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凝土大坝的抗震安全评价

 昵称71538 2008-08-05
 

混凝土大坝的抗震安全评价

林 皋,陈健云
(大连理工大学 土建学院,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摘 要:本文论证了混凝土大坝重点是高拱坝的抗震安全评价的实践与发展现状。现有的评价准则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抗拉强度来判断大坝的安全性。大坝的应力计算则以弹性动力分析为基础。各国规范关于地震设防水平和大坝的容许拉应力数值有很大差别,表明认识上的不一致。事实上,由于各坝坝高、坝型、地形、地质条件不同,地震时坝身中某一部分产生的最大拉应力不足以全面反映大坝的抗震安全性。混凝土的动态强度是大坝抗震安全评价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大坝抗震设计中目前只依据Raphael进行的局部加载速率的试验结果选取混凝土的动强度。实际上,地震作用下,不同的坝不同部位的应变速率是不相同的,而且混凝土的动强度还和应变历史、初始静抗压强度、含水量以及尺寸效应等许多因素有关,有待作深入研究。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文中建议了混凝土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合理方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拱坝;重力坝;抗震安全评价准则;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

收稿日期:2000-06-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59739180)
作者简介:林 皋(1929-),江西南昌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小湾、溪洛渡等一批300m级世界超高拱坝和龙滩等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即将在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进行建设。高坝的抗震性评价关系到下游广大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混凝土大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可以对复杂形状的拱坝进行比较严密的三维坝 水 地基系统的地震响应分析。在计算中可以考虑河谷地震动的不均匀输入;可以考虑拱坝结构缝在强震作用下的相对滑移和转动;可以考虑拱坝和无限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等。混凝土大坝的弹性振动响应分析可以达到比较高的计算精度。但是,对混凝土大坝抗震安全评价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中包括地震设防标准,混凝土材料的动力特性等,都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以下,我们对一些问题的发展现状作一些分析。

1 混凝土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历史回顾

  混凝土大坝的抗震安全评价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安全评价包括强度和稳定两个方面。由于失稳的发展一般是一渐进过程,所以,目前正在研究应用不连续变形方法来分析大坝沿薄弱面失稳的发展过程。这样,将坝基失稳、变形与大坝的变形、应力重分布与破坏过程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可以更为科学地评价大坝的安全性。这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混凝土大坝特别是拱坝的设计,基本上分别独立地对稳定和应力分析进行检验。稳定分析主要采用极限平衡方法,按塑性力学上限理论计算安全系数。稳定方面出现的问题则通过坝线选择和加固措施来解决。所以,大坝剖面的选择将主要通过应力进行控制。从应力方面评价混凝土大坝的抗震安全性,目前将仍主要建立在容许应力的基础上。各国都根据弹性动力分析计算出的地震应力来进行大坝的抗震设计。本文将主要讨论这方面的问题。由于混凝土大坝在强震中的震害主要表现为受拉出现裂缝,发生应力重分布,使大坝的承载能力降低。因此,混凝土的容许抗拉强度成为大坝抗震安全检验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在混凝土坝的设计中,很长时期内,拱坝采用试载法(多拱梁法),重力坝采用材料力学方法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又基本上可以反映大坝的受力特性,所以在比较长的大坝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这种方法采用平面变形假定,忽略了应力集中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早期混凝土大坝的设计中,基本上采用了不容许拉应力出现的标准。以拱坝为例,认为主要以承受压力为主,对压应力采用比较高的安全系数(正常荷载工况达到4,非常荷载工况达到3),计算中断面的受拉部分按开裂计算,形成内部新的受压拱,进行应力重分布。早期,大坝的设计地震力不高,地震加速度一般取为0.1g左右,这种情况下许多拱坝的安全性主要由静力情况控制。随着坝工建设的发展,这种评价标准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矛盾越来越多。

