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德鲁巴(drupa 2000)看印刷工业的发展与未来-德鲁巴,印刷工业-印刷行业-hc3...

 水彩虹 2008-07-30
从德鲁巴(drupa 2000)看印刷工业的发展与未来
2008/7/4/23:30  来源:科印传媒  作者:沈海祥
 
作者为时任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沈海祥。下文为沈海祥先生在“2000年‘德鲁巴来到中国’科印报告会上”的讲话稿。

    5月18日至31日,新千年第一届德鲁巴(Drupa)印刷大展“Drupa 2000国际印刷及媒体展”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隆重举行。来自49个国家及地区的1957家参展商,在18个展厅,近16万平方米的展位上,向业界人士展示了其最新技术和产品。据统计,整个展会期间约有41.3万人参观,其中将近半数以上来自德国之外。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印刷展之一,每一届德鲁巴大展都会给业内人士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届展览会又出现了哪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它们预示了印刷工业哪些发展趋势?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与思考?中国印刷工业应如何跟上世界发展的大潮流?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一、德鲁巴——印刷人的盛典

    被业内人士称作“印刷人的盛典”的德鲁巴印刷展酝酿于1949年,1951年5月在杜塞尔多夫首次开展,迄今为止,已举办了12届。

    本届德鲁巴参展商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957家,参观人数达到40多万。与往届相比,Drupa2000在展厅布局上更为合理,18个展厅按主题分为7个展区。现将各个展区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本届展会的l、2、3、4、6、7、15、16、17、18等10个展厅为“印刷设备”展区,在这个展区内,共有包括海德堡、曼·罗兰等世界知名印刷设备供应商在内的556家公司,向参观者展示了其最新产品。在1、2号展厅中,全球最大的印刷设备供应商海德堡演示了其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的9种一体化解决方案。而6号厅则是早已名声在外的“印刷城”,由69家公司的产品组成的强大而完整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展示了印刷业巨大的潜力。施乐公司一直以复印和办公印刷设备的供应商而著称,在本届展览会上,该公司独家占有18号馆,所占面积仅次于海德堡,是本届展览会中展出面积第二大的参展商。“数字印刷不仅仅是一项新技术,它更是一种盈利的方法”。为此,施乐公司展出了“零库存印刷”、“一对一市场印刷服务”、“电子商务方案”等几种不同的数字印刷方案。该公司声称到2003年,将占领世界数字印刷市场的一半份额。

    从本届展会看,印刷技术的进步可以归结为三点:CTP系统、自动化和数字化工作流程。

    “印前设备”展区分布在1、4、5、6、8、9、18等7个展厅,共有381家展商参加了本展区的展览。在印前领域,跨媒体出版技术最值得关注。该技术可以将加工处理过的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文件提供给不同的媒体生产商,制造出不同的产品。在18号馆,施乐展出了印刷媒体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此外,l、6、12、13、14、18号展厅为“印后加工设备”展区,有280家公司参展;6、10、11号展厅是“包装产品与纸品加工”展区,共有284家公司参展;3、6、8、15、16号展厅为“油墨与印刷材料”展区,有270家公司参展。但相对于印刷、印前展区而言,这几个展区并不太醒目。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咨询服务公司”展区和“二手设备”展区,其中前者有186家厂商参加,在数量上比上届增加了50%,而后者则是本届展会新增的展览项目。

    作为印刷业的盛会,Drupa2000不仅在展出规模、参展厂商、参观人数、展出面积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以往几届,而且在展出形式上表现出了与往届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展出形式上有重大突破。以往的展览会是厂商有什么展什么,厂商注重的是向用户展示自己的设备,很少考虑用户的实际方案。而在本届展览会上,厂商在展出观念上有了重大的改变,在展出形式上已从原来的“展示自己”,变成了“展示用户的需求”,世界上著名的厂商均展出了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用户无需再为生产流程的配置而头痛,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在众多的生产流程中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系统。

    2.公司之间的合作与重组已成为新的高潮,各厂商之间的合作与重组实际上是一体化趋势发展的必然。因为传统的印刷设备供应商,一般都有较为明确的主攻方向,有的为印前,有的为印刷,有的为印后,还有的为印材,伴随着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这种单打独斗的格局已不能适应市场对厂商的要求,印刷不再是一个孤岛,联合已是大势所趋。

