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普总裁帮你做人生规划(超级好)

 全过程工程咨询 2008-08-02

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
并非个人的成功,
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
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
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
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
所以走人


看待工作,
眼光要放远一点,
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不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
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
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
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
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资,
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
5年以后拿多少?
估计5k-10k了不起了。
起点虽然高,
但增幅有限,
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
有初赛、复赛、决赛。
1、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做了经理。

2、复赛,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3、
决赛来了,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三、什么是好工作

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
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
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
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
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
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
并没有特别了不起,
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
很难做到很高阶的主管,
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
却不敢不加班,
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


出国真的有那么好么?
大多数还是在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地挣扎着,
至今只有一个正经在一个美国大学里拿到个正式的教职。
我有几个表亲也去了国外了,
他们的父母独自在国内,
没有人照顾,有好几次人在家里昏倒都没人知道,
出国,真的这么光彩么?
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
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
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
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
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
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四、普通人

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
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

而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
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
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


我们都是普通人,
因此,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
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
我们不会坐飞机掉下来,
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
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
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5岁……



李嘉诚比你有钱大致50万倍,他比你更快乐么?
有没有比你快乐50万倍,一定没有。
他比你最多也就快乐一两倍,
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你快乐。

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和别人比赛,
比谁要得更多更高,
比谁的目标更远大。


虽然成为李嘉诚这个目标很宏大,
但你并不见得会从这个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获得快乐,
而且基本上你也做不到。
你必须听听你内心的声音,
寻找真正能够使你获得快乐的东西,
那才是你想要的东西。


成功有大有小,
快乐却是一样的。
我们追逐成功,
其实追逐的是成功带来的快乐,
而非成功本身。
职业生涯的道路上,
我们常常会被攀比的心态蒙住眼睛,
忘记了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


一夜暴富的新闻很多,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我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乐,
至少,晚上睡得着觉。



五、跳槽与积累
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
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
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
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

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
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
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
35岁以生存的资本靠的就是积累,
这种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
如果常常更换行业,代表几年的积累付之东流,
一切从头开始,如果换了两次行业,
35岁的时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积累,
而一个没有换过行业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积累,


跑长跑的人会知道,
开始的时候很轻松,
但是很快会有第一次的难受,
但过了这一段又能跑很长一段,
接下来会碰到第二次的难受,
坚持过了以后又能跑一段,
如此往复,
难受一次比一次厉害,
直到坚持不下去了。
大多数人第一次就坚持不了了,
一些人能坚持到第二次,
第三次虽然大家都坚持不住了,
可是跑到这里的人也没几个了,
这点资本足够你安稳活这一辈子了。



一份工作到两三年的时候,
有很多人会觉得厌倦,
其实这个时候比赛才刚刚开始,
工作两三年的人,
无论是客户关系,人脉,手下,和领导的关系,在业内的名气……
还都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时候,
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干劲来,
稳扎稳打,
积累才刚刚开始。

你足够了解你的客户吗?
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你足够了解你的老板么?
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你足够了解你的手下么?
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够了?
如果你都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他们帮你的忙,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
如果他们不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你又何来的成功?




羡慕别人有个好爸爸,没什么不可以
问题是,你的下一代,会有一个好爸爸吗?



很多案例也证明即使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非常成功,
到另外一个行业,往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
“你想改变世界,还是想卖一辈子汽水?”
是乔布斯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考利加盟苹果时所说的话,
结果这位在百事非常成功的约翰,
到了苹果表现平平。


哪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比较高,
但是他们没说的是,
那个行业的平均压力也比较大。
看上去很美的行业一旦进入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
只是外人看不见。


我认为选择什么行业并没有太大关系,
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

比如,从前年开始,
国家开始整顿医疗行业,很多医药公司开不下去,
很多医药行业的销售开始转行。

其实这个时候跑掉是非常不划算的,
两三年以后光景总归还会好起来的,
那个时候别人都跑了而你没跑,
那时的日子应该会好过很多。

再不行的行业,做得人少了也变成了好行业,
当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却是最好的时候。
大家都觉得金融行业好,金融行业门槛高不说,
有多少人削尖脑袋要钻进去,
竞争激励,
进去以后还要时时提防,一个疏忽,
就被后来的人给挤掉了,压力巨大,又如何谈得上快乐?
也就未必是“好”工作了。


太阳能公司纽交所上市了,
国美苏宁也能上市,
卖茶的一茶一座,
卖衣服的海澜之家都能上市
其实选什么行业真的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做。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关键是人。



成功的人总是少数,
有钱的人总是少数,
大多数人是一般的,普通的,不太成功的。
因此,大多数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都不是距离成功最近的做法和看法。

因此大多数人说好的东西不见得好,
大多数人说不好的东西不见得不好。

大多数人都去炒股的时候说明跌只是时间问题,
大家越是热情高涨的时候,跌的日子越近。
大多数人买房子的时候,房价不会涨,
而房价涨的差不多的时候,大多数人才开始买房子。


不会有这样一件事情让大家都变成功,发了财,
历史上不曾有过,将来也不会发生。
有些东西即使一时运气好得到了,
还是会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失去的。