  首先,是拉应力的控制标准问题逐渐被突破。由于坝高增加,同时在复杂条件下建设的大坝数量越来越多,初期不容许拉应力出现的标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实际上可以承受某种程度的拉应力。从而,在一些混凝土坝的设计中逐步容许一定数量的拉应力。以拱坝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允许拉应力的数值各坝都不完全相同。总的看来,存在着逐步提高的趋势。以美国为例[1],1924年设计Pacoima拱坝时,加州工程师取容许拉应力0.7MPa(100psi);1967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与美国大坝委员会总结的拱坝拉应力容许值为0.84~1.26MPa(120~180psi);1974年美国垦务局标准,容许拉应力在正常荷载时为1.05MPa(150psi),非常荷载时为1.575MpP(225psi);1977年Auiburn坝设计时,拉应力容许值达到5.25MPa(750psi);1984年Raphael根据若干座坝混凝土试样的试验值,建议地震时容许拉应力可达6.958MPa(994psi).拉应力的容许值实际上决定了大坝设计的安全度,因为它决定断面裂缝的范围以及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关于拉应力的容许值,各国、各个单位、各座坝取值不同。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反映了认识上的不一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各座坝的具体情况不同,拉应力发生的部位不同,对坝安全性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很难要求采取一个统一的标准。

  其次,随着强震记录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大坝的设计地震加速度数值也呈逐步上升趋势。1940年美国El Centro记录到的最大地震加速度为0.32g(M=7.0).1970年以后具有特大加速度的记录不断涌现。例如,1973年前苏联Gazli地震时为1.3g(M=7.2);1978年伊朗地震时0.87g(M=7.4);1979年美国Imperial Valley地震时为1.7g(M=6.6);1985年智利地震时0.75g(M=7.8);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时为1.82g(M=6.7);1999年我国台湾集集地震时1.0g左右(M=7.3).其中,1985年加拿大地震时记录到的最大加速度甚至超过2.0g(M=6.9).虽然,人们认识到对建筑物响应起作用的应该是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但是,实测地震加速度超过甚至远远超过抗震设计中的加速度则是事实。对混凝土大坝设计来说,对坝造成震害的几次强震中实测到的大坝场地加速度是值得重视的。其中,印度Koyna重力坝,1967年12月11日发生M=6.5级强震,震中位于大坝以南偏东2.4km,实测坝基加速度为:坝轴向0.63g,顺河向0.49g,竖向0.34g.伊朗Sefid Rud大头坝,1990年6月21日发生M=7.6级大震,震中距坝址约5m,坝址无仪器记录。相距40km处的强震仪记录到的加速度峰值为0.56g,按地震动衰减规律估算的坝基加速度为0.714g.美国Pacoima拱坝,1971年2月9日发生M=6.6级San Fernando地震时,左坝肩基岩峰顶加速度,水平和垂直分量分别达到1.25g和0.72g,估算坝基加速度约为0.50g左右;1994年1月17日M=6.8级Northridge地震时,实测坝基加速度,水平和竖向分量分别达到0.54g和0.43g,左坝肩峰顶1.58g.这几次地震都对大坝造成了比较强烈的震害。其中还包括我国的新丰江大坝。需要指出,上述大坝都进行过抗震设计。我国的新丰江大头坝,在1959年水库蓄水后不久,由于在库区发生有感地震,1961年按Ⅷ度地震烈度进行过一期加固,水平向设计地震系数0.05.1962年3月19日发生M=6.1级强震时造成大坝头部断裂。印度Koyna重力坝在震前按地震系数0.05进行设计,震后头部转折处出现了严重的水平裂缝;伊朗Sefid Rud大头坝震前按地震系数0.25进行过抗震设计,震后形成了一条几乎贯穿全坝的头部水平裂缝。美国Pacoima拱坝在1971年San Fernando地震时,左坝头与重力墩之间的接缝被拉开,震后进行过加固,1994年Northridge地震时又重新被拉开。大量地震记录超过传统采用的设计地震加速度,因此,按照什么标准进行混凝土大坝的抗震设防,成为设计人员所十分关注的问题。

2 各国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基本框架

  一方面,不少大坝坝址记录到的地震加速度远远超过设计中采用的地震加速度,并且造成大坝的震害;另一方面,按传统地震加速度设计的大坝也表现有一定的抗震能力,有的经受了强震的考验,1976年意大利Gemona Freulli发生的M=6.5级强震中,在离震中50km范围内有13座拱坝未发生震害,其中包括Ambiesta拱坝,坝高59m,震中距22km,震中烈度达Ⅸ度。面对这一矛盾,各国对于大坝抗震设防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归纳起来可以有三种途径。