    3.包装产品再次亮相。由于种种原因,包装产品和纸制品加工设备曾一度从德鲁巴展览会上销声匿迹。Drupa2000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迎来了包装产品和纸制品加工设备的回归。在本届展览会上,包装设备展商在第6、10、11号展馆大出风头,由284家公司组成的包装军团开始收复失地,这或许也预示了未来包装印刷业强劲的趋势。

    二、Drupa 2000的技术热点及发展
    几乎每一届德鲁巴大展都会推出一两项引人注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如Drupa90最为引人注目的新技术为彩色桌面出版系统(DTP)。而Drupa95为数字印刷与直接制版技术(CTP)。Drupa2O00则是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的跨企业的数字化工作流程(DigitalWorkflow)和跨媒体出版技术(Cross-MediaPublishing)。代表了印刷工业的发展与未来,它使人们明显地感受到印刷工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已经到来。
    1.直接制版技术(CTP)
 
    在Drupa95展览会上,共有23家厂商展出了43种直接制版设备。Drupa95之后,直接制版技术发展迅猛,据美国印刷技术基金会(GATF)对国际重大印刷出版技术的排位统计: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连续3年均居首位。1997年底,全世界约有31家厂商生产63种不同型号的直接制版设备。1996年,在美国前100家大型印刷企业中,有55%采用了直接制版系统。到现在为止,世界范围内已安装了近500O套直接制版系统。
    在Drupa2000上,这项技术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来自世界各地的90多家直接制版系统及材料生产厂商展出了近百种产品。与Drupa95相比,从事CTP设备和材料生产的厂商更多、展品更加丰富多彩,竞争更为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技术已趋成熟、进人产业化阶段
    从制版设备上来讲,经过五年的发展,生产厂商推出了技术成熟的、能自动上版、能处理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版材的、制版速度大大提高的各种直接制版系统。在曝光系统方面,有平台式、外鼓式、内鼓式之分;在版材品种方面有银盐版、热敏版。感光树脂版、聚酯版之分。在本届展览会上,可以明显地看出热敏版材已成为主流,其制版设备可谓多姿多彩;有爱克发公司的GalileoThermalS内鼓式热敏版(热烧蚀)制版机、巴可(Barco)的Mondrian平台式制版机、Creo·Scitex公司的Trendsetter系列。ECRM的DesertCat8 外鼓式制版机、大日本网屏的PT-8000和PT-4O00外鼓式制版机等。为适应快速制版的需求,富士公司推出了P-96O0快速制版机,在分辨率为2438dpi时,每小时可生产27张印版。另外,Hell公司的HelioFlex F2000既可以用激光雕刻凹版,也可以直接制柔性版,是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一个新的里程碑。BASF的NyloflexLD也采用了激光雕刻印版的技术。
    ②CTP版材丰富多彩。
    CTP版材不断推陈出新,在本届展览会上,传统的银盐复合版基本上销声匿迹;爱克发、三菱制纸、三菱化学公司推出了改进型银盐扩散版;普通热敏版材已趋于商品化,许多新型热敏版材登台亮相:如富士、柯达、三菱化学、爱克发等公司的无预热版,Presstek公司的Anthem和爱克发公司的Mistral热烧蚀版、柯达公司的无水干胶印式热敏版和用于报业的热敏CTP版材等等。另外,爱克发公司还开发了一种新型印版涂层材料,将其喷涂到印版或滚筒上,无需再更换印版。
    ③紫激光成像技术引人注目。
    在Drupa2000上,采用紫激光成像是CTP技术的一项新突破。它采用紫色激光二极管,可以在明亮的黄色安全灯下操作,具有成像速度快、光源成本低。容易控制等优点。
    ④普通PS版直接制版技术前景看好。
    本届展览会上共有两家公司展出了使用普通PS版的直接制版设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关注。这两家厂商是PumpEskofot公司和BasysPrint公司。
    对于普通PS版直接制版技术,业内专家有不同看法。有些专家认为,热敏版直接制版技术可能会受到普通PS版直接制版技术的挑战,因为这种制版技术在版材成本、光源获取方式、制版速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可能会改变CTP市场的未来。而有的专家认为,热敏版在质量和耐印力方面都优于普通PS版,随着热敏版价格的下降,普通PS版直接制版技术的寿命不会太长。
    2.在机直接成像技术(DI)
    在机直接制版印刷技术是指将印刷版面图文信息,直接由计算机输出到装在印刷机上的印版上,一次完成制版与印刷的技术。在Drupa2000展览会上,计算机在机直接成像技术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可谓大放光彩。
    在本届展览会上,海德堡公司作为最大的参展商,不仅侧重于传统胶印,同时也投巨资研究和开发直接成像技术,推出改进型产品:QuickmasterDI46-4和SpeedmasterDI,前者使用Presstek激光成像技术,后者使用的是Creo激光成像技术,这两款印刷机均采用海德堡胶印机机型,是目前市场上质量与性能最稳定的产品之一。
    本届展览会的热点产品之一是,曼·罗兰公司展出的卷筒纸DI数字印刷机Dicoweb,该机不使用一次性的版材,而是在印版滚筒上外套一个由专用材料制成的金属套,使用Creo的激光头在类似色带的材料上曝光,然后将色带上具有亲油或亲水性能的物质转移到金属套上,使金属套上形成具有亲油性或亲水性的一层物质,从而具备印刷特性,在着墨后完成印刷作业。印刷作业完成时,可用清洗液将金属套上的转移物质冲洗掉。这种成像形式的印版的耐印力为3万印左右,金属套在使用3O0次后需要更新。该机定位于短版活印刷(500-20000印)。
    小森公司与Creoscitex公司合作,展出了型号为ProjectD的在机直接成像印刷机。该机采用Creo激光成像技术。
    在本届展览会上,还可以看到一种型号为“PAXDI”的在机直接成像数字印刷机,这是施乐公司、Presstek公司及阿达斯特Adast)公司共同开发的无水双联式印刷机。
 
