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岁富豪身家400亿 阴差阳错变成企业家(图)

 海平面书斋 2008-06-10
彭小峰没实现物理学家的理想,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上榜理由

  他是中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富豪,刚刚30多岁,身家即400亿。他22岁开始创业,在身家过亿衣食无忧后,为了追求打造与微软等媲美的中国自己的国际商业机构的理想,舍弃从事已久的劳保产业转行高科技光伏行业。

  他创造了一系列财富神话,但财富从来没有成为他追逐的目标,他将公司期权分发到几乎每一位员工,圆他们买房子过日子的梦;他向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并决定年内出资1亿元建立慈善基金、5年内增加到5亿,期望能在长期的地震重建中有所作为。

  ■个人简历

  1975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安福县。

  1993年,毕业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原江西省外贸学校),进入吉安市外贸公司。

  1997年,相继在江苏省苏州吴中区、相城区及宿迁市创办苏州柳新实业有限公司和流星企业集团。

  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2003年接触太阳能行业,2004年进行大量市场调研并决定投资太阳能产业。

  2005年,创办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6月1日,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这是中国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一次IPO,是中国企业在美国纽交所单一发行量最大的一次IPO。目前,赛维LDK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业之一。

  33岁富豪要成立私人慈善基金

  彭小峰,年龄不过33,身家已过400亿,被外人称做: 中国白手起家最年轻的富豪。地震中,先是捐款200万,随后筹划年内投资1亿元成立慈善基金,期望能在长期的地震重建中有所作为。

  小时候,他不过是一普通的山村娃,天天做着要当一个像爱因斯坦一样伟大物理学家的梦,为这个理想奋斗了十数年,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企业家。

  最初为攒学费出国留学,22岁的他怀揣2万元到苏州创业,却在身家上亿后被迫放弃理想,“我这年龄在物理学界已是老头了,25岁前不出成果物理学界的生涯已断”。

  第一次抉择,他因年龄太大放弃了儿时的理想。放弃第一个理想的他,或许曾一度迷茫过,过起开宝马住别墅的日子。

  不过,到30岁这一年,彭小峰找到人生的新理想——找到一个能做一辈子的事,找到能做成中国自己的微软、英特尔的机会。

  彭小峰说,很多行业中国企业要赶上国际企业已没机会,但新生的太阳能发电产业是一个。有人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肯定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事我要做,这事非我做不可。

  为这理想,他从头打拼,潜心研究两年,投上全部身家去拼搏。彭小峰凭着这种使命感走进光伏产业,并吸引来各行人才汇集江西新余这个小地方。他们创造了行业内一系列神话,一路朝着世界最大最强光伏企业大步向前。

  彭小峰虽然身家400亿元,但财富不是他追求的目标,“吃饭不过3顿饭,睡觉不过一张床”,财富要发挥价值才有用。所以他的公司目前几乎人人有期权,他要把自己所有的财富成立慈善基金放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

  年轻力壮时,他带领企业望前走;老年后,他希望管理自己的慈善基金。


 亿万富豪而立之年再寻梦
  彭小峰是胡润百富榜上白手起家的最年轻的亿万富豪。2007年,32岁的他以400亿身家排名百富榜第六,是中国能源行业的首富。事实上,30岁之前他已身家过亿,不过,30岁这一年,他舍弃了从事已久的传统制造业,改行从事在外人看来是高科技的太阳能发电行业。舍命一搏,而立之年的彭小峰梦想让自己的企业有朝一日与微软、英特尔齐名。

  三十岁前挫折换教训

  1997年,22岁的彭小峰怀揣赚学费出国留学的梦想,只身前往苏州创业。不曾想到的是,却一步一步走到了另一个目的地。

  最初,依靠之前在江西吉安外贸进出口公司3年的工作积累,彭小峰从老客户手中获得订单,做进出口代理。短短数月后,从贸易转向实业,创立了苏州柳新集团,在苏州自己生产手套,并一路从针织手套、化工手套、各种材料手套,扩展到各种服装、眼镜、口罩……

  2004年,创业7年后,彭小峰旗下企业出口额超过10亿元,员工膨胀到近万人,完成了从2万到上亿元的资金积累,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劳保用品生产企业。

  “创业,一定要从门槛进入低、资金需求小的行业介入,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彭小峰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李嘉诚开始是做塑料花,王永庆开始卖大米,成功之后再介入难度大的行业。”

  彭小峰认为,选择什么行业创业不重要,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反光背心由畅销到挤压的教训让彭小峰一辈子都忘不了。