2.1 采用较低的设计地震加速度值的做法 日本和俄罗斯,仍然保留传统的做法,采用较低的设计地震加速度值。日本大坝设计基本采用拟静力法,土木工程学会大坝抗震委员会规定的设计地震系数[2],混凝土坝强震区取为0.12~0.20,弱震区取为0.10~0.15.考虑弹性振动的动力放大影响,拱坝坝身地震系数取为坝基的2倍。俄罗斯1995年颁布的设计标准重新确认了前苏联1981年施行的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CH и∏Ⅱ-7-81[3,4]。规范规定,对地震烈度为Ⅶ、Ⅷ、Ⅸ度的建筑场地,相应的最大地震加速度分别为100cm/s2、200cm/s2和400cm/s2.水工建筑物按拟静力方法进行计算,地震荷载根据建筑物周期按反应谱方法确定,Ⅰ类场地的最大动力系数β=2.2,Ⅱ类、Ⅲ类场地最大动力系数β=2.5,任何情况下β均不小于0.8.按一维简图(悬臂梁)进行计算时,振型不少于3个;按二维简图进行计算时,混凝土坝的振型不少于10个。水工建筑物的地震荷载均按场地烈度相应的加速度进行计算,同时引入一容许破坏程度系数K1=0.25进行折减。对于Ⅰ级挡水建筑物,按加速度矢量表征的计算地震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大20%.此外,还规定,位于高于Ⅶ度地区的Ⅰ级挡水建筑物按场地烈度所相应的地震加速度(即不折减)作补充计算。日本规定,对高拱坝和重要大坝,除进行基本分析外,还需要进行动力分析和动力模型试验,并选择适当的地震波时程曲线。俄罗斯规范要求Ⅰ级水工建筑物除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外,还应进行模型试验在内的研究,比较理想的是在部分已建成的及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上进行原型试验研究,以检验坝的动力特性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阪神大地震后日本的许多抗震规范都作了比较大规模的修改,但是《坝工设计规范》则还没有修改的动向。因为在阪神地震中,没有发现水坝有明显的震害,认为按现有方式设计的大坝地震时是安全的[5]。据了解,由于实测的地震加速度值与设计地震加速度有较大的差别,日本规范将来有可能作一定的调整,但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2.2 采用两级地震设防标准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采用两级地震设防标准。这也是目前许多国家坝工抗震设计中的一种趋势。美国垦务局在1970年以前,大坝设计地震加速度采用0.1g,1974年以后提出设计基准地震DBE与最大可信地震MCE两级设防的概念[6]。美国大坝委员会1985年起草并经国际大坝委员会1989年公布的《大坝地震系数选择导则》[7],明确了使用安全运行地震动OBE与最大设计地震动MDE两级设防的地震动参数选择原则。按照这一准则,在安全运行地震OBE作用时,大坝应能保持运行功能,所受震害易于修复。故一般可进行弹性分析,并采用容许应力准则。在最大设计地震MDE作用时,要求大坝至少能保持蓄水能力。这表示可容许大坝出现裂缝,但不影响坝的整体稳定,不发生溃坝。同时,大坝的泄洪设备可以正常工作,震后能放空水库。OBE一般选为100年内超越概率50%(重现期145年)的地震动水平,以Housner为首的美国大坝安全委员会则建议DBE的重现期为200年,经过经济上合理性的论证时,还可适当延长[8]。关于MDE的概率水准或重现期,没有作明确规定。值得注意的是MDE的决定一般都和大坝的失事后果相联系,只对特别重要的坝,才令MDE等于MCE[6]。确定MCE,一般有确定性方法(地质构造法)和概率法等两种方法,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导则认为,就目前的认识水平而言,不可能明确规定必须采用哪种方法。建议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并应用工程经验进行判断。