    日本网屏(Screen)公司在本届展览会上展出了B3幅面的TruePress544四色胶印机和B2幅面的TruePress 744。其他产品还有Sakurai公司、阿达斯特(Adast)公司的OmniAdast 705CDI、507DI及Karat公司的74Karat等。
 
3.数字印刷技术

    自1993年Indigo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数字印刷机以来,数字印刷技术已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印刷质量、印刷品幅面和印刷速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数字印刷已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原来属于胶印印刷的一部分市场,并不断创新与发展。在Drupa2000上,共有46家数字印刷机厂商参展,除了像Indigo、Xeikoll、Scitex、Xerox等老牌厂商外,一些著名的传统胶印机生产厂商也开始向数字印刷机市场进军,如海德堡、曼·罗兰、KBA等。

    Indigo公司可谓数字印刷技术的先驱,在本届展览会上,该公司在170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上,共展出了24台各类数字印刷机。包括E-printpro+、Turbostream、CardPress、Omnius及第二代数字印刷机Ebony、XB2、K15、Photo-e-Print等。其中XB2四开七色彩色数字印刷机,是Indigo公司在原有八开印刷机的基础上最新开发的新机型,印刷幅面达到500mmX700mm,印刷速度为2000张/小时,印品质量精美,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其展出样机被多家公司争购。K15数字印刷机是Indigo公司与德国Kammann公司共同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光盘数字印刷机。该机可印刷CD、DVD和CD-ROM等光盘,印刷速度为每小时6000张四色光盘。Photo-e-Print是用于照片印刷的数字印刷机,每小时可出5000张4英寸或6英寸底片。在本届展览会上,该公司用数字相机照相,然后用Photo-e-Print现场印刷,其印刷质量已接近照片质量,令在场观众赞叹。Ebony则是Indigo公司推出的一种单色、低成本的数字印刷机,适合于办公文件的快速印刷。

    海德堡公司与柯达公司合作成立的合资企业NexPress公司,展出了NexPress2100新型数字印刷机,该机不仅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Drupa2000上最保密的产品之一。NexPress使用的是一种具有微颗色粉技术的干式墨粉(Dryink),采用类似胶印技术的压力印刷原理,故可在各种纸张上进行印刷,当进行A3幅面单面四色印刷时,印刷速度为21OO张/小时,当印刷A4幅面双面彩色印品时,印刷速度为2100张/小时。据说该机具备了胶印机的质量和速度,能够提供胶印级的印品质量及印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施乐展出的DocuColor2000系列彩色数字印刷机,采用类似复印机原理,基本上实现了高速度、低成本。Docu Color 2000系列有两种机型,2060型每分钟能印60页,2045型每分钟能印45页。Xeikon公司在本次展览会上共展出了CSP320D、DCP320D、DCP500D、DCP320S、Xeikon7000等多种机型的数字印刷机,其中CSP320D是首次展出的单张纸加大尺寸的A3幅面的数字印刷机,每小时可印刷960张双面A4幅面的彩色印张。

    据悉,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已安装了近40O0台数字印刷机。近几年,数字印刷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并逐步被广大业内人士及厂商所认可。

