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口最早的原住民

 木谷 2008-08-14
    推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汉口一直都是汉阳的属地。据王葆心在《续汉口丛谈》中指出:汉口在明代为汉阳十九屯之一。这里原先是一片低洼的湖塘、河滩,长着芦苇,曾有汉阳人在此垦种和渔猎。因此明代天顺之前,汉口没有民居之记载,最早的居民是谁,恐怕难以考证。
    不过,范锴在《汉口丛谈》中引述前人记载谈及明太祖朱元璋在征讨陈友谅之子陈理时,曾率军至潇湘湖(汉口后湖)一带。明朝初年,在这荒滩野湖上,建过寺庙。根据《汉阳县志》所载,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在今汉口黄陂街上段地域,建过一个塞口寺。
     汉口有居民始于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时值汉水成化改道之前夕。一个叫萧二的江夏县民将龟山北麓一带的“河滩废壤”承佃了下来。他如同一个“二地主”,顺手又将这片地转包给一个叫张天爵的人,然后每年从张家收取三分银子。于是,张天爵领着他的家人来到了这里。他们在这里筑基盖屋,从此定居于此,张天爵家便成了汉水边上的第一代居民。明宪宗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北入江,这里形成了汉江河道的惟一入江口,水口地方称为“汉口”,渐渐各处商民在水口两岸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汉口始形成集市。
由于汉口地势低洼,汛期时更是泽国一片。早期的汉口居民,只能选择地势较高的墩子上营造房舍,形成了水上人家。但夏秋水涨时,墩台随时可能被洪水吞没。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人们艰辛地在住地筑堤,形成围垸,抗阻水患。同时采土填平湖塘、低地,抬高地面。修圩围垸成为汉口人与水患搏斗的最早水利工程,后来,修圩围垸演变成建筑堤防的巨大水利工程。及至明嘉靖四年设置汉口镇时,汉口仅有人家1395户,6978人;1635年(明崇侦八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上起硚口,下迄堤口)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之长堤街后,汉口才成为著名的码头。此后,居民日增,到清仁宗嘉庆时,汉口居民已达36929户,129183人,汉口跻身“四大名镇”。的确,从汉口几百年的发展看,汉口可以说是一个由堤防围筑的城,这一延续数百年的填土、筑堤工程,堪称世界城市史上的奇迹。
    有必要说明的是,汉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昌、汉阳双城的合称。“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汉口的独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才确立的,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阳、夏分治,立名曰“夏口厅”。到民国初年,易厅而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名。那么,“汉口”这个叫法又是么样来的呢?
    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水上交通极为方便,大约在清朝康熙年间,各地的生意人纷纷来到此做买卖,这里就渐渐繁荣起来,并相继建成了长堤街、汉正街、花楼街等街道。当时,由于交通条件,来夏口做生意的大部分是本省的商人,而外来客商中,要算陕西来的商人最多。由于汉水的发源地又正好在陕西,因此,陕西的商人来此是再方便不过了。陕西人就开始把夏口叫汉口。他们说:汉口、汉口,就是汉水的出口。久而久之,这种叫法渐渐成了习惯。因此,“汉口”就成了正式的叫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