  采用两级设防水准有待解决的问题是MDE作用时,如何检验大坝的安全性。目前还没有取得共同的认识,但是近年来已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并且已有了一定的进展。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大坝安全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大坝安全导则》[9],将大坝按其失事后果区分为4类:①非常小 无伤亡,除大坝本身外,无经济损失;②小 无预期伤亡,中等损失;③高 若干伤亡,较大损失;④很高 大量人员伤亡,很高震害损失。最大设计地震MDE的年超越概率AEF按大坝失事后果确定:①失事后果小的坝:1/100<AEF<1/1000;②失事后果高的坝:1/1000<AEF<1/10000;③失事后果很高的坝:AEF=1/10000.加拿大的BC Hydro公司又将上述准则进一步具体化,按极端情况下的生命损失(LOL)以及社会经济、财政和环境损失(SFE)的金额来区分失事后果的大小:①非常小:LOL<0.01,SFE<10万加元;②小:0.01<LOL<1,10万加元<SFE<1000万加元;③高,1<LOL<100,1000万加元<SFE<10亿加元;④很高:100<LOL<10000,10亿加元<SFE<1000亿加元;⑤特殊高:LOL>10 000,SFE>1000亿加元。关于MDE的年超越概率,正在进一步制订便于操作的准则,但尚未获得最终结果。关于安全评价方法,他们也在研究,认为计算应力只是一个中间步骤,希望确定坝的地震失效模式,了解开裂后坝的动力特性。

  欧洲许多国家大都参照国际大坝委员会制定的准则进行考虑。例如,法国按近1000年内发生的最大区域地震在最不利位置处发生时确定MCE,而DBE则按大坝运行期内可能发生一次的地震规模确定。意大利基本上以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准则为基础。南斯拉夫大坝MDE的重现期选为1000至10000年,按失事后果确定。瑞士重要大坝的安全评价按MCE考虑,小坝参照房屋建筑的要求考虑。瑞士电力工程服务公司为伊朗若干拱坝(坝高100m左右)进行的抗震设计,MCE的平均重现期定为2000年左右。其地震加速度值约为DBE的两倍。MCE作用时容许大坝开裂,要求检验被裂缝分割的坝体的动态稳定。假设强震时拱坝的结构缝、水平施工缝以及坝基接触面上裂缝均张开,按各坝块为刚体的假设分析裂后坝的稳定性,要求各坝块的相对变形和转动不使坝丧失稳定,不发生坝块坠落。按照他们的经验,设计良好的拱坝,坝的剖面基本上由DBE工况确定。此外,我国台湾按失事的危险性将大坝分为3类,1类MDE=MCE;2类DBE<MDE<MCE;3类OBE<MDE<DBE.其中DBE的重现期为100年,OBE的重现期为25年。

2.3 我国现行规范标准[10] 我国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标准虽然采用了极限状态的计算公式,实质上仍然是以弹性分析为主的容许应力标准,按计算出的最大拉应力来控制坝的安全性。采用一级设防标准,选择的设计地震加速度,对基本烈度(50年超越概率10%,重现期475年)为Ⅶ、Ⅷ、Ⅸ度区的场地,分别取为0.1g,0.2g和0.4g.只是对设计烈度小于8度,坝高小于70m的2级或3级的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容许采用拟静力法分析,引入地震作用效应折减系数ξ=0.25.但对重要大坝,则需将设计地震加速度的水准提高到100年超越概率2%(重现期4950年).地震作用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弹性分析,适当提高结构的阻尼比(拱坝3%-5%),材料强度取值也适当提高,混凝土动态强度较静态强度提高30%,动态抗拉强度取为动态抗压强度的10%.计入结构重要性系数,设计状况系数,结构系数和材料分项系数影响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约为材料抗压强度标准值的0.132倍。