    4.数字化工作流程

    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印刷业适应网络时代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数字化工作流程,印刷厂不仅可以实现内部印前、印刷、印后整个生产过程一体化全数字处理,而且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传输,把印刷厂与出版社、广告公司、设备材料供应商等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远程打样、远程结算,将印刷厂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都纳人数字化之中。

    往年的展览,参展商都是按绝对的印前、印中、印后…分类分区展示自己的产品。Drupa2000从6号展馆的“印刷城”到海德堡专场,都是以一条条完整的印刷工艺流水线、一个个完全的印刷业务解决方案,从印前,到印刷,到印后加工这样的连贯方式展示不同参展商的产品以及厂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的。而贯穿这种流程、合作之间的就是数字化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应用了。在Drupa2000展览会上,国际上著名的厂商竞相推出了各自的数字化工作流程管理系统,这已成为本届展览会的一个亮点。

    目前,在数字化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研发方面,Screen公司开发了它的Trueflow产品;Krause公司也将推出KIM系统;Agfa公司则推出了带有Create新模块的Apogee第二代产品;海德堡公司和Creo·Scitex公司研制出的第二代Prinergy(印能捷)PDF模块中包括了针对包装应用的内容;Harlequin公司的MaxworkFlow系统由20个工作流程模块组成,已在市场中获益。其他工作流程的产品还有:Barco公司新一代的Fastlane产品、Fuji公司和Xitron公司共同研发的新的FujiCelebraNTPlus版本、UltimateTechnographics公司的ezWorkFlow完全版、施乐公司主要为PAX机器而设计的Digipath等等。

    在本届展会上,海德堡的CIP3(印前、印刷、印后一体化协议),以及曼·罗兰等69家展商在“印刷城”演示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表现得都十分出色。它们的出现将使印刷业的数字化变得更为完善、成熟。据悉,Adobe、Agfa、海德堡及曼·罗兰正在合作,准备为JobTicket(工作票)定义一个范围更广泛的格式——JDF(印件定义格式),可用于在印刷及跨媒体出版之间进行印件数据标准的交换。

5.跨媒体出版技术

    与数字化工作流程交相辉映的是跨媒体出版技术。运用这项技术,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文件在经过加工处理后,可被用于多种媒体产品,如印刷品。CD-ROM电子书、网络出版物等。

    海德堡公司曾对全球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的市场份额进行了统计,1995年印刷媒体所占的市场份额为70%,电子媒体只占市场份额的30%。到2010年,印刷媒体每年的增长幅度为35%,电子媒体的增长幅度为9.5%,印刷媒体将占市场份额的48%,而电子媒体会占到52%。

    在本届展览会上,我们还能看到“按需出书(Books on Demand)”系统的演示,该系统可根据用户需要,通过网络立即数字印刷、装订。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跨媒体出版技术将是大势所趋。跨媒体出版技术的出现势必带来印刷出版业的一场变革,对此,业界必须早做准备。

    6.胶印技术

    Drupa2000共有63家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商及63家卷筒纸胶印机制造商参展。多年来,胶印以其制版速度快,印刷质量好,生产过程实现了数据化、标准化,既能印短版活,也能印中长版活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并在书刊、报纸。折叠纸盒、大幅面海报、标签等得到广泛应用。

    Drupa2000展出的胶印机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幅面尺寸规格,色组结构及配置上灵活多样,单张纸胶印机最多已达12个色组。单张纸胶印机有许多都具备可变双面印、中央控制、墨量遥控、不接触导纸、套准自动调整、自动洗橡皮、自动换版、不停机换纸等功能。总体发展趋势是高效、高质、自动化、高度灵活性。

    由于包装印刷领域的彩色短版活日益增多,制造商也纷纷推出相应设备抢占该市场。海德堡公司推出了速霸CD74,幅面为600mmx740mm,专门用于进行短版彩色包装印刷。该机印速达15000张/小时,有四色机或六色机,采用倍径压印滚筒,可印纸板。为满足包装印刷市场需求,海德堡的速霸102不仅纳入数字化工作流程,而且还带双上光、双干燥,甚至可印金、印银,双面六色印刷也能一次走纸完成。
曼·罗兰最新的单张纸胶印机产品是Roland 200、Roland 50O四色及六色单张纸胶印机。Roland200幅面为52cmx74cm,印速为13000张/小时,采用倍径压印滚筒,可印刷0.04-0.8mm的纸。Roland500可印刷纸板,最高印速达180O0张/小时。

