行的总和,大家用Dr.com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用流量远远要大于你下载或浏览的数据总和。上传带宽被占尽,即使有再多的下载带宽,网速也会垮掉。所以偶一般用Orbit下载东西。

    所以,为了校园网的流畅,请大家在没有下载任务的时候,关闭您的迅雷,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虽然这样做有悖共享精神,但是共享总得有个度,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上网质量,这就是迅雷的不对了。
引用:

我也在找如何限制迅雷上传的解决办法,我有个软件可以查看电脑上传的流量,我刚发现只要我一打开迅雷下载,网络上传就马上上升,甚至比我下载的流量还大5倍,把带宽都占完了,导致我打开网页的速度很慢很慢!可怜我 2M 的宽带,怎么经的起你来消耗啊!本来就慢,就卡,被迅雷一上传,更卡了!郁闷,强烈鄙视迅雷上传机制!更鄙视的是迅雷根本就不告诉你它在上传,它是在偷偷的上传,还不允许你限制它上传!
迅雷,我恨你!
迅雷的开发者,你如果看到我的留言的话,请斟酌你们现在的上传机制,请透明点,明明白白、正大光明的上传!不然迅雷 N 久后可能会被唾沫淹死的!再次回到流氓软件之列!
引用:

  迅雷陷入信任危机
  一名工程师告诉记者,网速变慢的原因是下载客户端在上传用户电脑中的资料。该工程师进一步解释:ADSL上网有一个特点,其下行速率很快,但上行速率很慢,假设客户端正在上传东西,则会占用大量的上行带宽,网速就会因此而变慢。
  张洁通过网络抓包工具得知,网速变慢的原因果然是迅雷在上传rmvb文件。
  经测试,打开迅雷后,ping ISP网关的速度在80~150ms之间,张洁接入的河南网通不限速,正常时候网速能达到450k/s(即带宽3.5M左右)。上述工程师认为,仅是下载影响,不会导致网速变得如此之慢,大量的上传流量很可能是导致网速变慢的原因之一。
  上述工程师表示,硬盘运转表示本地硬盘可能一直处于被扫描的状态。张洁后来添了一块250G的USB硬盘后,发现将文件下载到可移动USB硬盘上后,USB硬盘也一直处于在运转状态中。上述工程师表示,从技术上讲可以实现对个人电脑上资源进行搜索,发现个人电脑上的候选资源。
  上述工程师认为,综合上述迹象,可以肯定迅雷有下述行为:一是记录了网民的下载行为,其中包括访问过哪些网页,在这些网页上进行了哪些下载;二是强制用户上传,还可以推测的是扫描用户硬盘,获取用户电脑中的可候选资源。可候选资源主要是图像、影音、视频文件。
  其进一步解释,迅雷提供的下载技术名为P2SP技术:用户既能获得迅雷服务器上的下载资源,也能获得个人用户电脑中的下载资源(通过下载获得的文件被储存下载文件夹中,供其他用户下载),网民甲在华军网进行下载时,迅雷会支持用户同时在华军网、天空网、霏凡下载站,用户乙、丙、丁……等地址下载。
  这样,迅雷的下载速度会变快,但天空网和霏凡等下载站的访问量会增加,用户乙、丙、丁的网速会变慢,原因就是迅雷下载占用了网站、用户的带宽。做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像盗打电话,在用户甲的电话线上开个口子,免费打的电话,话费由用户甲承担。
  P2SP技术与一般的P2P下载工具有区别:在电驴、BT等下载工具中,用户可以选择关闭上传,迅雷不能完全关闭,只能选择流量,最小流量为1K,但经工程师监测发现,当用户选择1K的上传速度时,迅雷实际上传速度都不止1K,视用户带宽情况实际上传速度可能超过10K或是数十K.其次,一般P2P下载工具只上传P2P下载文件夹中的文件,并不上传用户其他文件。一般P2P工具安装时,在面向用户弹出的格式合同中,都要求用户允许上传下载文件夹中的文件,其中不包括上传用户电脑中的其他文件。如果上传用户其他文件,可能泄露用户电脑中不希望被上传的私密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