3 混凝土材料的动力特性

  对混凝土大坝进行抗震安全评价,除了地震设防标准而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混凝土材料的动力特性问题。在坝工问题研究中这是相对薄弱的环节。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的火田野正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对混凝土动态抗压和动态抗拉强度影响的研究[13,14],注意到了加载速率对混凝土动态强度的重要影响,以后有一些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大坝设计中,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依据是Raphael所进行的试验[15],他在5座西方混凝土坝中钻孔取样进行动力试验,在0.05秒的时间内加载到极限强度(相当于大坝5Hz的振动频率),得出动态抗压强度较静强度平均提高31%;直接拉伸强度平均提高66%,劈拉强度平均提高45%,试验结果有一定离散性。据此,他提出了混凝土大坝在地震作用下抗拉强度设计标准的建议。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单位psi)为

ft=2.6fc2/3

(1)

计入断面塑性影响时的混凝土表面抗拉强度(单位psi)为

f′t=3.4fc2/3

(2)

式中:fc为混凝土的静态抗压强度。

  这一结果是在一定条件下取得的,即应变速率大体相当于5Hz的振动。但目前已被不分情况地普遍推广应用于大坝的设计[16],我国《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也采用了这一结果。实际上,不同的大坝、不同的部位,地震时的应变速率各不相同,例如,对300m级的高拱坝来说,其基本振动频率接近于1Hz,地震时的应变速率远低于5Hz时相应的应变速率。近年来,关于应变速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研究[17,18]。其中欧洲混凝土协会(CEB)1990样板规范建议的计算公式形式如下[19]

ft/fts=(/s)1.016δ<30s-1 (3)
δ=1/(10+6f′c/f′co) (4)
式中:ft为应变速率时的动态抗拉强度;fts为静态抗拉强度;为动应变速率,3×10-6~300s-1s为静应变速率,3×10-6s-1;f′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f′co为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10MPa.

  地震荷载作用时的应变速率,一般在(10-3~10-2)范围内变化[17]。应当指出,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结果离散性很大[18],见图1.式(1)所代表的是其平均趋势。而且,对混凝土动态强度影响的因素也很多。混凝土在受拉、受弯和受压时,其动态强度的增长幅度不同。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增长幅度不同,低标号混凝土增长幅度较高。此外,混凝土试件的湿度也对其动强度的增长幅度发生重要影响,干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基本上不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变化[20]。还有,尺寸效应也是一个不应忽略的因素。

图1 不同研究者所获得的应变速率对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
  以上的很多研究都是针对恒定的加载速率而进行的,实际上,地震时大坝各部分所承受的应变速率是变化的[21]。往复荷载作用时,最大动应力发生的瞬时,其相应的动应变速率=0(图2),这表明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应和加载历史有关。对于循环加载,加载幅度与加载循环数也将对动强度发生影响。“八五”期间我们进行的实验[22]表明,加载强度达到混凝土强度的75%,预加载100周后,动强度可较不进行预加载时降低12%~20%.
图2 应力和应变速率的变化

  地震作用下,大坝各部位在不同时刻处于不同应变速率和应变历史条件,大坝各部位的强度和刚度均相应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将对大坝的地震响应产生一定影响,值得重视。