    在展会现场,KBA公司的单纸张胶印机全部用KBA的DensitronicS闭环彩色控制系统相连,并采用Lotem800V及LithoSetterV等计算机直接制版机进行现场制版,用展出的KBARapida105胶印机印刷瓦楞纸筒,免费发送给参观者。

    卷筒纸胶印机除继续采用无轴、无缝技术外,在增强灵活性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几大主要厂商均推出无轴驱动的双幅宽、小滚筒结构的彩报印刷机,既节省用版数量,又增强了出报的灵活性。例如海德堡推出了Mainstream80印报机,该机版滚筒与橡皮滚筒比例为1:1,采用无缝橡皮套筒技术(60秒即可更换完毕),印速达8万份/小时。曼·罗兰公司推出了Regioman,该机的纸带宽度为1260-1400mm,印速达7万份/小时,裁切尺寸有470、510及546mm等几种。KBA公司推出了Prisma印报机,最高印速达7万份/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展览会上,KBA公司为报纸印刷用户推出了一种新型机Cortina。该机采用无轴传动,无键输墨,无水胶印。展会上,KBA公司用Presstek公司的Dimension44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制版,采用Presstek Pearl Dry无水胶印版印刷,最高印速达8万份/小时。由于该机整机高度降到3.4m,更便于用户操作。

    此外,卷筒纸商业印刷机在开本尺寸、折页方式等方面都向着更灵活的方向发展,通过各种自动化进一步缩短调机准备时间、提高效率已成为发展趋势。窄幅卷筒纸胶印机增加了多种功能,带打孔、压凸、UV干燥等功能,更便于表格、直邮广告及标签的印制。

    从Drupa2000可以看出,胶印机制造商更注重为用户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提供一台单机。他们也更注重将自己的设备集成到CIP3数字化工作流程中,为客户的数字化印刷生产提供可能。单张纸胶印机向更多色组、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适宜短版彩色印件印刷的方向发展,许多厂商为自己的产品配了双上光、加长收纸等装置,满足高档印品的印刷需求。卷筒纸胶印机大多数都已采用无轴转动,自动换版、自动穿纸、联机色彩控制、中央控制系统等装置,目的都是为缩短辅助时间,减少废品率。折页机及折页上部结构的不断改进为报刊杂志的生产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7.柔印与凹印技术

    本届展览会,柔印机的参展商达到78家,凹印机的参展厂商有38家(其中单张纸凹印机厂商7家,卷筒纸凹印机厂商31家),不难看出,柔印机参展商数量明显多于凹印机参展商数量,这说明柔印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多种印刷方式中增幅最快的一种印刷方式。
  
    本届展会与以往Drupa的不同之处是几大厂商都展出了折叠纸盒柔印机。德国W&H公司在Drupa展出了NovoflexCartolineCI型六色折叠纸盒印刷机。该机版滚筒及网纹辊采用无轴技术,印刷幅宽达1000mm,重复印刷长度为300-760mm,可印500g/平方米的纸板,印速达300米/分,适于各种产品折叠纸盒的印刷。该机可接联线平台或轮转模切机,联机印刷及模切使折叠纸盒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此外,EDALE公司也展出了窄幅折叠纸盒柔印机。

    本届展览会与以往Drupa展的又一个不同之处是,不论是柔印机还是凹印机制造商都纷纷推出了无轴驱动的产品,这么多无轴驱动的柔印机及凹印机在同一个国际展览会上亮相,可谓非同寻常。如Rotomec、赛鲁迪、海德堡、W&H、F&K等均推出了无轴驱动的凹印机或柔印机。海德堡在1号馆展出了一台GallusRCS330无轮驱动柔印机。该机主要用于印标签,印刷幅宽达到330mm,最高印速达120米/分,采用柔印与轮转丝印组合的方式,可带联机上光及轮转模切。据悉,该公司还将在其上增加凸印、烫印及覆膜等机组及胶印机组,从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谈到柔印的发展,就不能不提柔印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该技术的发展,才使得柔印的质量大大提高,使柔印在印刷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届Drupa200O有5家柔印直接制版系统制造商参展。巴可公司展出了CDI,Creo·Scitex公司展出了ThermFlex,Hell公司展出了HelioFlexF2000,ICG公司推出了IMPACT系统,ohio公司推出Digilas系统。Hell公司的HelioFlexF2000是首次在Drupa20O0上展示,它可制单张印版也可制套筒版,印版或套筒幅面达1200mmx1600mm,该机有高性能的激光头,除可制柔性版外,还可用于制网目调凹印版。激光头彩用8束1110nm激光,最高分辨率达到2540dpi。