看起来最近的路,其实是最远的路,
看起来最远的路,其实是最近的路。



  
多认识一些人,多和比自己强的人打交道,
同样能找到好的老师,
不要和一群同样郁闷的人一起控诉社会,控诉老板,
这帮不上你,只会让你更消极。
和那些比你强的人打交道,
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学习他们,
然后跟更强的人打交道。



八、选择


“去微软还是去IBM”“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销售副总还是当厂长”
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选择。

但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
是否对同事更耐心一些,
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
是否把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一些,
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
你也可以选择在是否在痛苦中继续坚持,
是否抛弃掉自己的那些负面的想法,
是否原谅一个人的错误,
是否相信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些话,
是否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
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
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
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
你永远都有选择。
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的,
需要累积



生活并没有放弃他,他也没有放弃生活。
10年的等待,他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他没有放弃,
所以时机到来的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就决定在你的每个小小的选择之间。



你选择相信什么?你选择和谁交朋友?你选择做什么?你选择怎么做?……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当中,
意识形态层面的选择又远比客观条件的选择来得重要得多,
比如选择做什么产品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而选择怎么做才重要。
选择用什么人并不重要,
而选择怎么带这些人才重要。
大多数时候选择客观条件并不要紧,
大多数关于客观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
要紧的是选择怎么做。
一个大学生毕业了,
他要去微软也好,
他要卖猪肉也好,
他要创业也好,
他要做游戏代练也好,
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怎么把事情做好。





我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
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
只是往往你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
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
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九、选择职业

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
第二多的人是财务出身,
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


现代IT行业也有技术出身成为老板的,
但实际上,后来他们还是从事了很多销售和市场的工作,
并且表现出色,公司才获得了成功,
完全靠技术能力成为公司老板的,几乎没有。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销售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
而管理其实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学问,
这两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东西,
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别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
而财务则是从数字的层面了解生意的本质,
从宏观上看待生意的本质,
对于一个生意是否挣钱,
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公司小的时候是销售主导公司,
公司大的时候是财务主导公司,
销售的局限性在于只看人情不看数字,
财务的局限性在于只看数字不看人情。

公司初期,运营成本低,有订单就活得下去,
别人肯给生意做已经谢天谢地了,
客户的要求压倒一切,所以当然要顾人情。

公司大了以后,一切都要规范化,
免得因为不规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运营成本也变高,必须提高利润率,
把有限的资金放到最有产出的地方。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股东才不管你客户是不是最近出国,
最近是不是那个省又在搞严打,
到了时候就要把业绩拿出来,
拿不出来就抛股票,
这个时候就是数字压倒一切。



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能做什么?”,
等到公司做大了有规模了,
我们想“不能做什么。”
很多人在工作中觉得为什么领导这么保守,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错过很多机会。
很多时候是因为,
你还年轻,
你想的是“能做什么”,
而作为公司领导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他比较关心“不能做什么”。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关系,
不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
否则会是折磨自己。


有些人就喜欢出风头,
喜欢成为一群人的中心,
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
大概也干不久,
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
也不喜欢财务话太多。


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
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
有很多的不快乐,
其实是源自不满足,而不满足,
很多时候是源自于心不定,
而心不定则是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
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
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为生活而工作,
不因为工作而生活,
生活是最要紧的,
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生活本身一团乱麻,
工作也不会顺利。
所以要有娱乐、要有社交、要锻炼身体,要有和睦的家庭……

最要紧的,要开心,

我的两个销售找我聊天,一肚子苦水,我问他们,2年以前,你什么都没有,工资不高,没有客户关系,没有业绩,处于被开的边缘,现在的你比那时条件好了很多,为什么现在却更加不开心了?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开心,那你为什么还要工作?首先的首先,人还是要让自己高兴起来,让自己心态好起来,这种发自内心的改变会让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气质,更能包容……否则,看看镜子里的你,你满意么?




哪有时间娱乐、社交、锻炼?
那是人们把目标设定太高的缘故,
你没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
但是上下班的时候多走几步可以吧,
有楼梯的时候走走楼梯不走电梯可以吧?
办公的间隙扭扭脖子拉拉肩膀做做俯卧撑可以吧?
谁规定锻炼就一定要拿出每天2个小时去健身房?
你没时间社交,每月参加郊游一次可以吧,
周末去参加个什么音乐班,绘画班之类的可以吧,
去尝试认识一些同行,和他们找机会交流交流可以吧?
开始的时候总是有些难的,但迈出这一步就会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而每天工作得很苦闷,剩下的时间用来咀嚼苦闷,
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让生活更加糟糕。



万科王石登珠穆朗玛峰的体验给我很多启发,
虽然在出发时携带大量的物资,
但是登顶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减轻负荷,
最终只有一个氧气瓶和他登上峰顶。
登山如此,漫长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重新进入学校学习,
拿一个管理学位是有必要的


  
这个世界上有好想法的人很多,
但有能力去实现的人很少


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
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


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
很多人最终只是把这些理想当成是幻想,
然后不断的为自己寻找不能实现的藉口,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经说过,
“与改变世界相比,改变自己更困难”


“完美的演出来自充分的准备”,
“勇于改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机会将不断出现”,
“快乐及有意义的人生来自于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而非外在的掌声”。


人生有三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为现实找一份工作,
一个阶段是为现实,
但可以选择一份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
一个阶段是为理想去做一些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