4 对混凝土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从以上各国大坝抗震设防标准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各国的安全评价标准存在有较大的差别,认识很不一致。我们不妨做一简单比较。我国300m级的小湾拱坝和溪洛度拱坝均位于Ⅷ度强震区内,按100年超越概率2%的水准,设计地震加速度分别为0.308g和0.320g.按日本标准,强震区(相应于烈度Ⅷ度和Ⅸ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2g-0.20g.按俄罗斯标准,Ⅰ级大坝Ⅷ度区设计地震加速度取为0.06g,同时按0.2g进行补充分析。美国规范标准按两级设防。DBE取重现期200年,则小湾和溪落渡的设计地震加速度约相应于0.07g和0.12g(依据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此外,要求在MDE地震作用时保持蓄水能力。上述标准都按弹性分析计算地震应力。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材料强度的控制标准不同,施工质量的可靠程度不同,这种比较并不能完全反映大坝抗震设计的安全度,但还是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大坝的设计地震加速度(包括我国低烈度区的一些低混凝土坝在内)虽有差别,但比较接近(除拱坝外,日本大坝坝身的设计地震加速度均等于地基加速度,所以地震加速度取得高一些;俄罗斯、美国等则考虑动力影响,将大坝坝身的加速度在地基加速度基础上进行放大).相对来说,我国重要大坝的设计地震加速度有所偏高,其设计加速度(100年超越概率2%),达到或接近国外MDE的水平。而在MDE作用时,国外一般容许大坝发生一定程度的震害,只要保持水库的蓄水能力即可。我国则要求地震时大坝的最大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动态抗拉强度,即不容许出现裂缝。我国重要大坝设计地震加速度偏高的一个原因是沿用了1978年规范试行本中的一个规定,对于1级挡水建筑物,设计地震烈度可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一度。当时参照了前苏联标准中的一些规定。然而,前苏联在1981年施行的新规范中,对水工建筑物已经取消了这一规定。这表明如何对重要大坝进行抗震设防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需要指出一点,现有关于混凝土大坝在地震中的表现以及地震震害等的经验主要限于百米左右或百米以下的大坝。而目前我们需要建设的是300m级的超高拱坝,所以有必要结合高坝的特点进行研究。这一点对拱坝特别重要。由于拱坝采用了比较高的抗压安全系数,强度储备大,局部出现裂缝后,应力调整有一定余地。但高拱坝的强度储备相对较小,坝体开裂后应力调整的余地也相应减小,需要引起重视。我们曾尝试对小湾拱坝(H=292m)和二滩拱坝(H=240m)进行过非线性动力分析[9]。计算中采用非线性弹性模型。这种模型相对比较简单,应用也比较普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商用软件,如ADINA,NONSAP等都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模型在理论上虽不够完整严密,但它可用显式的应力-应变曲线来反映混凝土的变形规律,根据混凝土的压、拉应力大小,加荷、卸载情况,以及受拉后出现裂缝等情况,可以采用均质各向同性、正交异性,线性和非线性等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来描述,物理概念明确。同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多轴应力条件下的破坏准则以便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多轴受力和变形特性。计算中,采用美国1971年的San Fernando地震时岩基上的地震波,有较多波型记录。采用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为3MPa.计算结果表明,对小湾拱坝,输入设计地震加速度0.308g,在高水位时,拱冠梁坝踵部分开裂,应力重分布后,部分混凝土被压碎。并扩展至右岸坝肩1/2-1/3坝高处相继发生开裂与局部单元压碎。在运行低水位时,坝顶拱冠部分偏左也发生若干单元开裂,并导致部分单元压碎。对二滩拱坝采用材料容许抗拉强度2.5MPa,输入地震加速度0.308g时(超过原设计加速度0.144g),拱冠梁坝踵部位局部开裂,但不发展。虽然,在计算模型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但这一现象表明,同一应力控制标准,对不同拱坝,其抗震安全性可有很大差别。这是因为,各坝坝高、坝的型式、两岸地形、地质情况不同,按弹性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出的最大应力,不足以全面反映拱坝的抗震安全性。高拱坝对应力的敏感性更为强烈,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对混凝土大坝特别是高坝的抗震安全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需要加强研究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1)对高度超过250m以上的大坝,我国规范要求进行专门研究[10]。日本、俄罗斯等规范对重要大坝也都要求进行专门研究。也就是说,采用单一的应力控制标准来评价大坝的抗震安全性是不足的。要强调指出的是目前所进行的专门研究,关于无限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坝基不均匀地震动输入以及横缝影响,坝基断层影响等基本上属于弹性动力响应范畴,我们认为应不仅限于弹性响应分析与弹性动力模型试验,尚应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与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同时,还应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设计地震动,混凝土材料动力特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对大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全面衡量大坝的抗震安全性。此外,规范要求对250m以上的高坝进行专门研究,我们的看法是研究范围可适当扩大,对高度超过200m,甚至150m的大坝,如龙滩大坝最好也补充进行专门研究。

  (2)根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像高拱坝这种以双向受力为主的复杂壳体结构,其关键部位的应力很多处于拉-压工作状态,应采用双轴强度准则检验坝的安全性。不少国家在拱坝抗震设计中已经采用了双轴强度标准[12]

