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三峡在线在网络中看到报道:2008年7月28日,北京民间艺人丁月华展示他的山核桃“鸟巢”作品。北京市西城区居民丁月华潜心山核桃工艺品创作二十年,他用产自黑龙江的山核桃切片、粘贴,创作出各式工艺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他创作完成了山核桃“鸟巢”作品。 丁月华展示他的山核桃“鸟巢” 同样,三峡在线还看到:为迎接百年奥运,7月20日,天津河北区建北里的孙振洪老师耗费了3年时间,仅仅依靠目测和参考资料、使用简单的沙盘材料,就将鸟巢体育馆和宽广的奥运会景观大道等体育场馆制成了精致的模型,这些模型,均按照建筑的比例缩小了400倍。 孙振洪老师精致的鸟巢模型 可以说,丁月华展示他的山核桃“鸟巢”作品与孙振洪老师精致的鸟巢模型的可以说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让我们赏心悦目。 然而今天,三峡在线再次在网络中看到这样两张图片:山寨版“鸟巢”。如下: 山寨版鸟巢 这两张图片目前正在网络中疯狂传播。这两张图片的出现可以说让广大网友感慨“民间智慧无处不在”。然而如此“鸟巢”仿制品的出现,究竟是一种行为艺术?还是一种对“鸟巢”的恶搞?三峡在线看到对此很多人也是持不同的意见。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山寨版”鸟巢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为。但由于照片真实地存在,从而引发了众人的关注。事实上,通过这一事件,三峡在线觉得大可不必想象其为故意恶搞,相反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全民奥运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对“鸟巢”的美洲与想象同样证明了人们对奥运的关注。不是吗? 或许是前段时间被热吵的“山寨手机”风波的缘故,让人们对这样一个作品的出现迅速冠之以“山寨版鸟巢”的称呼。这同时也说明今天的网络把“山寨”一词的赋予了最新寓义,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另一方面,也因为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广泛争议。这的确也是我们应该给予关注的一个现象。 |
|
来自: 春雨 > 《图文 乐曲 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