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银行业昂贵的生存代价

 胡琳柟 2008-10-09

美国银行业昂贵的生存代价

美国的银行而言,生存的代价是昂贵的。

当敌人被打败时,战争就结束了。在从崩溃的边缘救助美国金融体系的战斗中,最邪恶的敌人──银行无法获得借款──可能很快就会溃败。

近几周来银行几乎难以从市场上获得贷款,信贷危机也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但西方政府支持国内银行的一系列举措应该会把银行体系从危险的边缘救回来。

对数万亿美元的银行业风险进行国有化会在未来很多年内带来严重的经济副作用。不过,除此之外的选择可能就是全球范围内的银行挤兑了。

如果政府真的显示出不惜代价阻止金融危机的决心,投资者迎来的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股票熊市,而非一个无底黑洞。当然,银行类股很难让人们大举买进,股权被迫稀释和经济状况迅速恶化造成的信贷损失仍将给银行业带来巨大的痛苦。

针对流动性危机的战斗还不算稳操胜券。看一眼银行平均负债就会发现,尽管一些债务现在已更容易获得展期,其余的债务依然风险很高。

存款保险额的增加可能会阻止储户逃离境况不佳的银行。但最近美国将最高额度增加到25万美元还是不足以覆盖企业的大额存款。这部分存款仍可能流走。

根据周二开始实行的一项计划,最近被堵在商业票据大门之外的金融机构现在可以直接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借债。Fed希望此举足以让商业票据市场重新正常运转起来。但如果未能奏效,Fed本身作为最大的资金需求来源可能会被压垮。

最新一个获得重要提振的流动性来源是银行间贷款。英国政府周三采取重大步骤,对银行间贷款提供了高达2,500亿英镑(约合4,371亿美元)的保证金。在即将举行的七大工业国峰会上,这些国家的财政部长可能会讨论类似的刺激措施。

与疏通融资渠道同时进行的一个重要举措务必是提高银行资本。否则,信贷市场将会再度陷入停滞。这也是英国政府明智地要求任何获得担保银行间贷款的银行都必须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政府要求水平的原因。麻烦在于,政府本身目前似乎是唯一的主要资金来源。

美国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高于它们的英国同行。但这一比率也需要提高。将7,000亿美元银行业救助资金的一部分直接注入到银行中应该是有意义的,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看来也在考虑这个主意。

不过小声地说,大决战可能是无法避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