  (3)对很多高拱坝来说,起控制作用的工况常常是水库为常遇低水位时遭遇强地震作用的工况。此时,水面以上坝的上部产生最大的地震拉应力,比满水位时更为不利。因为满库时静水压力作用产生的压应力可抵消一部分拉应力。不过,低水位时遭遇地震作用,坝上部发生震害,其危害作用与满库情况是不相同的,如果坝踵部位具有足够的抗力,则可建议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许多国家检验大坝安全的抗震设防标准都是和大坝失事的后果相联系的。

  (4)加强两级或多级抗震设防水准的研究,这对于重要大坝的抗震设防更具有现实意义。为保障重要大坝的安全,提高其设防的地震加速度标准,不一定是唯一可行而合理的途径。采用两级或多级抗震设防,可使大坝的抗震设计更为合理,既保障了其安全性,同时又符合经济原则。目前,美国,日本等国,房屋、桥梁等土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从2000年开始将采用性能设计的方法,在不同风险度的地震作用下,对建筑物提出不同的性能要求。拱坝的抗震设计也宜逐步向性能设计方向努力。这代表着建筑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向。也是提高大坝抗震设计水平的需要。

  (5)加强局部开裂后拱坝抗震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特别要加强混凝土材料动力特性的研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全面反映加载速率与加载历史的影响,使大坝抗震安全性的评价更接近于实际。

  加拿大BC Hydro水电公司负责工程师范汉尧先生提供了部分有关信息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Yeh C H. Tensile Stresses in Arch Dams[A], Proceeding of China-US Workshop on Earthquake Behavior of Arch Dams[C]。Beijing,China,1987,279-289.

[2] 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for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n Janpan[R]。1996,16-18.

[3] СНИПⅡ-7-81.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всейсмическихрайонах/МинстойРоссии。М。:ГПЦПП[S]。1995.

[4] Бирбраер А Н。Расчетконструкдийна сейсмостсйкость[M]。СПб:Наука,1998.

[5] 松本德久,ダム新技术[J],土と基础,47-3,1999,1-4.

[6] U.S.Bureau of Reclamation. Design Criteria for Concrete Arch and Gravity Dams[S], Engineering Monograph[C]。1974,(19).

[7] Guide to Selecting Seismic Parameters[S]。ICOLD Bulletin,1989,(72).

[8] Committee on Safety Criteria for Dams. Safety of Dams-Flood and Earthquake Criteria[M]。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5.

[9] CDSA Dam Safety Guidelines[S]。1995.

[10] DL 5073-1997,SL203-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

[11] 李静。高拱坝的地震应力及应力控制标准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99.

[12] Wieland M.Seismic Performance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Concrete Dams[A]。Proc.Eleven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jineering[C]。Paper No.2071,Elsevies Science,1996.

[13] Hatan T, Tsutsumi H. Dynamic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concrete under earthquake load[R]。Technical Report No.C-5904,Technical Laboratory of 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1959.

[14] Hatan T. Dyna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under impulsive tensile load[R]。Technical Report No.C-6002,Technical Laboratory of 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Electric Powe Industry,1960.

[15] Raphael J M.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J]。ACI Journal,81,2,May-Ap,1984,158-165.

[16] Chopra A K, Earthquake Analysis, Design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Concrete Arch Dams[A]Proc.Ten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C],Vol.11,1992,6763-6772.

[17] Bischoff P H,Perry S H. Compressive behaviors of Concrete at High Strain Rates[J]。Materials and Structures,1991,24:425-450.

[18] Javier M L and Ross C A, Review of Strain Rate Effects for concrete in tension[J],ACI Material Journal,1998,95(6):735-739.

[19] Comité Euro-International du Béton[S]。CEB-FIP Model Code,1990,Redwood Books,Trowbridge,Wiltshire,UK,1993.

[20] Rossi P. Jan G M and Mier V, Effect of Loading Rate on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Subjected to Uniaxial Tension[J]。Materials and Structures,1991,27:422-424.

[21] Eibl J and Schmidt-Hurtienne B. Strain-Rate-Sensitive Consitutive Law for Concrete[J]。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1999,125(12):1411-1420.

[22] Lin Gao. Aseismic Design of Arch Dams[A]。Proc.Eleven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C]。Paper No.2020,Elsevier Science,199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