    8.印后加工技术

    Drupa2O00共有260多家与书刊装订和印后加工整饰相关的厂商。许多知名厂商参展,如马天尼(Martini),柯尔布斯(Kolbus),沃伦贝格(Wohlenberg)等,分别在2、6、12、13、14、16号馆展出了新款机型及附属系统。从本届展览会看,印后加工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发展方向是:

    ①印后加工正在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本届展览会上,许多著名厂商纷纷参加了国际“印前、印刷、印后一体化”组织——CIP3,展出了相应的数字化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在6号馆“印刷城”中,展出了完整的印刷工作流程方案。可以看出,无论在商业印刷、包装印刷还是报纸印刷或其他印刷领域,都有印后厂商做为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成员出现,如wohlenberg(沃伦贝格)、Baumann、MBO、Blumer、Schur、Hohner、Jagenberg(亚根博格)等厂家,在裁切、折页和装订方面,印后加工制造商与印前、印刷方面的厂商,携手共同实现数据化印刷流程解决方案。

    ②印后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设备结构更加灵活、设置时间更短。

    ③印后加工设备更加多样化。
 
三、Drupa 2000对中国印刷业的启示

    每一届Drupa都预示了其后5到10年世界印刷业发展的大趋势。从Drupa2000看,本届展览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创新是数字化工作流程和跨媒体出版技术。这是印刷技术与数字、网络技术的结合,表明印刷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正在到来。据业内人士估计,到2010年,会有10%的广告宣传品将会转移到网络上去,生产技术也将发生变化。直接制版技术、数字化工作流程、跨媒体出版技术等将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使印刷媒体的供给形式发生变革,网上传输、网上交易将会对传统的印刷业带来冲击。

    对此,中国的印业同仁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因为从整体上看,我国印刷出版业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跟上世界印刷业前进的脚步,中国印刷业必须奋起直追。在以下几方面加倍努力。

    1.中国印刷企业应抓紧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建设

    正如前面曾经提到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最大的优点是在印刷厂内部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整合成一个数字化整体,在印刷厂外部则使企业成为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上的一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业务和电子商务,实现资源共享。没有数字化工作流程,传统印刷厂将在日趋成熟的网络时代失去立足之地,不仅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且连自身现有的国内市场也面临被国际印刷业巨头蚕食的危险。目前,国内印刷业整体上仍处于桌面出版系统的推广应用阶段,数字化刚刚起步,与整个印刷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去甚远。加强数字化工作流程建设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将其列为加速中国印刷业进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中国印刷企业应重视直接制版技术的应用

    CTP技术自从在Drupa95露面之后,便发展迅速,到本届展会已经成熟。在应用方面,CTP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我国,这一技术的应用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束缚中国印刷业采用CTP技术的一大障碍是版材国产化的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在Drupa2000,有2家参展商推出了使用普通PS版的直接制版机。由于热敏CTP版材需进口,价格较高,采用普通PS版进行直接制版,将对我国直接制版技术的推广和传统PS版的发展带来新机。

    3.中国版材生产商应加强CTP版材的研究与开发

    虽然出现了使用传统版材的CTP设备,但本届展会也表明热敏CTP版材已日趋成熟,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另有专家预测,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热敏版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将会不断下降,最后甚至会与现在的普通PS版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持平。热敏版将取代普通PS版,成为版材生产的主流。目前中国的版材生产企业生产的全是普通PS版,CTP版材的生产仍是空白。因此,加强CTP版材的研究可不容缓。

    4.中国印刷企业应向多媒体加工企业的方向发展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出现将对传统印刷厂的运作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首先,今后的印刷厂,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能接传统原稿的媒体加工厂,它们还必须具备接电子文件或数字化信息的能力,能生产多种媒体产品,如印刷品、光盘、网页和网上出版物等,否则,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其次,数字化工作流程的远程传输功能将使印刷业的跨国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因此我国印刷企业应加强联合,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美国印刷出版界最新流行的话题是“企业如何生存(Remain in Business)”。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必然加速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印刷出版业要用超前的眼光和勇气,迎接新技术的挑战。要以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战略眼光,来重新调整我们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位置,要建立我们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重视多媒体出版技术的发展,迎头赶上世界印刷业发展的潮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