  2002年,彭小峰出差去欧洲,他了解到欧洲正酝酿修改交通安全法——将反光背心列为汽车随车标准配备,以保障驾驶人夜间下车巡视车辆等情况时的安全。

  获知这一消息后,彭小峰让工厂立即作好了生产准备。“当时立即想到这个市场非常大”,善于抓住市场机会的彭小峰说。

  2004年,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率先实施这一要求,国内其他企业尚未有所反应,彭小峰的货已经开始销售,迅速占领30%的市场份额。当年,彭小峰的公司年出口额达到了1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随后,彭小峰工厂里的反光背心开始积压,售价越来越便宜,逐渐从40-50美元/件降低到后来的10美元/件,并花费了3年多时间才将库存全部售出。仅仅这一个产品,就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开始没想到这产品只有在汽车突发情况下才需要,而且每个汽车一辈子可能只要配一件。”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没完没了,”回忆当初创业的挫折经历,彭小峰说,“无论如何,经验的积累是慢慢沉淀的,无论成败都是学习。”

  找到终身可以做的项目

  2003年-2005年,彭小峰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从传统劳保制造业改行高科技太阳能发电行业,这与反光背心的教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时刚做反光背心,一直关心欧洲的立法,了解到欧洲正对太阳能发电方面进行立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发展到无限大的机会,这正是我要找的可以做一辈子的项目。”

  2004年前后,尚未到30岁而立之年的彭小峰,年轻无畏,把苏州工厂交给父母打理,一个人开始为期两年的对太阳能行业的市场调研。

  “静下心来了解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彭小峰说,“也了解了应该找谁来帮助自己一起完成这个事业”。

  2005年,彭小峰启动资金5个亿,开建太阳能产业——目前的江西赛维,而早在建厂之前彭就已经确定了高管的名单。在此之后,到2007年6月上市之前,佟兴雪、朱良保、邵永刚等一批当时各自行业里的顶尖人物先后被他挖来。

  “没一个好请的,都很牛的,特别难请”,说到组建目前这支国际化的团队,彭小峰颇有感触。

  “我是犹豫了半年左右后决定加盟的”,邵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邵与彭小峰是EMBA的同学,时任国泰君安证券管理董事,有长期投行业务经验。

  地方政府借给他2个亿

  迄今,关于彭小峰2005年创办江西赛维的故事,无论是其本身舍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道高科技,还是将行业高手悉数笼络到江西新余,往往被冠以奇迹、神话之类的标签。

  有一件事令人们赞叹的同时,也有人猜测他与当地官员的关系——政府为何能在其创业时借给他2个亿?

  2005年春节刚过,在江西吉安老家过完年的彭小峰赶回苏州参加商业谈判,但在新余境内因雪天路滑,开的宝马车与一辆大卡车刮蹭。有一面之缘的新余市经济开发区区委书记吴建华帮其找车,彭小峰赶回苏州谈判。新余政府官员的亲商、高效给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个月后,彭小峰扩大劳保产品规模,做出了到新余投资的决策,成立了目前与赛维LDK一墙之隔的柳新工业园。而他正筹划的太阳能产业准备放到苏州。  不过,新余市领导知道这个打算后,时任新余市市长的汪德和与彭小峰进行了半小时会谈,汪期望彭能把太阳能产业放在新余。

  “我选择苏州,人才、融资、配套都有优势;但新余没有,我就开了三个条件。” 彭小峰介绍说,一是资金,二是人才,三是电力供应。

  譬如资金,彭小峰的劳保厂在苏州,融资容易;而且苏州对太阳能产业有认识,而在新余毫无资产的彭小峰一谈到太阳能,很多银行都以为是生产热水器的。

  新余市政府答应了这三个条件。不过,2亿元,对当时的新余市财政来说不是小数目。2004年全年,新余市财政总收入不过18亿元左右。

  “这笔钱我们在上市前都还了,不仅还钱了,还还了利息,利息比银行贷款还高。”彭小峰这样解释这笔借款的后续故事。

  最终,这个冒险的故事成了互利双赢的美谈。迄今,新余成为江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创中资企业在美最大IPO

  从2005年筹备,2006年投产到2007年上市,江西赛维创造了一连串奇迹后,也创造了所有在美国纽交所单一上市的中国企业最大规模IPO的纪录。

  “私募完成的时间比计划晚了一天,上市完成的时间比计划早了一天”,这是对江西赛维有科学规划的彭小峰津津乐道的事情。

  事实上,就在2005年,彭小峰在太阳能产业建成之前到东南亚、欧美、日韩等国考察,将这些地方数百吨半导体级硅片的边角料全部低价收购;同时,他一次性订购了铸锭、切片设备生产企业GT-Solar近乎70%以上的年产能。

  GT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太阳能发电产业全套生产设备的公司,设备具有很长的交货期,其它新进者要进入这一行业,只能等一年后才能拿到设备。

  当时,全国各地的风投似乎都知道了精明的彭小峰的太阳能发电发展计划,大批风险投资汇集江西。邵永刚成为引入私募的主要负责人。“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我们需要各种渠道的资金。”彭小峰介绍。

