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国公司为何频频涉嫌环境污染?

 双元管理 2008-10-06
今麦郎食品等三家跨国公司因屡次出现污染行为而被环保总局通报批评。但是,这三家公司并非跨国公司“涉污”问题的全部。根据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统计,被环保部门点名批评过的跨国公司的数量,已经从一年前的八九十家增加到目前的近300家。

  客观地讲,一年前诸如“双重标准”、“社会责任缺失”等对跨国公司的舆论批评和指责,都是客观而准确的。但遗憾的是,当初的批评并没有让跨国公司“涉污”问题止步,反而有愈加扩大的迹象。

  对于跨国公司“涉污”问题,笔者更愿意从国际产业转移角度来看待和分析。事实上,跨国公司谋求的经济利益有两种,一是借助低廉的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多的利润收益,二是为了顺应海外产业发展现状,转移存在环保问题的生产技术、流水线到发展中国家。如果说前者是全球化带来的“双赢”结局,那么后者就是全球化带来的社会伤害。世界经理人商业频道[http://biz.]

  部分高污染、高消耗产业逐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符合现实经济规律。因为这些产业本身并没有退出世界经济舞台,其产品仍然具有市场需求。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自然成为此类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也正因此,跨国公司的“涉污”问题才会在一片指责声中,却一再出现甚至有扩大化的态势。

  要想让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真正永久退出中国,唯一的路径就是实现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就是彻底摆脱粗放型的产业模式,转而选择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然而,尽管这样的产业发展路径早已被列为政策导向,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也才是企业“涉污”问题屡屡出现的根本原因。

  导致产业模式转变缓慢的原因很多,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过低。中国的自然资源严重稀缺,但是在现实的定价上却明显低于应有的水平。以水价为例,我国水价长期低于成本价,其中只包括了水的处理价格,而没有包括水资源的稀缺价格,也没有包括污水处理的价格,更没有包括整个水生态的代价。资源定价偏低,让人们形成了资源可以任意浪费的暗示,企业对于污染行为造成的资源损害往往无动于衷,而环保部门的查处行动也常会遭遇各方面的干预。

  环保污染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即便跨国公司果真肩负起了所谓的”社会责任”,不再造成污染,也并不意味着总体的污染问题会因此好转,内资企业的污染问题并不会因为“榜样的力量”而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