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功夫熊猫看国外对中国文化接纳程度的改变(图)

 春雨 2008-06-28

 

作者:三峡在线

 

只会功夫的熊猫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的同时,影片中的中国元素也成为了观众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透过功夫熊猫选择这样一个时间在投放市场这一事实,三峡在线觉得至少我们可以看到象征好莱坞梦工厂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同时,在经历了这次的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外对中国文化的接纳程度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首先,有一个你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功夫是中国的国粹,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能够把二个如此鲜明的中国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与接受。实际上外国人正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正在平和宽容地接纳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中国文化。

 

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外国人对中国有序、有力、有效的救灾行动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外国人对中国人在汶川地震前后所表现出的这样一种勇敢、坚强、友善、乐观、幽默所折服。可以说,这次地震中国感动了整个世界。无独有偶的是,我们的国宝熊猫也正好生活在地震中心,今天的熊猫似乎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国宝了,她们更能代表有着坚强的信念、幽默乐观的精神、压强不屈的意志的中国人民。不是吗?

 

《功夫熊猫》是一部倡导善必胜恶、勇敢、自信等普世价值观的“励志”片,毫无疑问,这些都是被所有人类所尊崇的最基本的人类情感。三峡在线所理解的《功夫熊猫》的核心价值其实就是两个最励志最常见的主题:“勇气与责任”。今天的我们,在经历了这样一场灾难之后,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勇气与责任”。因此,三峡在线觉得,不仅仅是制作本身体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认同,包括今天他们选择这样一个时机投放于中国市场,同样体现了这样的价值与意义。或许,这正是在接受与认同之后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他们也将以这样的方式把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民的乐观与坚强的精神传达给整个世界。

 

艺术,虽然有着地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互联网与通讯工具让传播变得异常便捷的今天,艺术题材可以是别国的,制作团队可以是多国的,但艺术品终将是奉献给全人类。今天,从功夫熊猫的身上三峡在线看到了国外对中国文化接纳程度正在悄然发生着一种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同时也说明坚强、勇敢的中国正在被世界所瞩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