  “每天每分钟都要使出12分的精力,”邵永刚介绍,“白天、晚上都在跟私募博弈。”从最初接触的60家私募,在5到7个月时间里,谈到只保留下3家。

  邵永刚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分三次引入巨额资金后,彭小峰在江西赛维的股权仍然保持在70%以上,而行业因引入私募导致控股权丧失的情况并不鲜见。

  2006年7月,NBP亚洲投资等基金对赛维进行首轮1500万美元的投资;9月,又作为主要投资人,联合十几家私募基金进行了第二轮投资,金额4800万美元;12月,NBP再次作为主要投资商,联合鼎晖注资2250万美元。

  而卖给私募的价格从第一次的4美元/股,到超过6美元/股,到超过7美元/股。邵永刚把这称之为技巧。

  江西赛维甚至跟私募签署了对赌协议:“我们承诺,若2006年利润低于3000万美元,我们就赔偿股份。”

  2006年,赛维净利润超过3000万美元,随后,获得资金支持的赛维飞速发展,国内外主要的下游厂商成为赛维客户。2007年6月,赛维成功在纽约上市。

  迄今回顾来路,彭小峰说,在江西赛维,还没做过让自己懊恼的决定。而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同资金来源一样,所有的人才、技术、市场都是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规划运作。彭小峰评价自己的公司:“只不过制造基地在中国,其他都是国际化的,资金总部在美国、战略投资在上海,主要市场在国外,人才也是国际化的。而我的时间,是三分之一在国外,三分之一在江西,剩余的在全国各地跑。”

  亿万富豪的理想与现实

  彭小峰没实现物理学家的理想,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

  33岁,身家已数百亿,彭小峰一路走来,似乎与财富总是若即若离。然而,仔细“阅读”彭小峰之后不难发现,他今天的成就与3个理想相契合——少时立志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却在求学途中走上了创业路;而立之年要把企业做成国际性商业机构,冒险改行;“5·12”地震震痛了彭小峰,他为此重新规划自己的后半生:全职做慈善。

  理想:爱因斯坦现实:商海弄潮

  为了少时的理想,彭小峰奋斗了十多年,最后却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1975年,彭小峰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的一个小山村,虽是独子,但割草、放牛等体力活也没少干。

  彭小峰成绩不错,初中毕业时考了全县第一。当时,中专是学习成绩好的初中生的第一选择,而他的理想是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想出国深造,因此他选择去江西省外贸学校,学习英语。上学期间,他还经常到附近的大学旁听,自学大学物理。

  1993年底,彭小峰中专毕业,回到老家,在吉安市的外贸公司上班。渐渐的,他发现这样赚钱出国太慢。

  1997年,带上2万元存款,彭小峰只身前往上海——一座汇集商贸和实业的港口大都市,“想着那里机会多,好赚钱,好赚学费”。

  但上海高昂的生活费让他不得不离开,去往苏州。之后,彭小峰单枪匹马白手起家,从事外贸生意,一心想着赚钱出国读书。

  “25岁前不出成果,这个梦就已破灭了。”彭小峰说,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当自己富起来时,可能已经是老头了,在物理学界,25岁前不出成果就很难成功。

  尽管彭小峰没能实现成为物理学家的理想,却是中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

  2001年,26岁的彭小峰已身家上亿,买了自己的宝马车,住着宽敞的别墅。

  事业刚起步时,彭小峰过着积攒每一分钱的日子。他还记得,去开交易会时,好几个人住宾馆,但只开一个房间,一个人睡床,其他人打地铺,“每过半小时进一个人,怕服务小姐查房间发现”。

  “我现在用的东西都是那个时候买的,比如别墅、宝马,因为那时赚的钱都是自己的,没人管你,想怎么做怎么做,也没人说你。”彭小峰说,对于一个从农村长到十几岁才到山外读书的人,对物质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就图过得舒服一些。买宝马车是因为作为销售型企业,需要比较舒适的车去接待客户。

  记者注意到,与那些西装革履、身上别无装饰物的60年代富豪不同,彭小峰穿着休闲,记者采访他那天,发现他的脖子上还戴了条略粗的项链。

  理想:走向国际现实:而立改行

  2005年,已将劳保产品做到亚洲最大、年收入上亿的彭小峰突然进入太阳能发电行业。这是一个在常人眼里与传统制造业完全不同的高科技领域,也是彭小峰从未接触过的行业。

  “如果50岁,我绝对不会做,但我才30岁。”说起这个转折,彭小峰觉得非常自然,“即便一无所有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彭小峰是有野心的企业家,事实上他个人的收益在进入光伏(太阳能发电)行业后并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但此时的彭小峰,野心已经从赚钱转变为创办与微软、Intel齐名的国际商业机构。迄今,微软、Intel、google等还经常出现在他的嘴里。

  “在我年轻力壮的时候,把企业做好,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商业机构。”这是现阶段他的理想。

  在彭小峰眼里,美国一大批顶级商业机构都是在20年内突然崛起的。目前,中国的企业中能称得上国际顶尖的,除了那些国企,民营企业寥寥无几,中国企业将来要成为世界性商业机构,新能源则是与世界同步的,而其他行业几乎没有这种机会了。

  彭小峰的行为,可以从江西赛维副总邵永刚的话里得到阐释:“一个企业家要成功,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所谓责任感,就是自己一定要做这个事,而使命感是这个事情一定要我来做。”

  对于突然从传统制造业改为光伏行业,彭小峰的说法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高科技,高科技产业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是产业不一样而已。”据悉,彭小峰过去生产的劳保手套能在零下40℃时使用,而一般材料在零下20℃就开裂了。

  在潜心研究两年后,彭小峰筹集苏州工厂所有的资金,启动了他的光伏事业。

  “您根本不懂太阳能产业,怎么能领导这个团队呢?”这是彭小峰转行后,不断被问到的问题。他的回答是:“且不说我在进入之前研究了两年,全球100个企业家里至少70个不是专业出身的,相信百事可乐的总裁也一定不懂得可乐的配方。”

  理想:全职慈善现实:亿元赈灾

  如果不是“5·12”地震,彭小峰可能不会这么早就提到晚年的打算。

  彭小峰说,地震当天,他正和一批高管在上海一栋高楼的23层开会,准备季报的事情。突然,大楼晃动了,有人觉得头晕,还以为是累得,直到看到很多人往楼下跑,“我们跟着跑出来,才知道地震了”。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彭小峰马上安排苏州的公司以及江西赛维的员工捐款。因为他认为,自己就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山村,“门前就是山,和汶川那里几乎是一样的,我必须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灾区的人民做一点事”。

  最初,彭小峰私人捐赠了160多万元,加上员工的捐赠总数达到200万元。后来,彭小峰觉得不够,但自己作为江西赛维的大股东,大额捐赠会受到美国证券法规的诸多条款限制。

  “我一直在看国外是怎么做的,李嘉诚、比尔·盖茨、王永庆他们都是通过旗下的慈善基金来运作的,所以我也考虑筹划建立自己的慈善基金。”

  “我准备今年捐款1亿元成立赛维慈善基金,主要用于地震灾区的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5年内,捐款规模达到5亿元。”彭小峰目前正在就此事与民政部门沟通。他说,今年的1亿元以及今后的5亿元,都出自个人财产。据了解,他目前持有江西赛维股权超过70%,身价400亿元。

  不过,他还想趁着年富力强把企业做好,等到了晚年就能全心做慈善。 ■后记

  为富且仁

  随着赛维上市,彭小峰和他的高管团队拥有的期权财富数以亿计。彭小峰本人位列2007年胡润百富榜第六,拥有400亿元,成为榜单上年纪最轻且白手起家的富豪。

  而他不过是一个代表,邵永刚、佟兴雪等一批高管通过上市都身家过亿。当被记者问及公司有多少亿万富翁时,彭小峰指着一桌子人说“比这个数要多”。那一桌大概10人。

  江西赛维一名员工说,差不多每个员工都有公司的期权。彭小峰也证实,从一线操作工开始,只要被公司认为是合格的员工,基本都有期权。纽交所一位高管曾经这样评价:很少见到一家公司几乎一半的员工甚至车间工人都拥有公司的期权。

  “我的想法很简单,大家在江西奋斗,只要老老实实干,至少能在当地买套房子,而买房子凭借工资积累难。”彭小峰说,江西赛维的员工,工资比当地其他企业高30%左右。

  因为彭小峰说“这是商业秘密”,记者没能了解到江西赛维每位员工具体持期权的比例。

  ■人·财·榜问卷

  问: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才能是什么?

  答:没有才能。

  问:小时候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答:怎样成为爱因斯坦一样的科学家。

  问:你最欣赏什么样的赚钱方式?

  答:白手起家。

  问:你会开除什么样的员工?

  答:不诚信的员工。

  问:现在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答:怎么把光伏发电做到比正常能源价格更低。

  问:你一年花多少钱?

  答:和普通人差不多。

  问:假如有一天变得一无所有,您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答:填饱肚子。

  问:希望留给后代什么?

  答:创业的能力。

  问: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答:再专注一点。

  问: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怎样的?

  答:跟孩子在一起。

  问: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答:语言表达能力再好一点。

  问:你最害怕什么?

  答:这个问卷。

  问:还在世的人中,你最敬佩哪位?

  答:有很多,具体说不上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